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简约”,不要“简单”

——谈兵法“慧”处世(85)

文/路秀儒

用最少的元素传达出最准确、最丰富、最无穷的意思,这就是简约之美。恰如《系辞》称《易经》:“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

《孙子兵法》充满着简约之美,区区6000字近乎包罗了战争万象,通篇没有半点拖泥带水之处。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世界上与《孙子兵法》相齐名的另一部兵书——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几乎相同的内容,却长达50万字。

“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象。”2500多年来,《孙子兵法》久传不衰,走进各个领域、各个行当,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所享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短小精悍、词精义确,宜懂、宜记、宜传、宜用。

品读《孙子兵法》,让人想起齐白石画虾。简洁的线条、简淡的色彩、简省的笔墨,大师几笔下来,一只乃至数只栩栩如生的大虾小虾便跃然纸上。《孙子兵法》阐释战争问题,就像齐白石画虾,简约之中透着灵气。读《孙子兵法》,一开始觉得有些生涩难懂,然而一旦读进去,就会发现另一番洞天,感觉像在读散文、读故事、读小说。

《孙子兵法》中大量的高深命题、创新思想、重大观点的阐释,并不是走逻辑推理的路线,而是借助“昔之善战者”,借助历史故事,借助形象生动的比喻,借助幽默轻松的语言娓娓道来的。

《孙子兵法》不仅文字表述、思想阐释上散发着简约之美,而且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路径上,体现了“简易思维”。比如,《孙子兵法·势篇》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就是说,要依托组织编制,分解部队管理的任务与责任,使大部队的管理像小分队一样轻松、容易。“分数”就是简易之法。

郑板桥有句名言:“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也就是说,只有剥去腐皮,淘掉泥沙,删除冗琐,才显精粹。有权威说,华罗庚的《高等数学论》,其证明总是删繁就简,单刀直入。鲁迅的笔,简练如刀,一刀见血,三言两语即见真性情,即显大境界。

学习《孙子兵法》,要学习孙子的简约文笔,更要学习他的简约思维、简约方法,学会“卸载”“减负”,学会“抄小路”“走捷径”。

但“简约”不是不讲内涵的“简单”,不是偷懒图省劲的“简化”,不是一味地“做减法”,而是一种凝练与升华。凡事过于简单,就会变得苍白与肤浅。

有道是,简约而不简单!做到“简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磨砺一把锋利的“简刀”。



【作者简介】路秀儒,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综合训练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动员部部长,大校。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孙子兵学大讲堂讲师团团长,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