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丢下我妈,我妈离不开我。”

这是2022年50岁的曹加齐在面对记者采访时脱口而出的话。

28年来,曹加齐为了母亲甘愿不结婚,与母亲形影不离,同住一个屋子里,即便曹加齐出摊卖烧饼时,也会带着母亲一起,许多人对此议论纷纷。

可是等人们知道真相后,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



离不开妈妈的儿子

曹加齐今年50岁了,他的卧室只有10平方米,两张单人床紧挨着,中间只留了个一步宽的过道,半夜起床时,一伸手就能摸到另一边床的床架。

他已经这样跟母亲一起住了28年了,连媳妇都没有找一个。

事情还要从曹加齐22岁说起。



那年,母亲被诊断出了帕金森症。

患上这种病的人,神经会逐渐退化,连大小便都不能自己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患病者可能连命都保不住。

想要治愈只有一种途径——做手术。

如果要做手术治疗的话,医药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可是曹加齐只是一个普通工人,哪有那么多钱给母亲做手术?



曹加齐只能听从医生的建议,选择了药物保守治疗,等凑够了手术费再给母亲治疗。

一开始的时候,还有父亲和他一起承担起养家买药的担子,但是随着母亲病情的加剧,母亲已经吞咽困难了。

而且有的时候,母亲的精神状态也会出现问题,可能会自己跑出门去。



为了能够照顾好母亲,曹加齐的父亲辞了职,整个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曹加齐身上。

挣钱,然后为母亲治病,成了曹加齐生活中唯一的盼头。

在这段时间内,母亲的药也不能停,不然母亲可能根本撑不到做手术的时候。

这一攒,就是15年。攒够钱后,曹加齐一刻也不敢犹豫,立刻带母亲去了医院。



一次次手术

但是时间跨度实在太久了,尽管已经做了手术,母亲的情况还是未能好转,甚至面临着生命危险。

而且这次手术,已经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

医生告诉曹加齐,如果想要进一步治疗的话,建议还是去大一点的医院,他们真的已经尽力了。



曹加齐看着空空如也的钱包和躺在病床上的母亲,一咬牙,陆陆续续借了亲戚四十多万,让父亲带着母亲去其他医院看病,自己则继续打工攒钱。

尽管生活过的很紧巴,但好歹是给母亲植入了单侧脑起搏器,母亲清醒的时间也增多了。看着能够下床走路的母亲,曹加齐心里也有了些许安慰。

这些年来曹加齐又攒了一小笔钱,还完欠款后,给母亲后续买药是足够了。

眼看日子要好起来了,父亲却突发脑溢血离世,只留下了曹加齐和母亲相依为命。



带着母亲跑医院的任务,和整个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曹加齐一个人身上。

如果继续在工地做小工的话,根本没办法带着母亲,但是如果辞掉的话,他们家还有欠款没还完,母亲的病也得接着治。

曹加齐一下子犯了难。



曹加齐想起来,母亲曾经教过自己做烧饼,假如出去摆摊卖烧饼的话,相对来说要自由的多。

说干就干,曹加齐很快就买齐了相关材料,找了个地方摆起了摊。



“孝心烧饼”

刚开始摆摊的时候,曹加齐火候总是掌握不到位,客人也很少。

唯一能够安慰到曹加齐的,就是在一旁陪伴他的母亲。

母亲总会磕磕绊绊的劝曹加齐娶个媳妇,不要管自己了。每当这个时候,曹加齐总会坚定的告诉母亲,自己永远不会放弃她。



只要曹加齐还有能力,他都会一直带着母亲看病看下去。

为了能够多卖出去点烧饼,曹加齐通宵研究配方,想办法让自己的烧饼更好吃些,渐渐的,曹加齐的小摊前也有了人气。

早上六点起来照看母亲,给母亲制作专门的早饭,准备今天需要的材料,已经成为了曹加齐的日常。



但是他从来没有说过苦,也从来没有喊过累。

邻居看着心疼,专门借给了曹加齐一辆面包车。曹加齐专门在车里准备了车载电扇、取暖设备,将母亲安置在了车里。

自己怎么样都无所谓,最起码母亲不用跟着自己风吹日晒了。



时间长了以后,顾客都知道了曹加齐的情况,有时候结账时,还会多给曹加齐付点,但是曹加齐一律不收。

偶尔母亲精神状态不清醒的时候,会先幻觉,对着周围的一切大喊,砸床,曹加齐都会第一时间安抚住母亲。

很多时候,曹加齐都要三更半夜送母亲去急诊,但他从未有过怨言。

随着曹加齐烧饼卖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了这对母子的故事,也有记者找上了门来。



10平米的卧室

在镜头面前,曹加齐笑的拘谨,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还能出名。

他带着记者看了家里的十平米小卧室——家里的其他屋子都被曹加齐租出去了,这是母子俩唯一的生存空间。



曹加齐将靠窗户的那张床让给了母亲,他还给母亲的床专门增加了护栏,被褥也能看出来用的是家里最好的。

但曹加齐自己的床,却是用几块木板拼接而成的,床头柜也是用板凳代替,上面放的全是母亲的药和水杯。

两张床之间,勉强够一个人通过。但是对于曹加齐来说,这样照顾母亲很方便,不管母亲有什么动静,自己都能第一时间注意到。



每年光母亲的药,就要花掉这个家庭的一半多,更别的还有住院的费用,但曹加齐觉得,一切都是应该的。

“母亲养我小,我养母亲老。”

尽管自己的生活如此艰难,曹加齐还会帮邻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邻居家里有老人的,曹加齐也会帮忙照顾一番。



曹加齐的故事被报道出来后,关顾他小摊的人也增多了,曹加齐的生活压力总算小了一点。

村里也给曹加齐申请了低保,看着曹加齐的生活越来越好,大家都由衷为他高兴。

百善孝为先,有孝心的人,也理应得到尊重和祝愿。

曹加齐---中国文明网
曹加齐:“背”母29年 德清“孝子烧饼”香飘十里---德清文明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