盘是我们熟悉的器物,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烧造出陶盘,进入青铜时代,人们又仿照陶盘铸造出青铜盘。精美的青铜盘装点着古代贵族钟鸣鼎食的生活,有些盘还记录了弥足珍贵的历史信息。山西博物院以馆藏的春秋时期青铜器“晋公盘”为核心,选取多家博物馆藏的20件商周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盘、盉、匜等青铜水器及陶模、陶范等,见微知著地呈现青铜盘的内涵与奥秘,阐释了青铜文明在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以盘为引走近青铜
早期中国,尤其是青铜时代,青铜盘是十分尊贵的器具,大多为圆形,尺寸较大,附耳、盘足、纹饰、铭文等随着历史发展呈现出很强的时代性。商周时期,青铜盘长期作为中国贵族阶级重要的生活用器,在礼制社会中具有盥洗、祭祀、助葬、陪嫁等众多实用功能与象征意义。这些青铜盘制作精美、装饰华丽,体现了古代青铜铸造的最高工艺水准,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其重视程度。
07鸟饰盘 商代早期 北京市平谷县刘家河墓地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08鸟饰盘 商代早期 北京市平谷县刘家河墓地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09三鱼涡纹盘 商代晚期 山西省石楼县桃花者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21虎头提梁匜 夔凤纹三足盘 组合 春秋晚期
27刻纹盘 战国 江苏省淮安市高庄墓地1号墓出土 淮安市博物馆藏
“盘之典--商周青铜盘特展”上展出的20件商代至战国时期的精美青铜盘及相关文物,绝大多数为国家一级文物。展览由三个单元构成。第一单元“盘之制”,追溯青铜盘的起源、形制、功能与组合的演变。青铜盘最早出现于商代早期,首都博物馆藏的鸟饰盘(图07 08),造型简洁,铸于盘口沿的两只小鸟犹如立在水岸边,极具审美趣味。山西博物院藏的商代晚期三鱼涡纹盘(图09),腹内壁有三条鱼纹,首尾相连,绕盘一周,盘中若贮满清水,会呈现出水波荡漾、鱼儿游动的生动画面。太原赵卿墓出土的虎头匜和三足夔凤纹盘组合(图21),形象生动,是春秋晚期晋式青铜器的代表。淮安博物馆藏的战国刻纹盘(图27),器壁很薄,锤打制成,有四个铺首衔环,内外磨光,内底、腹内壁及口沿外部刻划纹饰,非常精美。
31子仲姜盘 春秋中期 上海博物馆藏
32子仲姜盘 局部铭文
33子仲姜盘 局部铭文
34子仲姜盘 局部铭文
35晋公盘 春秋中期 山西博物院藏
第二单元“盘之艺”,重点展示了晋公盘、子仲姜盘和晋叔友父盘三件代表性晋国青铜盘,从中可见两千多年前艺术家们巧妙的设计与精湛的铸造技术。晋公盘(图35),属春秋时期晋文公作器,盘中数十个浮雕、圆雕动物,精巧繁复,层次分明,盘内壁铸刻的183字长篇铭文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代表了当时晋国铸造工艺的最高水平。上海市博物馆藏子仲姜盘(图31--34),与晋公盘铸造时代相近,造型风格高度一致,同是春秋中期的青铜盘。两大春秋名盘同出晋地,都曾被盗流失海外,终在2600多年后故土重逢,同台展出。西周晚期的晋叔友父盘流口为龙形,与其相对的是三只攀在口沿的蟠龙,整件器物在四只龙的加持下,显得霸气十足,这件盘若出现在祭祀等场合,定会让人产生敬畏之感。
18晋侯喜父盘 晋侯喜父匜组合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25芮伯作王姊盘、盉 组合
第三单元“盘之用”,讲述青铜盘在商周贵族生活中的重要礼制意义。贵族宴会或祭祀中行“沃盥之礼”的实用器具,西周晚期的晋侯喜父匜、晋侯喜父盘(图18)就具备这样的功能。后由此发展成为贵族女性出嫁时,象征身份地位的陪嫁器。芮伯作王姊盘、盉(图25),铭文相同,是周穆王的姐姐出嫁,由“主婚人”芮国国君赠送的一套媵器(陪嫁品)。精美的铜盘,从实用器到洁净的象征物、贵族赗赠之器、铭功记事的载体,每一种身份,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沃盥之礼记事之铭
