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引言:
“老李,你干什么?这四万块钱是留着明年给儿子当补习费的。”
卫秋菊看着老李准备拿4万块钱招待20年没见的老战友,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毕竟家里还有房贷要还,儿子上学还要用补习费,哪哪都要用钱。
可还是拗不过老李的战友情深。
等战友们来了,在酒桌上聊着当年的事情,说起了老李当年多么喜欢画画。
儿子李山河听到了,表示自己也很喜欢画画,想以后当美术生。
卫秋菊一听这话,几天来的怨气彻底爆发,坚决反对儿子学画画。
顿时其乐融融的酒桌上,气氛一下子冷了下来。
于是当天晚上,几个战友偷偷商量要给老李的儿子送一个惊喜!
1.
李健山放下手机时,手还在微微发抖。
八个老战友,和他们已经分别了二十年。
刚刚电话里说他们要来家里聚一聚。
这可把老李激动坏了。
他站在阳台上,望着楼下的梧桐树,回想起当年在部队时的点点滴滴。
电话里,老班长王德明的声音沙哑却坚定:
"老李,这次聚会,八个兄弟都答应了,谁也不能缺席。"
"好嘞,我一定安排妥当!"李健山拍着胸脯保证。
挂断电话后,他立即开始筹备。
第一站是银行,他将存折里的4万块钱全部取了出来。
"你疯了吗?"卫秋菊看到丈夫取出这么多钱,当场就炸了。
"咱们家还有房贷要还,儿子明年要上高中,这笔钱够付一年的补习班了!"
"秋菊,你不懂。"李健山摆摆手,"这些都是生死之交的兄弟。"
"当年在边境执勤,要不是王班长替我挡了一枪,我早就..."
"够了!"卫秋菊打断他的话,"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现在是什么年代?大家都为了柴米油盐在奔波。"
"你倒好,一下子掏空家底请客?"
李健山不理会妻子的抱怨,开始张罗着订酒店、准备礼物。
每天早出晚归,忙得不可开交。
卫秋菊则是一声不吭,但每次看到丈夫刷卡付款时,脸色都会变得铁青。
战友们陆续到达的那天,李健山特意请了一周的假。
他站在小区门口,看到每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时,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老李!还是那么精神!"王德明一下车就给了他一个熊抱。
其他战友也纷纷围上来,有人拍肩膀,有人捶胸口,二十年的时光仿佛在这一刻消失了。
李健山将战友们领回家时,卫秋菊正在厨房里忙活。
她连个正眼都没给这群客人,只是冷冷地说了句:"饭马上就好。"
晚饭时,战友们推杯换盏,谈笑风生。
李健山打开了一瓶茅台,这是他特意珍藏的。
卫秋菊在一旁看着,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悦
——那瓶酒是他们结婚时存下的,说好要等儿子考上大学时再喝的。
"兄弟们,这一周我都请了假,咱们好好聚聚!"李健山举起酒杯,声音有些哽咽。
"老李还是这么重情重义!"战友们纷纷举杯。
卫秋菊在厨房里听着外面的喧闹声,手中的碗重重地砸在水槽里。
她计算着这几天的开销:
五星级酒店一晚上就要两千多,八个人就是一万六;
再加上每天的饭局、购物、娱乐,这四万块怕是连一周都撑不过去。
当天晚上,李健山喝得醉醺醺的回到卧室,卫秋菊背对着他躺在床上,一言不发。
"秋菊,你别生气了。"李健山试图解释,"我和战友们都20年没见了。"
卫秋菊猛地坐起来:"你那些战友难道比我们娘俩还重要?"
"比儿子的学习还重要?"
"李健山,你脑子里都在想什么啊?"
"你不明白战友情..."李健山只能不停地安慰妻子。
"我是不明白!"卫秋菊冷笑道,"我就是个俗人,我只知道柴米油盐,只懂得过日子。"
"你们这些大老爷们儿,就知道讲情怀!"
李健山还想说什么,但卫秋菊已经转过身去,用后背对着他。
第二天一早,战友们又来见李健山。
临出门前,他看了眼还在厨房里忙碌的妻子,欲言又止。
卫秋菊头也不抬,继续择着菜。
2.
