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月10日陈毅的追悼会按时举行,当时毛主席的身体非常不好,不过他却参加了陈毅的追悼会。不过在灵堂里,毛主席看到了一副挽联,于是就询问陈毅家人,这个写挽联的人来了吗?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当时毛主席在看到挽联的内容时,就直呼写的好,于是毛主席就询问张茜,这个人来了吗?张茜回答没有来,由于他的身份有些尴尬,所以不被允许参加追悼会。毛主席听了这话眉头皱了起来,不过张茜又说道,他们夫妇二人才从吉林回北京,没有户口也没有工作,所以生活很困难。

在听了这话后,思考一会儿,毛主席就对身边的周总理说,一定要找到这个写挽联的人,给他安户口,还要给其安排工作,说到这里也许有不少人疑惑这个人的身份,他到底有什么能力可以让毛主席这么看重?


其实写这个挽联的人叫作张伯驹,他是陈毅的好友,也非常著名的书画家还有收藏家。张伯驹可是名门出身,他的一生也不平凡。在16岁时就进入袁世凯创办的模范团学习,之后又在曹锟还有张振华的手下工作,所以他的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可是在军中工作了这么多年,也意识到了军阀内部的腐败,还有中国会有如今的状态,都是军阀割据导致的,因此张伯驹就不愿意再助纣为虐,直接选择了辞职回家,整天的吟诗作赋。可是张伯驹这样的行为也在上层圈子里备受关注。


张伯驹不爱权势,也不喜欢经商,那么他就在众人的眼里属于不务正业的类型,可是张伯驹与当时的纨绔子弟又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他不像那些人整天的欢天酒地,也不喜欢与上层人交流,这就显得他有点格格不入。

因此不少人就在他的背后,对其指指点点,甚至还有人直接给他起外号张大怪。实际上,张伯驹并不是不务正业的,相反他是有自己爱好的,并且他将自己的爱好变为终身都要进行的事业,而张伯驹的爱好就是对艺术品进行收藏。


对艺术品的鉴赏能力,张伯驹是比较出色的,尤其是他能够一眼就看出该艺术品的价值,特别是自己喜欢的作品,他都会花重金将其买下来,所以在清朝覆灭后,张伯驹就成为中国最大的艺术品收藏者。

当时不少的王公贵族为了生计变卖家产,这其中就有不少书画古董,就连溥仪都有过靠卖艺术品维持生计的时候。最初张伯驹为了自己的爱好去收藏这些字画,可是在他深入这个行业之后,就为国家的衰败而感到痛心。


甚至一些字画落入其他的收藏者手里后,并没有被好好的保管,反而流落到了海外,而这就是国家的损失,所以张伯驹就想着守护文物,并且将这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而他只要是名人字画都会来者不拒,为了将这些字画保护起来,他也花费不少的心思。

当时张伯驹为了这些字画将自己的家产都用光了,很多人都不理解他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甚至还有人觉得这是张伯驹准备待价而沽,可是张伯驹面对这些言论的时候,并不在意,他只为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良心。


1941年汪伪政府为了从张伯驹手里抢夺字画,就策划了绑架张伯驹的计划,而张伯驹就算是被折磨,被处死,他都不会将自己收藏的文物交出来。后来他还遭遇日本人的虐待,同样是为了那些文物,可是张伯驹既然要保护字画,就不会轻易将其交出来,直到新中国成立,他才给这些文物找到归宿,全部上交给国家,而毛主席也听说过他的事情,自然是对他非常佩服的,最后也就让周总理帮助解决了他的困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