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的统一
1.1848年革命失败后的意大利
1848年,意大利也像欧洲其他国家一样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但是革命没有成功,没有完成统一国家和实现民族独立的任务。革命失败后的意大利仍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并且仍然受到奥地利与法国的压迫和控制。奥地利统治着北部最富庶的伦巴底和威尼斯,并间接控制着中部的帕尔马、莫德纳、托斯坎纳、教皇国的罗曼纳等公国和地区。法国占领军驻扎罗马。西班牙波旁王朝统治着南部的两西西里王国。只有撒丁王国的政权掌握在自由派贵族手中,保留了革命时期颁布的宪法,其他各邦都恢复了封建专制制度,大批革命志士受到了迫害,意大利的解放运动经历了一个低潮时期。
尽管1848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它还是严重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基础,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机。19世纪50-60年代,意大利经济有了发展。意大利北部出现了工业革命的浪潮,冶金、机器制造等新兴工业部门陆续问世,纺织业也有了显著发展,伦巴底的丝织业名闻遐尔。在北部地区,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也不断出现。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随着商业、农业和工业的发展,从而随着资产阶级社会势力的增长,民族意识也就到处发扬,被分裂、被压迫的民族都要求统一和独立。"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由派贵族的势力日益增强,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在增长,他们渴望拓宽和统一国内市场。饱受异族压迫的广大人民群众也期待赶走外国侵略者获得国家的独立和统一。这样,实现国家统一的任务提上了日程。
2.民族统一运动的新高涨
围绕着意大利统一道路的问题,形成了两个派别。一派是以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自由派,其社会基础是大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他们主张同封建势力妥协,依靠萨伏依王朝,自上而下地实现国家统一,建立一个意大利王国。另一派是以马志尼和加里波第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其基础是中小资产阶级。这一派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驱逐外国侵略势力,推翻各邦封建王朝,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马志尼曾创建青年意大利党,并在30-40年代几次发动起义,但都遭到了失败。
19世纪50年代以后的意大利统一运动,实际上是按照资产阶级自由派的路线发展的,加富尔伯爵成了统一运动的真正领导者。新的统一运动是从反对奥地利民族压迫的斗争开始的。1857年欧洲发生工商业危机,引起意大利的连锁反映,企业相继倒闭,失业严重,工人和农民陷入极度的贫困之中,不满情绪更加强烈。伦巴底掀起了大规模的反奥运动,托斯坎纳、摩德纳和其他地区也都发生了骚动。
为了在反奥斗争中取得法国的帮助,1858年7月,加富尔同拿破仑三世会晤,并以割让萨伏依和尼斯为代价同法国缔结反奥军事同盟。为了利用人民的力量,1859年初加富尔又把资产阶级民主派领袖加里波第请到都灵,以利用加里波第的威望和才能来对奥作战。加里波第接受了加富尔的邀请,并在撒丁王国政府领导下参加对奥作战。
1859年4月,意、法对奥战争爆发,法国和撒丁王国联军连战连捷。加里波第率领的志愿军——阿尔卑斯山猎兵也重创奥军。奥军被迫退出伦巴底,退守威尼斯。
对奥战争的胜利激起了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的热潮,中部各邦爆发了反奥起义,赶走了奥地利统治者,推翻了当地封建专制制度。革命浪潮震惊了拿破仑三世,他害怕统一起来的意大利会成为法国的劲敌,于是背弃诺言,单独与奥国讲和。1859年7月11日,法、奥在维拉弗兰卡签订停战协定,奥国同意放弃伦巴底,由法国转交撒丁王国,威尼斯仍由奥国占领。托斯坎纳、巴马、摩德纳和罗曼纳完全恢复封建特权。同年11月,撒丁王国政府同奥国签订和约,承认维拉弗兰卡协定。
