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报》第386期 美术聚焦
【编者按】20世纪以来,从早期留学海外、融合中西的先驱,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致力于民族风格探索的书画大家,每一位都是时代精神的缩影,他们的作品不仅记录了个人艺术探索的印迹,也映射出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发展历程。在新时代的文化浪潮中,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厚的底蕴,持续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全面而立体地展现中国现代书画艺术的多元面貌,《中国美术报》特推出“中国近现代艺术大家”栏目,旨在广泛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多维度、深层次解析大师们的艺术人生,带领读者走进大师们的艺术世界。
蒋兆和是中国现代人物画领域的一位杰出大师,他的艺术成就和贡献对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蒋兆和肖像 1980年 杨恩璞/摄
徐蒋体系与中西融合
徐悲鸿与蒋兆和所代表的“徐蒋体系”在中国人物画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他们借鉴西方的造型观念和素描技法,结合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和技法,开辟了中国画的新纪元,改变了以往中国画的造型方式和笔墨关系,提出了新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
虽然“徐蒋体系”的开创性在很大程度上以西方的造型观为依据,也就是西方的素描,也可以说西方的素描直接影响了中国画的造型观以及观察方法,并在中国画的教学中形成了一种普遍认知,即素描成为中国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蒋兆和作为“徐蒋体系”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艺术生涯深受徐悲鸿的影响,以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以及中国民间的擦碳画像为其创作的基础。创作中,蒋兆和巧妙地融入了西方素描的技法,但他并非简单地照搬西方素描的造型方式,而是将其与中国传统笔墨技法和线性艺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绘画语言。具体来讲,蒋兆和非常注重线性艺术的表现,他的笔法深受中国传统书法的影响,线条灵活而有力,能够生动地勾勒出人物的轮廓和动态。
蒋兆和 萧淑芳像 素描 1929年 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藏
蒋兆和的人物画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现实关怀。他将中国民间绘画和学院派绘画融为一体,使得他的作品既具有传统韵味,又贴近现实生活。他的作品往往描绘普通人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传达出对人民大众的深切关怀。
蒋兆和是一位艺术多面手
蒋兆和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还是一位艺术领域的多面手。20世纪20年代初,蒋兆和前往上海谋生,他曾从事橱窗、广告、时装设计等工作,同时自学了西方素描、水粉、油画和雕塑。1928年,经黄警顽引见,在黄震之的寓所,蒋兆和第一次见到从法国游学归来的徐悲鸿,也让徐悲鸿看了他的油画自画像和人物素描,并获得认可。徐悲鸿曾对蒋兆和说:“时代在变化,艺术也应该随着时代发展,可是许多画画的人脱离现实,不从真实的人出发,对人物观察得很不够,连形体结构也画不准,像你这样从真人写生出发的在中国还少见。”“在艺术上要走写实的路,应该在我们国家多培养这样的人才。我学西画就是为了发展国画。”(刘曦林:《艺海春秋——蒋兆和传》,26、27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84)这些思想无疑对蒋兆和产生了深远影响。同年,蒋兆和被南京中央大学艺术教育科主任李毅士聘为该校图案教师,在这里,他有机会住在徐悲鸿藏书室,阅读了大量西方画册,并创作了系列油画,如《苦役》(又名《陆地行舟》)、《黄包车夫的家庭》,通过描绘黄包车夫及其家庭的艰苦生活,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和无奈。同时,因其有从事装饰画、图案画的经历,这一时期的作品在色彩运用、光影处理和构图安排上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元素,这些元素为作品增添了一定的视觉美感和表现力,但并未掩盖其现实主义的核心精神。
蒋兆和 黄震之像 雕塑 1933年 家属藏
除了绘画,蒋兆和还是一位杰出的雕塑家。1930年,蒋兆和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此间开始创作雕塑和水墨人物画写生。四年后,蒋兆和被学校解聘,黄震之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同情他的遭遇,便请蒋兆和去他家暂住。为表感谢,蒋兆和为黄震之制作了一尊塑像。这件雕塑作品以写实手法塑造了一位儒商的风采,衣纹的处理上能看到中国画线描技巧的影响。我有幸从蒋兆和家属那里借来了这件雕塑,放在我的身旁近距离地鉴赏,整件雕塑生动感人,可以感受到蒋兆和对黄震之的感激之情,这种感恩之心,正是蒋兆和美德的体现。艺术家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真诚的心,这样创作才更容易打动人。我时常细细品读蒋先生的这件作品,感叹他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表现技法。
蒋兆和另外一件雕塑名作是《李时珍像》。为了更准确地捕捉李时珍的气质和内在精神,他特意找来了模特,并通过自己的艺术加工,创作出了这件生动的李时珍雕像。这件作品至今仍保存在李时珍的后人手中,是蒋兆和雕塑艺术的又一佳作。从这两件雕塑作品我们可以看出,蒋兆和在雕塑结构处理上的精湛技艺。他巧妙地运用虚实、主次对比等手法,使雕塑作品呈现一种生动的神态和丰富的内涵。这种技艺不仅体现在他的雕塑作品中,也贯穿于他的人物画创作中。从蒋兆和的人物画中,我们可以看到绘画与雕塑相通的艺术创作理念。蒋兆和晚年的历史人物画多出自想象,但这件为创作水墨人物画《李时珍像》而预作的雕塑头像,从侧面反映了蒋兆和注重写生的创作方式。