商周青铜器以礼器为核心,主要分食器、酒器、水器、乐器等类。青铜盘是青铜器中的水器,与盉、匜配合,用来清洁双手。西周早期,盘、盉组合使用,西周中期,盘、匜组合开始出现,并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最为流行。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沃盥之礼,古今有载。甲骨文中“盥”的字形,直观地反映出古人洗手的样子——两只手在上方用水浇淋,下面放一个接水的器皿。浇水的东西,就是匜;接水的器皿,则是盘。
《礼记·内则上》:“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一套“沃盥之礼”非常具有“仪式感”,古人在祭祀和宴饮的时候都要行沃盥礼,以昭其洁,后引申为修治自身道德之意。“沃”为浇水,“盥”是洗手的意思。在“沃盥”礼中,由年长者执盉或匜在上方倒水,年少者端盘在下方承接弃水,用流动的水侍奉宾客洗手,洗完手后,会有侍奉者在宾客旁边递手巾擦拭。先秦时期,盥洗是贵族阶层重大礼仪活动中的必备环节,尤其祭祀时表达祭祀者对祖先和神明的诚信和敬意。
《晋文公复国图》局部“奉匜沃盥”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匜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意为晋文公重耳为避乱逃到秦国,秦穆公把五个女子送给流亡的重耳作姬妾,其中一位名为怀嬴,曾是重耳的侄儿晋怀公的妻子,重耳不愿接受这一不伦婚姻。在宴会上,嬴氏捧着盛水的匜倒水给重耳洗手。按礼节,重耳本应“盥卒授巾”,等怀嬴递上手巾擦拭,却不料他湿手乱挥,十分失礼。嬴氏非常气愤,说:“秦晋匹敌,实力均当,你为何如此看不起我?”一下子把重耳吓坏了,此时重耳正有求于秦穆公帮他夺回晋国政权,哪里敢得罪,赶紧除掉外面服饰祈求嬴氏原谅。双方借“奉匜沃盥” (图05),各自表达内心情感和立场,沃盥之礼在这里也超越了洁净本身的意义。
10霸姬盘 西周中期 山西省翼城县大河口村霸国墓地2002号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11霸姬盘铭文
12霸姬盘铭文内容
记事之铭。青铜盘底大而平,十分适合铸刻铭文。西周中期长篇铭文的流行,使得盘成为极佳的铭文载体。文献中有“铭之盘盂”之称,古人常把盟约、誓词、功绩等重要事件铸到盘上。霸姬盘(图10--12),铸有铭文153字,讲述霸国国君夫人霸姬向穆公诉讼“气”未遵守穆公命令一事,揭示了西周时期誓仪的流程。有的青铜盘铭文主要是用于祭奠祖先、显扬孝心,以求荣耀于当世,传之于子孙。
13家父盘 西周中期 山西省曲沃县曲村墓地6384号墓出土 曲沃县晋国博物馆藏
14晋仲韦父盉 西周中期 山西省曲沃县曲村墓地6384号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15家父盘 晋仲韦父盉 组合
赗赙(fèng fù)制度。晋仲韦父盉和家父盘(图13--15)出土于同一座墓葬中,在家父盘的内底中央铸有铭文2行:“家父作宝盃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这两件器物应是当时埋葬墓主人时,贵族韦父与家父兄弟合赠的一套助葬水器。助葬制度即赗赙(fèng fù)制度,是两周时期贵族去世,周王、诸侯或其他贵族赠送车马、衣物及钱财等物品随葬的制度。赠送的物品不同,称呼也不同。《春秋公羊传》:“车马曰赗,货财曰赙,衣被曰襚。”除了诸侯间的礼尚往来,同姓兄弟、家族内部关系亲近的,以及母族、妻族等,无论贫贱或富贵,都要赗赠物品。赗赙制度是先秦时期丧葬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人意识形态的直观反映。
23芮伯作王姊盘 西周中期 山西省绛县横水倗国墓地2158号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24芮伯作王姊盉 西周中期 山西省绛县横水倗国墓地2158号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25芮伯作王姊盘、盉 组合
陪嫁之器。或许因为“奉匜沃盥”与女子有关,大量盘盉或盘匜成为商周时期贵族女子出嫁时的陪嫁品。西周时期,周王嫁女,按照周礼,须由同姓诸侯代替周王行使父亲的角色,为其女主婚,目的是维护周王的尊严,避免其降低等级,同时也要使诸侯得到应有的尊重。芮伯作王姊盉和芮伯作王姊盘(图23-25),出土于绛县横水倗国墓地2158号墓。盘内底有铭文:“芮伯拜稽首,敢作王姊盘,其眔倗伯万年,用相王逆舟。”“王姊”是周王的姐姐,要嫁予倗伯,芮伯则代替王行使父亲的角色。这两件器物是芮伯代王嫁女的历史证物,应为王姊的陪嫁媵器。
