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年腊月廿九,上海的夜晚弥漫着节日的气息。街头巷尾的彩灯闪烁,红灯笼高挂,商店橱窗里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年货,市民们早已开始为迎接新春而忙碌。而此刻,在普陀区宜川新村派出所,民警杨洁正整理着巡逻装备,准备开始一年中最特殊的夜班。
“妈,今天我就不回去了,过会儿师父还得带我去巡线呢,待会儿蛋糕你和爸爸替我多吃点儿!”杨洁轻声挂断电话,看着手机屏幕上自己家人团聚的照片,心中既温暖又有些许亏欠。
这一夜,是杨洁在岗位上度过的第五个除夕夜。作为一名基层民警,除夕对他而言并不陌生,反而是一个充满使命感的守夜时刻。与千家万户的欢聚不同,杨洁的夜晚总是在巡逻、劝阻和守护中度过,守护着群众的平安与财产。而今夜对他而言别具意义——当零点钟声响起时,这位“85后”民警将正式迈入不惑之年。
五年警龄,近4万公里的巡逻路程,让杨洁对辖区的每一条街巷都了如指掌。“这里每条路段的‘脾气’我都熟!”他常常这样说。作为派出所的“金牌劝阻员”,他用一双“铁脚板”和一张“三寸不烂之舌”,筑起了一道守护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屏障。去年夏天的一次反诈劝阻,让杨洁记忆犹新。
当时,74岁的王阿婆险些被诈骗分子骗走3万元积蓄。起初,倔强的老人并不认可警方的劝说。但杨洁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一个可疑的外卖包裹——里面装着廉价的油盐,却是骗子用来诱骗老人“投资”的“小礼品”。经过耐心劝导,王阿婆终于道出实情,杨洁随即展开止付操作,成功挽回了老人的血汗钱。“老百姓的钱都是一分一厘攒下来的。”回忆起当时王阿婆感激的泪水,杨洁感慨道,“他们被骗时的悲伤情绪,我们做警察的真的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能做的,就是不厌其烦地一次次敲门,一次次劝说。”
从警路上,惊心动魄的经历也不在少数。去年年底,辖区内发生一起电缆盗窃案,嫌疑人躲藏在13层楼顶天台。当时天色已晚,天台漆黑一片,还遍布积水和霉菌。但杨洁毫不犹豫地借来爬梯,独自搜寻。最终,在一处拐角成功抓获嫌疑人,保护了居民的用电安全。“当时也没有想太多,虽然有点未知的恐惧,可一想到能将嫌疑人绳之以法,保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就冲了。”当同事问他是否后怕时,杨洁笑着摇摇头,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夜色渐深,值班室的广播再次响起。“小杨,准备出发了!”师父的声音打断了他的回忆。警车载着这对师徒,向着夜色深处驶去。街边的红蓝警灯与路灯交相辉映,勾勒出城市平安的轮廓。
“小杨,生日快乐。”师父的祝福在车厢内轻轻回荡。
“谢谢师父!”杨洁微笑着回应,目光坚定地望向前方……
夜幕下的上海,万家灯火通明。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时刻,像杨洁这样的基层民警依然坚守在各自的岗位用责任与担当诠释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铮铮誓言。他们是平安城市的基石,是守护万家灯火的无名英雄。而这份坚守,正是节日里最动人的风景。
来源:上海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