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时任总政主任余秋里中将回乡探亲,弟弟却不愿相见。村长亲自去请也不行,余财发生气地说道:“他当了大官,从不想帮我们兄弟姊妹,还拿我当弟弟吗?”
余秋里就是这,外人都说他好,连主席都对他交口称誉,但是偏偏家里人对他满是怨言,甚至还觉得他太绝情,为什么这么说,看看他的行事做派就知道了。
余秋里这人是个古道热肠的人,面对那些村里的老人更是当作自己的长辈来孝顺,村里人谁不说他好,到了后来,大形势不好,大家的日子难过,他也顺势加入了共产党。
由于他思想积极,在村里的声望高,所以他领导的农民运动十分成功,后来经验丰富的他又被党组织送去学习,他本来就识两个字,有了这次机会他就更加专注的汲取知识。
学成之后,他在红军当中大放异彩,在无数次战斗中水里来火里去,甚至还失去了一只胳膊,但对他来说,只要还有一口气,革命理想就不会放下。
在常年的战斗当中,他也养成了正直刚毅的性格,不管是怎样的环境,他都能很快适应,其实他在党革命理想的熏陶下早就已经放下了个人利益,只看得见集体的目标。
他的努力更是让他获得了和主席对话的机会,他同样为主席高贵不屈的品格影响着,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成为真正的无产阶级战士。
也正是这样的想法,让他在亲戚中树立了一个“铁面无情”的形象。
他们家里是农民世家,没出过什么大人物,所以当他在军中抛头颅洒热血成为将军之后,家人都十分高兴,带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想法以为今后会有好日子过了。
但他却是早早就给大家破了一盆冷水,“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现在国家安定,你们也能安居乐业了,不要想着靠我得到什么,没必要!”
家人一听,都纷纷指责他太“无情”,一家人说两家话,谁家还没有个难处,难不成连亲人都不能张嘴吗?
没有想到他真就十分决绝,导致他回乡的时候,百姓热烈的很,可他这亲弟弟反倒是稳坐家中,怎么着都不出面。
村长知道了十分着急,在人群中找了一圈没有看到人,着急忙慌的往余家跑,到了之后,看见这一家人都在屋子里面开大会呢。
“哎哟,今天是啥日子你们不知道,怎么还在这坐着呢?快走吧,乡亲们都到齐了。”
“不去,谁爱去谁去,他都没拿我们当家人,我们干嘛热脸贴人家冷屁股呢。”
余秋里也是十分无奈,但他也没有为了家人妥协,之后依旧正直,没有一点小辫子可抓。
侄子考大学,想依仗他分配好一点的学校,他不理会,侄女则是根本没有过线,他更是说:“不行就回家干农活。
他从不拿自己的权势去谋私,因为他觉得个人的未来都得靠自己的努力,生活都能过的下去,想要好的生活更得靠自己争取。
将军一生都将自己奉献给了国家,而他的亲人都没有因他获利,这样高尚的品格简直是所有人的楷模和典范,向将军致敬!
信息来源:吴东峰著. 开国将军轶事 续集[M]. 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6.01. 第1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