维拉弗兰卡协定保留了奥国在意大利的统治并维护了意大利的分裂局面,激起了意大利人民的强烈不满。意大利中部人民坚决反对封建王朝复辟,资产阶级自由派在中部各邦都建立了临时政府。他们组织起国民自卫军,准备奔赴战场。这时加富尔积极活动,游说中部各邦与撒丁王国合并,得到了各邦资产阶级自由派的响应。1859年秋,托斯坎纳、巴马、摩德纳和罗曼纳等国制宪会议通过决议,宣布加入撒丁王国。1860年3月,上述各邦正式并入撒丁王国,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统一告成。
意大利的全面统一战争开始于西西里。两西西里王国受制于西班牙波旁家族,以罗马为中心的教皇国实际上由法国控制。西西里人民长期遭受残酷的剥削和压迫。1860年4月4日,西西里首府巴勒摩首先举行起义,其他城市的贫民和农民积极响应,与反动统治者展开了激烈搏斗。5月初在撒丁王国的加里波第率红衫军前往援助,7月初解放西西里全岛。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组织了政府。加里波第接受了专政者的称号。
9月,加里波第又率军攻入那不勒斯,西班牙波旁王朝在意大利的统治被推翻;10月初,又在沃耳土尔诺河附近一役,彻底击溃西西里王国军队,基本上完成了南意大利的解放。
3.统一民族国家的建立
意大利的统一运动是有可能沿着民主革命道路向前发展的。但是,在关键的时刻,以加富尔为首的资产阶级自由派加紧活动,力图把统一运动纳入撒丁王朝的改良主义道路。加富尔极力阻挠加里波第向那不勒斯的进军,并积极策划通过"全民投票"方式确定两西西里归属的阴谋活动。加里波第没有识破和抵制加富尔的阴谋,一切都按照加富尔的计划进行。投票结果,自由派大获胜利。1860年11月,南部意大利并入撒丁王国,加里波第被迫交出政权。至此,除威尼西亚和教皇领地外,意大利7个邦都归服了撒丁王国。
1861年3月,第一届意大利国会在都灵召开,宣布意大利王国成立。撒丁国王维克多.艾曼努埃尔为意大利国王,加富尔任内阁总理大臣兼外交和海军大臣。首都设在佛罗伦萨。意大利王国是一个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的政权。
1866年7月,意大利参加普奥战争,收回威尼斯。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9月,意大利政府军和加里波第的军队乘虚占领教皇领地,从此罗马教皇国亦并入意大利王国(但王国政府还是把近半平方公里的梵蒂冈留给了教皇),遂迁都罗马,意大利统一最终完成。
意大利的统一结束了国家分裂和衰败的局面,为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在意大利的确立和发展供了前提。
4.加里波第(1807-1882年)
加里波第在争取意大利民族独立和统一的运动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1807年出生在意大利北部尼斯镇一个贫寒的水手家庭里。四分五裂的意大利,使他从小就对祖国的危难感到忧虑和愤慨。1833年他加入青年意大利党,开始了革命生涯。1834年1月,在撒丁王国的海军舰队中发动过起义,失败后流亡拉丁美洲,参加过巴西和乌拉圭的民族解放战争。他战功赫赫,但坚决谢绝当地独立政府给他的将军薪俸,坚持与战士同甘共苦。1848年6月,他回到意大利,参加1848年革命,在保卫罗马共和国的战斗中身先士卒。
加里波第不仅是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的英雄和伟大领袖,而且是人类进步事业和革命斗争的亲密朋友。在普法战争中,他坚决支持法国,不顾自己年迈和身残,率8000人的部队大败普军2万。他积极支持巴黎公社,并缺席当选巴黎公社国民自卫军总司令。他支持第一国际,关心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以及波兰民族解放运动。
加里波第在地中海卡普列拉岛度过晚年,1882年6月2日与世长辞。意大利人民怀念他,许多外国代表团纷纷前去参加他的葬礼。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编辑了《加里波第回忆录》,并增写了"1859年的出征"等章节。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