聚会进行到第三天,李健山在家里摆了一桌。
饭桌上,战友们喝得正酣,话题不知不觉转到了当年的军旅生活。
"还记得咱们在边境执勤的那个冬天吗?"王德明端起酒杯,
"零下三十多度,李健山这小子还要偷偷画画。"
"对对对!"张国强接过话头,"那时候他最爱画雪山,说是要把祖国最美的风景记录下来。"
李健山的儿子李山河坐在一旁,眼睛发亮:
"爸,你以前会画画?怎么从来没听你说过?"
"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李健山笑着摆摆手,"当时就是随便画画。"
"不随便!"王德明放下酒杯,从包里掏出一个泛黄的速写本,
"你看,我一直留着呢。这些都是你爸当年画的。"
李山河接过速写本,一页页翻看着。
虽然纸张已经发黄,但那些线条依然清晰有力。
雪山、战友、军营,每一幅画都充满生命力。
"爸,我也想学画画。"李山河突然说,"我在学校美术课上画的画,老师说我有天赋。"
话音刚落,卫秋菊手中的筷子重重地敲在碗边:
"学什么画画?高中马上就要开始了,你还想分心?"
"秋菊,"王德明试图缓和气氛,"现在的美术教育挺好的,说不定孩子真有这个天赋。"
"天赋?"卫秋菊冷笑一声,"就像他爸那样,画了几年,最后还不是得放弃?"
"现在这个社会,不好好读书,难道靠画画能养家?"
"妈,我可以两样都兼顾..."李山河小声辩解。
"兼顾?你以为你是谁?"卫秋菊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你爸这周为了招待这些叔叔们,已经花了四万块钱了!"
"家里还有余钱给你学画画吗?"
饭桌上一片寂静。
李健山坐立不安,看看妻子,又看看战友们:
“哥几个,别在意啊,秋菊她就是太关心孩子的成绩了。”
老班长王德明放下筷子说道:
"卫秋菊同志,孩子有追求是好事。"
"当年在部队,老李就是个有艺术天赋的兵。"
"要不是家里困难..."
"够了!"卫秋菊猛地站起来,"我们家的事,不劳各位操心。"
"李健山,你倒是说句话啊!"
李健山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什么。
他看着儿子失落的眼神,又瞥见妻子愤怒的表情,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
"我吃饱了。"李山河默默起身,回到自己房间。
聚会的气氛彻底冷了下来。
战友们草草吃完饭,借口休息早早离开。
临走前,王德明拉住李健山:
"老李,孩子的事,我们都看在眼里。别让他重复你的遗憾。"
谁知,在当天深夜,八个战友悄悄聚在一起开了个小会。
然后八人一致决定要给老李的儿子李山河送一份礼物。
然后第二天一大早,他们趁李健山夫妇还没起床,
悄悄把一个东西塞进了李山河房间的书包里。
3.
战友们离开的第二天早上,卫秋菊像往常一样整理李山河的书包。
当她发现那个东西时,第一反应是一阵恼火。
原来那是一个信封,信封里装着一封推荐信,
是写给市里最好的美术培训学校的。
更让人意外的是,信封底部还压着一张银行卡。
"山河,这张银行卡里有十万块钱,密码是你爸当年的军号。"
"这些钱,是我们八个叔叔凑的。别辜负了你的天赋,也别辜负了你爸当年的梦想。"
"这些人,真是多管闲事!"她气冲冲地拆开信封,准备将里面的东西撕掉。
然而,当她看到推荐信的内容时,手却停在了半空中。
推荐信是王德明写的:
"尊敬的张校长:
我是李山河同学父亲的老战友。
二十年前,在边境线上,我们曾经有个画家战士。
他用画笔记录下了祖国的山河,也记录下了我们战友之间的情谊。
那个战士就是李山河的父亲。
如今,我们在李山河身上,看到了他父亲年轻时的影子。
这孩子继承了他父亲对艺术的热爱和天赋。
我们这些当年的战友,虽然不懂艺术,但我们懂得梦想的珍贵。
我们八个老兵凑了些钱,希望能帮助李山河追求他的梦想。
这不仅是为了完成他父亲未竟的心愿,更是因为我们相信,
这个时代需要既有责任担当,又懂得欣赏美的年轻人..."
