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民族独立运动
1.沙皇俄国对波兰的统治
波兰是一个东欧大国,曾与立陶宛合并组成波兰立陶宛联合共和国。到18世纪下半叶,波兰被俄普奥三国瓜分而亡国。1815年维也纳会议又重新瓜分波兰,俄国掠得原波兰领土9/10,建立了波兰王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兼任国王;普鲁士分得波兰西北角,建立了波兹南大公国;奥地利得到了加里西亚。波兰再次陷入亡国境地。
波兰王国以农业为主,贵族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占统治地位。1859年波兰王国有330万农民,其中有130万人没有土地。劳役地租在农村占统治地位,残酷的封建剥削使大批的农民破产。
沙皇俄国在波兰实行军事管制,不允许进行任何改革,推行俄罗斯化政策,俄籍官吏充斥王国国家机关。沙皇还控制着波兰教育事业,80%的波兰人都是文盲。
亚历山大二世顽固推行对波兰的民族压迫政策。但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鉴于国内农奴制度的危机,俄国不得不对波兰有所让步,亚历山大二世取消了对波兰的军事管制,允许流放到西伯利亚的波兰人回国。1857年,他又允许成立波兰小贵族的政党——农业协会,并在全国建立分会,有会员25000多人。他们要求波兰复国,恢复到1792年的国界(包括立陶宛、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但他们反对武装起义,寄希望于欧洲列强对俄国施加压力而迫使俄国让步来达到目的。后来波兰小贵族也发生了分化。
面对沙俄的殖民统治,波兰的革命群众运动不断发展,城市市民、农民,甚至资产阶级都投入了斗争。许多城市的人民运动采取宗教爱国形式。华沙的手工业行会不仅提出民族爱国口号,而且要求进行民主和社会改革。沙皇当局多次镇压革命群众运动。1861年2月21日,农业协会召开代表大会讨论农业问题。各革命小组为给农业协会施加压力,2月27日举行示威游行。沙皇当局下令向群众开枪,死亡5人,伤数十人。
在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下,沙皇企图同波兰小贵族妥协,以维持其在波兰的统治地位。1861年3月27日,宣布恢复波兰王国国务会议,组成教育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妥协派维列波尔斯基被任命为首脑,以莫扎伊斯基为首的农业协会反对这一决定,沙皇政府决定镇压。4月4日解散了华沙代表团;4月6日农业协会也被封闭;4月8日开枪镇压示威游行的群众,死亡200人,许多人受伤。
2.1863年波兰民族起义
在争取波兰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由于阶级基础和政治态度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政治派别。以原农业协会成员为主形成了白党,代表波兰小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领导人是弗拉基斯拉夫。这一派反对武装起义的方针。
另一派是红党,也称运动党,是一个广泛的群众性组织,无产者、贫民、小知识分子、小私有者都站在它一边。他们主张消灭封建制度,争取民族独立。
红党内部又有不同的政治派别,右翼以阿加顿.吉列尔为代表,倾向于同白党合作;左翼则是以东布罗夫斯基为首的革命民主派。东布罗夫斯基是著名的波兰革命家,1865年逃亡巴黎,后成为巴黎公社的杰出将领,巴黎武装起义时在战场上壮烈牺牲。
1861年10月,华沙各革命小组组成城市委员会,后改称中央民族委员会,它是红党的领导机关。1862年东布罗夫斯基来到华沙,成为中央民族委员会领导人,并被任命为华沙武装司令。他拟定了起义计划,确定1862年6月举行起义,后起义时间改为1863年1月。
1862年夏,中央民族委员会提出一个纲领,宣布波兰为独立的共和国,恢复1792年国界,土地归耕者所有,国家付赎金,废除等级特权,公民不分语言、民族和宗教信仰一律平等。沙皇当局进行了残酷镇压,逮捕并枪决了革命组织的3个成员,8月20日又逮捕了东布罗夫斯基,判处15年苦役。
为了控制局势,沙皇频繁更换波兰总督,并吸收一些波兰人担任政府官员。为了打击红党和破坏起义,1862年10月当局泡制了招募新兵草案,按照特编的名册,征招城市青年入伍。
为了把青年和起义骨干保留在革命队伍中,红党领导人帕德列夫斯基决定在征兵开始时便举行起义,日期定在1863年1月22-23日。
1月22日,中央民族委员会发表宣言,号召人民拿起武器进行斗争;同时颁布两项土地法令。两个法令分别规定把农民耕种的土地过渡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给参加起义而无地的农民。
起义按照东布罗夫斯基的计划进行,首先夺取摩德林要塞,但沙皇军队防守严密,遂决定攻取普洛次克,但1月22日当夜未能克胜。当时波良斯克省、卢布林省、克拉克夫省和圣多米尔省都成为起义活跃的地区。中央民族委员会领导的几支起义队伍都未能获胜,1863年5月,中央民族委员会改称国民政府,一度实权掌握在白党或靠近白党的人手中。9月17日至10月17日,红党曾一度夺取国民政府领导权,组成了以赫米林斯基和弗兰科夫斯基为首的政府。但他们畏惧警察逮捕,不久就离开了华沙。10月中旬起义领导人之一罗穆阿尔德.特劳古持解散了国民政府,自任起义"总裁",试图鼓动和吸收人民参加斗争,以挽回局面。他打算组织一支5万人的队伍,要求实行1月22日土地法,但为时已晚,很难再组织起强有力的队伍。1864年4月11日特劳古特被捕,8月5日就义。4-5月份,尚有一些零星的战斗,最后完全被镇压下去。在绞杀波兰革命中,普鲁士充当了帮凶。
在起义进行过程中,沙皇政府为了抵消起义者对农民的影响,于1864年3月颁布了关于在波兰王国解放农奴的敕令。
1863-1864年这场席卷波兰全国的起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波兰封建农奴制的消亡,是波兰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迈进的转折点。这次起义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宪兵沙皇俄国,削弱了沙皇的专制统治,鼓舞了邻近欧洲国家的革命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非常关注和坚决支持波兰人民的革命斗争。马克思亲自起草了声援波兰人民的宣言,对波兰人民的斗争给予高度的评价。正是在支援波兰人民的共同斗争中,各国无产阶级加强了联系,并于1864年建立了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协会)。
波兰起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和能把革命进行到底的领导阶级。波兰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站在人民斗争之外;无产阶级正在形成,也不能胜任领导革命的重担。波兰的革命民主派人数少,缺乏斗争经验,不能牢牢把握住革命的领导权,因此一度由白党分子攫取了革命领导权,并且对起义有破坏作用。俄国未能与波兰同时爆发起义,致使沙皇能够调集优势兵力镇压波兰起义,这是1863年波兰起义失败的客观原因。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