蒋兆和 李时珍像 雕塑 1952年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左翼文艺运动如火如荼,鲁迅先生推介的德国女版画家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也深深地影响了蒋兆和的艺术观。蒋兆和回忆说:“在上海这段时间,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左翼文艺运动的熏陶,才渐渐地认识了艺术和社会的关系,知道了爱国,这在当时是很自然的潮流。我对普罗艺术与现实主义,有一种朴素的感情。根据我自己的经历,我深切地感受到人间生活的痛苦,我就想用画笔真实地表现穷苦人民的生活。我并不是站在人民之外的一个同情者或者人道主义者。对我来讲,离开了人民群众、离开了生活,艺术则无从谈起。”(刘曦林:《艺海春秋——蒋兆和传》,33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84)1932年1月28日,“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作为战争的亲历者,蒋兆和怀着激动的心情为抗日英雄蔡廷锴、蒋光鼐创作了油画肖像,这两张画被上海良友出版社大量印刷发行全国,成为当时中国销数最大的画片之一。2014 年蒋兆和110周年诞辰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了“不尽丹心——蒋兆和110周年诞辰纪念特展”,得到了蒋光鼐家属的支持,并将《蒋光鼐像》捐赠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现已成为国家一级文物。我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期间,有幸多次近距离欣赏这件作品,着实令人感动。
经典作品
《与阿Q像》《流民图》的引领与启示
1936年,蒋兆和毅然决然地放下油画箱,转向水墨人物画的创作。他以贫苦百姓为创作对象,融合西画写实技巧和中国画笔墨之长,创造了现代水墨人物画的新图式。其中1938年的《与阿Q像》与1943年的《流民图》极具代表性。《与阿Q像》作为《流民图》的准备和前奏,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与阿Q像》是蒋兆和对单体人物的写生和深入刻画,展现了他对人物结构、神态的精准把握以及独特的笔墨风格。在《与阿Q像》中,蒋兆和已经确立了自己独特的笔墨风格和人物画特性。他对线条和体面关系的处理、人物结构神态的描绘都展现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这种风格在后来的《流民图》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和深化。《流民图》虽然描绘的是群像,但在笔墨处理、线面关系、人物神态的刻画上都与《与阿Q像》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两幅作品都蕴含着蒋兆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在《与阿Q像》中,蒋兆和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传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而《流民图》则更是将这种关注和思考推向了极致,通过描绘战乱时期流民的苦难生活,展现了蒋兆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苍生的关怀。这种家国情怀在两幅作品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是它们共同的精神内核。
蒋兆和 流民图 (局部) 中国画 1943年 中国美术馆藏
《与阿Q像》和《流民图》给艺术创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引领和启示。它告诉我们,如何将生活中常见的形象转化为艺术典型;如何在艺术创作中确立自己的特点和风格;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以及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与阿Q像》与《流民图》在蒋兆和的艺术生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不仅展现了蒋兆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笔墨风格,更蕴含了他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这两幅作品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成为蒋兆和艺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与蒋兆和后人蒋代明的接触中,他满怀深情地为我转述了蒋兆和生前创作《与阿Q像》的过程。蒋代明讲:“我父亲当年画过多幅《与阿Q像》,但都不满意。一次在北平的一家当铺,发现一位去当衣服的中年人,其形象就是蒋兆和心目中的阿Q像,他和那位中年人搭讪,想为他画像。两人一起到一个小酒馆,我父亲请他喝小酒,中年人谈起他的经历,激动时头上青筋突出,再激动时,一手握拳,一手抱住。这种形象和肢体语言给父亲留下深刻印象,便为他画了像。”
蒋兆和 与阿Q像 中国画 1938年 中国国家画院藏
2024年7月,蒋兆和的家属蒋代梅、蒋代明、蒋一辉和毛志松,以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将蒋兆和的代表作《与阿Q像》无偿捐赠给中国国家画院。中国国家画院为此举办了隆重的捐赠仪式,数百位各界人士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在场的每一位领导、艺术家都为之动容。《与阿Q像》是蒋兆和绘画作品中的经典、是中国美术史的经典,这幅作品收藏于中国国家画院,对深入研究蒋兆和的笔墨语言及学术价值具有深远意义,对推动中国国家画院乃至中国美术界的创作将发挥积极作用。这场捐赠仪式另一严肃目的就是提醒中国国家画院的画家和所有的艺术家要向经典致敬、向经典学习。为此,中国国家画院提出了经典引领、品格立院的理念,希望艺术家关注经典、关心品格、关怀人民、关切现实,让自己的创作始终与时代、与人民、与现实紧密相连。