卫秋菊的手开始颤抖。
她打开银行卡的附信,上面写着:"卡内余额十万元"
她坐在儿子的书桌前,目光落在墙上贴着的几幅素描上。
以前她从未仔细看过这些画,现在才发现,
儿子画的不仅有风景,还有她和李健山的肖像。
那些线条虽然稚嫩,却充满了温情。
突然,她想起了结婚前的李健山。
那时候,他还会时不时拿出速写本,画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后来为了生计,那个爱画画的男人渐渐消失了,变成了一个只知道赚钱养家的丈夫。
卫秋菊翻开李山河的课本,从里面掉出了几张草稿纸。
那是儿子偷偷画的习作,画的都是他理想中的画室、画展,
甚至还有一张全家人参加他画展的场景。
"妈,我起床了。"李山河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卫秋菊赶紧将信封塞回书包,假装在整理房间。
那天,她特意去了李山河的学校,找到了他的美术老师。
"李山河确实很有天赋,"老师说,
"他画画时的专注力和表现力,在我教过的学生中都是少见的。"
回家路上,卫秋菊路过一家画廊。
橱窗里展示着一幅油画,售价高达几十万。
她站在橱窗前,久久不能移步。
晚上,她又一次偷偷打开了那个信封。
银行卡上的数字让她心情复杂:十万元。
正好是他们为儿子报补习班准备的钱。
李健山下班回来,发现妻子坐在阳台上发呆。
"在想什么?"他轻声问。
卫秋菊没有回答,只是问:"你还记得当年为什么放弃画画吗?"
李健山愣了一下:"家里困难,需要我赚钱。"
"如果...如果当时有人支持你,你会坚持下去吗?"
李健山沉默了。
卫秋菊看着丈夫,突然明白了什么。
但她还需要时间,她将信封重新放回书包,决定再观察几天儿子的表现。
4.
周日晚上,李健山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
餐桌上的气氛有些凝重,卫秋菊将那个信封放在桌子中央。
"这是战友叔叔们留给我的?"李山河看着信封,声音有些颤抖。
"是的。"卫秋菊深吸一口气,"山河,妈妈想听听你的想法。你真的那么喜欢画画吗?"
"喜欢,非常喜欢。"李山河坚定地说,"每次画画的时候,我都感觉特别快乐。"
"我知道学习重要,但我相信我能把两者都做好。"
李健山看着儿子,突然开口:"其实爸爸年轻的时候,也和你一样喜欢画画。"
"那为什么后来不画了?"
"因为生活所迫。"李健山苦笑道,"当时家里困难,我必须选择一个能立刻赚钱的工作。"
卫秋菊突然插话:"所以我才反对山河学画画。我不想他将来也面临这样的选择。"
"但是秋菊,"李健山转向妻子,"时代不一样了。"
"现在的美术教育多么发达,那些有才华的画家不也过得很好吗?"
"可是家里的经济状况..."
"我们可以想办法。"李健山握住妻子的手,
"战友们给的这十万块钱,就当是给山河的一个机会。"
"如果他真的有天赋,这可能是改变他人生的转折点。"
卫秋菊沉默了一会,突然问:"山河,如果让你同时兼顾学习和画画,你有把握吗?"
"有!"李山河立刻回答,"我可以早上六点起床画画,晚上写完作业再画。"
"周末也可以去画室集中学习。"
"妈,我保证不会耽误学习。"
卫秋菊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想起了那天在画廊看到的画作。
她终于点了点头:"好,我们试试看。"
李山河激动得跳了起来,冲过去抱住母亲:"谢谢妈!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第二天,李健山给王德明打了电话,邀请战友们再聚一次。
这一次,卫秋菊亲自下厨,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
当战友们再次相聚时,气氛已经完全不同了。
卫秋菊主动给每个人倒酒,态度温和了许多。
"各位叔叔伯伯,"李山河站起来,郑重地鞠了一躬,
"谢谢你们给我这个机会。"
"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王德明笑着说:"好好干!等你以后办画展,我们这些老兵一定都去捧场!"
饭桌上,李健山突然提议:
"老王,不如你们几个也跟山河学学画画?反正退休了,也是一种乐趣。"
"好啊!"战友们纷纷响应,"让咱们的小画家给我们这些老兵上上课!"
欢声笑语中,卫秋菊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的坚冰完全融化了。
她终于明白,这些战友不仅是李健山的战友,更是这个家庭的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