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难 铁桶重围困,四渡出神兵

国民党中央军和地方军阀部队约40万,将3万多红军战略包围了起来,并逐步缩小包围圈,准备寻机歼灭。中央军委准备经土城北上宜宾,之后渡长江去找红四方面军。

1935年1月27日,中央红军主力进抵土城进攻川敌,由于敌情有误,作战不利,毛泽东放弃原计划,于29日一渡赤水河,西进四川,准备绕路北渡长江。与川军作战后,毛泽东发现川军作战力很强,当时的红军打不过优势川军,所以通过四川渡长江计划难以实现。研究后还是打滇军和黔军比较有把握,毛泽东决定调头往东去云南北部建立云贵川苏区。

2月18日,红军主力二渡赤水。重入黔北,红军东西来回大范围转移使敌军出现部分混乱,搞不清红军的战略意图。25日晚红军攻占娄山关,28日重占遵义城。这次战役全歼黔军吴奇伟主力,获得大量补充。

蒋介石判断红军准备在黔南创建根据地,调整兵力开始包围黔南。创建云贵川根据地也已不可能,3月16日,毛泽东决定三渡赤水河再次调动敌军,二次西入川南,做出北渡长江态势。敌军主力在蒋介石急令下,迅速向赤水河以西攻击前进,当时敌军主力一会向东一会向西,晕头转向,一片混乱。

机不可失,冲破敌重兵围困的时机出现了,毛泽东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毛泽东立即指挥红军主力,隐秘及迅速地穿过敌重兵集群向西攻击的空隙,3月21日,四渡赤水,之后南渡乌江,让数十万敌军包围了一个寂寞,红军金蝉脱壳完美突围。

第二十难纪念地点: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四渡赤水纪念馆

评论

一渡赤水之前的红军,在当时处于极被动的处境。在战略上被10余倍敌军合围,在战术上被战力彪悍的川军击败,即缺弹少粮又士气低落。在象棋中,属于被对方连将绝杀的态势。毛泽东通过四渡赤水,化极被动为主动,将一盘死棋转危为安,不得不说是神来之笔。

后续

蒋介石事后谈起:“我们有这许多军队来围剿,却任他东逃西窜,好像和我们军队玩弄一般,这实在是我们最可耻的事情!将来战史上评论起来,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失败!”随后又在日记中写到,“我军各部迟滞呆笨,被其玩弄欺诈,殊为一生用兵莫大之耻辱。”

建国后,毛主席对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说,“三大战役没什么,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毛主席还说:“什么战略战术,打了一辈子仗,想来想去就是一句话,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力争完全主动。

随想

被毛泽东称为古之用兵第一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有过几次仅数骑突围的败仗。刘邦累败于项羽,垓下一仗,十面埋伏,使项羽自刎于乌江。成功者会暂时失败,失败者也会暂时成功。最终只有掌握主动者可以获胜。毛泽东战胜一切敌人的秘诀就是永远保持主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