精工华美巧工之至
春秋时期,社会变革技术进步,贵族阶层竟逐奢华蔚然成风,涌现出一批精工华美的青铜器经典作品。晋国实力雄厚,自晋文公始,称霸中原150余年,期间铸造了大量巧夺天工的器物,而晋公盘无疑成为这一时期晋国的代表作(图28-30)。
28晋叔友父盘 西周晚期 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64号墓出土 曲沃县晋国博物馆藏
29晋叔友父盘 西周晚期 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64号墓出土 曲沃县晋国博物馆藏
30晋叔友父盘 西周晚期 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64号墓出土 曲沃县晋国博物馆藏
晋公盘设计精巧,盘内壁铭文清晰可辨,从铭文中可知是春秋时期晋文公为出嫁的女儿孟姬制作的陪嫁器。盘内183字的铭文里,分为7段,呈逆时针排列。内容分三部分:一是晋公追述晋国始祖唐叔虞和父亲献公的功业;二是晋公讲述自己的功绩,表达效法先辈的决心;三是晋公对出嫁女儿的告诫和嘱托。希望孟姬“敕乂尔家,宗妇楚邦”,治理好自己的家室,做好楚国国君的嫡妃。晋文公重耳,曾流亡在外十多年,期间受过楚庄王的礼遇,后来回国做了晋君后,与楚国联姻,既是为“报恩”,也是大国之间的一种制衡。(图35-42)
35晋公盘 春秋中期 山西博物院藏
36晋公盘 春秋中期 山西博物院藏
37晋公盘 局部
38晋公盘 局部
39晋公盘内壁铭文局部
40晋公盘圆雕动物及CT图
41晋公盘 铭文
42晋公盘结构示意图
晋公盘上装饰有左右对称的附耳,盘底有三个人形足,作负盘形象。青铜盘中盛水,水波荡漾的景象激发了古人无限的想象力,所以,经常可以看到青铜盘上装饰有鱼、龟、蛙、鸭、龙等水族类动物,从中可以体会到古人质朴纯真的审美情趣。晋公盘内装饰繁缛华丽,整体呈环形分布,内底中央刻画有一对相互盘绕的浮雕龙,一只立体水鸟伫立其上。水鸟周围,有序排列着不同的立体动物,第一圈是4只振翅水鸟,第二圈是相间排布的青蛙和鱼,第三圈则是相间排列的蟾蜍和鳖。这19只圆雕小动物各自安装在一根立柱上,能在平面绕柱作360度旋转,更让人惊叹的是,乌龟的脖子可以伸缩,鸟的嘴巴可以开合,真是巧夺天工。此外,以两条浮雕蟠龙为圆心,分三圈分布17只浮雕动物,穿插分布于圆雕动物及铭文之间。利用现代科技CT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可见,晋公盘采用了分铸技术,2600年前艺术家们巧思与技艺被一一呈现出来。以圆雕动物为例,动物腹腔内均有立柱,二者是套合关系,柱头设有凸轮防止动物与柱分离,柱头或呈锥形或为蘑菇形,均与动物脊内相应的卯配合,既保持动物身体平衡,又减小摩擦力,确保动物可绕柱旋转。晋公盘整体布局错落有致、灵动不乱,是春秋中期晋国铸造实力和工匠娴熟技艺的集中体现,是迄今所见春秋中期装饰最为复杂的器物之一。可以想象,当水流倾泻而下,盘内的水鸟、游鱼、青蛙、乌龟都会旋转起来,瞬间变成了一座充满意趣的水上乐园。
文字模 春秋晚期—战国早期 山西省侯马市铸铜遗址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蛙鱼纹范 春秋晚期—战国早期 山西省侯马市铸铜遗址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鸟纹范 春秋晚期—战国早期 山西省侯马市铸铜遗址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鱼纹范 春秋晚期—战国早期 山西省侯马市铸铜遗址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专辑
影子之美 自游之旅
图文原创
初心无极。
摄影就是智慧的修行,
是清晰地观照世界,
是真挚地表达情感,
是由衷地懂得感激,
是深切地体味幸福!
欢迎关注 扫码关注 长按二维码关注
搜索 yingzizhimei 微信公众号 关注!
QQ:406902551 微信号:yingzi299348
欢迎各位朋友阅读、转载、分享。
原创图文作品,作者拥有全部著作权。
微信平台、网络平台、纸媒等媒体使用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