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立陶宛 “控诉”中国对其进行所谓的“歧视性贸易”打压。于是,欧盟在WTO面前对中方提起诉讼。然而,事到如今,这场诉讼却陷入尴尬境地。
1、欧盟被迫站队,为立陶宛出头
据消息称,因为布鲁塞尔一再推迟,并最终在2024年1月选择暂停进程,理由是“技术原因”。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对华诉讼原本就是为立陶宛“出头”。作为欧盟的一员,立陶宛在涉台问题上一直扮演着“反华急先锋”的角色。
2021年,立陶宛决定不顾中方严正抗议,允许台湾设立所谓的“代表处”。此举激怒了中国,直接升级了外交纷争,导致中立关系降至冰点。可以说,立陶宛在这一系列事件中是主动挑事的一方,而欧盟此时介入,多少有点被动站队的意味。
如今欧盟态度发生转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实质性证据支撑它们的指控。无论是所谓的“歧视性贸易”还是“政治胁迫”,欧盟都尚未找到令国际社会信服的直接证据。此外,它们也无法说服第三国企业站出来为此背书。缺乏证据让欧盟在法庭上失去了有力的开局,同时也让其放弃诉讼成为顺理成章的选项之一。
2、立陶宛一步错,步步错
立陶宛高层一边鼓动欧盟继续对华施压,一边在内政外交上花样百出,就是为了赢得更多国际支持。对于立陶宛总统瑙塞达以及前外长兰茨贝尔吉斯来说,冲撞中方似乎能为他们带来某些战略利益,尤其是在与欧美关系交织的背景下。
然而问题在于,长期坚持这样的立场是否真的对立陶宛有利?
从实际效果来看,立陶宛这番激进操作并未获得任何实质性的收益。即便有心拉拢西方盟友,但欧盟的态度已经逐渐变得冷淡。毕竟,对欧盟而言,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和重要性不容忽视。在这种情况下,恐怕很难期望布鲁塞尔会持续在一场前景不明的争端中倾注更多的资源和注意力。
同时,美国也在不断施压,希望欧盟能在对华问题上表现得更加强硬。特朗普政府的过渡团队甚至暗示,欧盟若想在未来与美国合作,应展示出对抗中国的坚定态度。这种绑架式的外交策略固然可能短期内奏效,但是从长远战略来看,却潜藏着不少风险。
3、背后的“做局人”是谁?
至于立陶宛为何对华“敌意”不减的原因,恐怕还是和美国有关系。
这些年来,立陶宛多多少少有点迫于美国的压力和怂恿,可以说,立陶宛在地缘政治中扮演的角色有点像美国远东的一把“尖刀”。这种姿态不仅迎合了其国内政治话语中的右翼民粹主义,也顺带提升了一点国际曝光度。
其次,对于立陶宛来说,与中国的经济联系本就不算紧密,其主要贸易伙伴是欧盟内部国家。这种相对独立的经济结构,使得立陶宛在挑衅中国时少了几分顾忌,甚至有些“无所畏惧”的感觉。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到,立陶宛执政的右翼政府在意识形态上本就对中国抱有偏见。他们的政策导向里,更多是基于意识形态的对抗,而非务实合作。加之历史上对于苏联的敌视情绪在某种程度上转移到了中国身上,使得立陶宛在对华关系上更容易采取激烈的政治立场。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立陶宛属实是不怎么“聪明”,与中国搞好关系所获得的价值,远远比“仇视”带来的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