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重庆行营的一道调令在国民党内部引起了热议。这道调令来自蒋介石的心腹张群,他当时担任行政院副院长,奉蒋介石之命组建重庆行营。

为了帮助张群办妥此事,蒋介石在很多方面都为他开了绿灯,即便是人事任命大权也都交给张群。因此,张群给刘宗宽发了调令,让他出任重庆行营的参谋处处长,希望他能帮忙筹建重庆行营的意图十分明显。



张群主办此事期间,人事调动不知道有多少,为何唯独这道调令引起了热议?说起这件事,就不得不提及9年前发生的一件事。

令蒋介石难堪

9年前,中央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二期学员毕业,蒋介石当时以校长的身份出席了毕业典礼,亲自为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当时能获得此殊荣之人,绝对是军中翘楚,未来前途自然不可限量。

当时获此殊荣之人,正是9年后张群准备调到东北行营办事的刘宗宽。刘宗宽在黄埔军校很有名气,不仅是黄埔三期高材生,而且当年入学考试时还是三期生的第一名。蒋介石此前就对刘宗宽有所耳闻,颁奖当天见到是刘宗宽上台领奖,对他的欣赏之情溢于言表,直言他有“状元之才”。



现场的军官们听闻蒋介石对刘宗宽的评价,加上对刘宗宽是黄埔三期生,又是陆大高材生有所了解,无不投去艳羡的目光。他们都是久居官场之人,自然能够轻易判断出,以刘宗宽的资质和蒋介石对他的赏识,未来的前途必定会平步青云。

果不其然,毕业典礼过后不久,刘宗宽就接到了蒋介石的亲自任命,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少将高参。同时,刘宗宽被安排在汤恩伯部担任联络官。这个联络官看似闲职,实则不然,这个职务并非谁都能担任,必须是蒋介石器重之人才行,足可见蒋介石对刘宗宽的信任。



此事传出以后,很多军政要员为了提前拉拢刘宗宽,都打算在刘宗宽起步阶段与他交好,纷纷携重礼上门庆贺。但让众人没想到的是,这位在他们眼中必然会成为一代当红的军中新星,竟然断然拒绝了蒋介石的好意,直接选择回西北军任职。

蒋介石素来最爱面子,刘宗宽此举无异于当众打蒋介石的脸,与蒋介石之间的梁子就此结下了。刘宗宽昨日还是国民党的未来新星,今天却风云突变,成了蒋介石的眼中钉肉中刺,而这一切都是刘宗宽主动而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刘宗宽既然能在黄埔军校这种人才济济之地当状元,自然是出类拔萃之人,如此做会断送自己前程,他又如何能不知晓?刘宗宽之所以如此“打蒋介石的脸”,实在是刻意为之,而他做这样的事情,与他有知遇之恩的杨虎城将军不无关系。



刘宗宽从黄埔军校毕业以后,便在杨虎城麾下随军征战,深受杨虎城器重,逐渐被提拔为十七路军留守总指挥,令杨虎城免去后顾之忧。杨虎城将军的爱国之心,令刘宗宽深感敬佩,恨不得能够早日跟随杨虎城上阵杀日寇。

因此,西安事变爆发以后,刘宗宽不仅没有对杨虎城不满,反而对杨虎城将军更加敬佩!但刘宗宽这样的想法略显稚嫩,直到蒋介石背信弃义,将杨虎城以出国留学为由送出国后,趁机夺了他的兵权,刘宗宽这才真正看清蒋介石的为人。

基于此事,刘宗宽对蒋介石一直都心存不满。他从陆大毕业以后,得到了蒋介石的高度认可,便借机让蒋介石难堪。刘宗宽做完此事心满意足的回了西北军,先任少将参谋,后任15师师长,可谓是踌躇满志。

身陷囹圄

然而,刘宗宽在担任师长期间,为了提高部队的凝聚力,大力度的对部队内一些贪腐官员进行清理,其中就包含了胡宗南心腹团长。此事传到胡宗南耳中,对刘宗宽此举非常不满,遂将此事歪曲成刘宗宽因为不满老上司杨虎城被软禁,心生对党国的不满,故意制造事端。



胡宗南在国民党的地位无需多言,他故意针对一位师长的情况下,刘宗宽自然没有好果子吃。再加上蒋介石不是什么心胸宽广之人,见到刘宗宽竟然因为杨虎城心生怨怼,又联想到之前让自己丢脸之事,遂不分青红皂白的下达了枪决的命令。

刘宗宽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仅仅处置了一个麾下贪污的团长,竟然给自己招惹来一个枪决的大罪。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再抱怨已经没有什么结果,遂将此事告诉妻子崔东亚,让他赶紧找人救自己。

从胡宗南手底下救人谈何容易?崔东亚深知此事一般人根本无法办妥,遂找到了韩练成帮忙。韩练成与刘宗宽既是同乡,又是袍泽,得知消息后不遗余力的施救。韩练成直接找到冯玉祥,这位西北军的老首长以前就听过刘宗宽的名字,深入了解后决定出面救人。



但蒋介石当时已经对此事有了定论,若让蒋介石改口着实不易。冯玉祥深思熟虑之后,亲笔写了一套“四条屏”书法送给蒋介石,上面写的四位古代将军皆是不畏皇权坚决执法之辈。随后,冯玉祥又约见蒋介石,向蒋介石请辞。

冯玉祥当时虽然已经地位不复当年,但他旧部甚多,影响力仍然不可小觑。蒋介石又岂能不明白冯玉祥此举的深意,便当场将话挑明,可以留刘宗宽一条命,将他从枪决改为有期徒刑13年,冯玉祥这才满意离去。

十万雄兵!

后来,刘宗宽又借保外就医之名离开监狱,重新进入军中任职。1946年时,又接到张群的调令重用,原本对刘宗宽过往经历了解之人,都以为刘宗宽这次定然不会去赴任,却没想到刘宗宽的态度竟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仅欣然赴任,而且与军中同僚相处十分融洽,这才引起了热议。



刘宗宽当时对蒋介石心灰意冷,尤其对蒋介石挑起内战不满,但已经投入了我党的怀抱。原本刘宗宽打算回延安任职,却被组织安排潜伏,这才选择留下来。

事实证明,组织的安排实在是太高明了,后来四川地区防御部署安排的任务落在时任代参谋长的刘宗宽身上。他在设置防御部署安排时,故意在酉阳、秀山、彭水一带留下破绽,将战斗力最弱的保安团安排为这一带的守军,相当于给我军留下一条秘密通道。

解放大西南时,因为有这条“秘密通道”的存在,我军进军速度非常快,以风卷残云之势取得胜利,刘伯承战后盛赞刘宗宽胜过十万雄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