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他奉命走上老山战场的前线,和战友立下了“谁有幸活着回去,谁就去牺牲者家做儿子”的庄严誓言;战斗结束后,他侥幸活了下来,放弃了提干和深造的机会,毅然退伍履行自己的诺言。
9年后,他娶了战友的妹妹为妻,两人的结合给这段珍贵的战友情又增添了一抹色彩。他就是2014年安徽省唯一当选“全国最美家庭”的方海鹰。
1965年,方海鹰出生于安徽铜陵,18岁参军入伍,成为某师侦察连的一名战士。在奔赴部队的列车上,方海鹰结识了同乡胡兴龙,两人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亲密战友。
入伍一年多之后,方海鹰和胡兴龙奉命前往老山前线执行任务。战斗前,两人在夜空下咬破手指,庄严地写下了血色遗书,将自己的家人托付给了对方。
第二天战斗打响后,胡兴龙在执行任务时,被敌人逼到了悬崖旁。面对蜂拥而来的敌军,胡兴龙砸掉了手中的武器,将手中最后一颗手榴弹扔出去之后,纵身跳下了悬崖。
而方海鹰则在这次战役中幸存了下来,并且荣立三等功。鉴于方海鹰在战场上的表现,部队决定给他提干,还要送他到军校深造。方海鹰知道自己一旦提干,就无法履行对胡兴龙的诺言,经过痛苦的抉择,方海鹰向部队提出了退伍的意愿。
趁着回乡探亲的机会,方海鹰和父母提到了退伍一事。方海鹰的父亲也是一名退伍老兵,虽然遗憾儿子放弃了提干的机会,但也深知战友情的这份重量,因此坚决支持儿子的想法。
回乡的第二天,方海鹰就来到了胡兴龙家中。见到胡兴龙的父母后,方海鹰跪在二老面前,哭着说道:“爸爸妈妈,我叫方海鹰,兴龙不在了,今后我就是二老的儿子……”
1985年底,方海鹰正式办理了退伍手续,回到家乡的发电厂上班。每天一下班,方海鹰就来到胡兴龙家,给胡兴龙的父母打扫家务,洗衣做饭。方海鹰的真心付出,渐渐得到了两位老人的认可,将方海鹰当成亲生儿子一样看待。
不久,胡兴龙的妹妹胡桂兰按照部队政策,像哥哥一样参军入伍。每次探亲回家,见到忙里忙外的方海鹰,胡桂兰的心中都对这个有情有义的男人油然产生好感。
回到部队之后,胡桂兰多次给方海鹰写信。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胡桂兰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意。然而,朴实的方海鹰却拒绝了这一段感情,他觉得自己是替胡兴龙到胡家当儿子的,娶了胡兴龙的妹妹,这段生死盟约就变了味。
胡兴龙的父母得知女儿的想法后,坚决表示支持,因为他们也看出方海鹰对自己的女儿有好感。在两位老人的极力撮合下,方海鹰终于和胡桂兰谈起了恋爱。1995年,方海鹰和胡桂兰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2010年,方海鹰在铜陵贷款买了房子,将胡兴龙的父母从农村接了出来。安顿好了两位老人,方海鹰在当地的烈士陵园为胡兴龙建了墓,一来给胡兴龙的英灵在故乡安个家,二来方便老人想念儿子的时候到墓前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