2025年中国国家画院将举办“现代中国书画大师系列展——蒋兆和”。展览将通过展示蒋兆和的创作、手稿、信件、照片等文物资料,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生活、创作和思想,同时,希望能够唤起人们对蒋兆和的缅怀和敬仰,激发艺术家和观众对现实主义创作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通过肢体语言塑造人物形象
蒋兆和的艺术创作,特别是他通过肢体语言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是他艺术成就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蒋兆和不仅擅长捕捉人物的面部表情,更擅长通过肢体语言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这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深度和力量。
在《与阿Q像》中,蒋兆和巧妙地运用了肢体语言来表达阿Q的复杂性格。两个拳头紧握在一起,不仅体现了阿Q的倔强和抗争精神,也暗示了他身处社会底层的无奈和挣扎。头部的青筋暴起,更是将阿Q内心的愤怒和不满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肢体语言的精准运用,使得阿Q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让观众能够更深切地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
《流民图》是蒋兆和另一部杰出的作品,它通过描绘不同姿态、不同身份的人物,展现了社会的苦难和人民的疾苦。在这幅作品中,肢体语言同样发挥了关键作用。无论是背影、侧面还是人物的各种姿态,都通过肢体语言传达了他们的身份、情感和社会地位。观众可以通过观察人物的肢体语言,感受到他们的痛苦、绝望和无奈,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
蒋兆和 一篮春色卖遍人间 中国画 1948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蒋兆和的《一篮春色卖遍人间》描绘了一个生活困苦的女孩,用寥寥几笔就画出了女孩的面黄肌瘦,而卖花女这一设定也侧面反映了现实的残酷。在那个时代,女孩为生活所迫走上街头,她可怜的眼神中又透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令观者为之动容,这种形神兼备的表现手法使得观众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女孩的困境和内心的挣扎,从而更加同情和理解她的处境。
描绘历史人物,弘扬民族精神
蒋兆和的历史人物画系列是中国艺术史中的瑰宝,尤其在20世纪50年代,他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不仅开启了历史人物画的新纪元,也是他个人艺术观念的转变与升华。中国国家画院珍藏的蒋兆和历史人物画,如《飞流直下》《太白迎春》《屈原》《王羲之戏鹅图》《东坡赏砚图》等,每一件作品都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些作品与蒋兆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作品相比,无论是在题材、笔墨还是内容上,都展现出了显著的差异。然而,贯穿其中的,是蒋兆和始终如一的“有感而发”的创作理念。
蒋兆和 东坡赏砚图 中国画 1979年 中国国家画院藏
蒋兆和晚年创作观的变化,无疑与他的阅历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岁月的积淀,他的艺术视野更加开阔,对现实的关注也转化为对古典文化的深刻体悟。这些历史人物画看似更多地聚焦于古典题材,实则蕴含了蒋兆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和独特见解。他通过画笔,将古典人物的神态、姿态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相融合,使观众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艺术家本人的情感与思想。
在蒋兆和的历史人物画中,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等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神态、举止都透露出一种超凡的气质。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蒋兆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更体现了他对古典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热爱。同时,通过这些作品,我们也能隐约看到蒋兆和自己的影子,感受到他内心的波澜与追求。正像他所说:“我画历史人物,不是要逃避现实生活。中国是几千年的文明大国,没有古代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怎么能形成中国高度文明的历史?画古人,看他当时与国家、与民族、与人民的关系,有利于激发现代的青年,教育青年一代,要有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正义感,使青年一代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要有所知。表现古代优秀的历史人物,正是为了发扬民族精神,以几千年的文化激励后人。”(欣平:《白居易诗意》解析,2017年)蒋兆和的人物画作品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成为时代经典。他与徐悲鸿等前辈艺术家一样,都密切关注时代的呼声,用画笔记录下了不同时代的风貌与精神。因此,在研究蒋兆和的艺术时,我们需要依据他创作的年代去考察,理解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与心声。
此次由荣宝斋出版的《蒋兆和艺术全集》(六卷本),涵盖了蒋兆和的主要作品与文献,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内容丰富,可以说是对蒋兆和艺术生涯的一次全面梳理与总结。《蒋兆和艺术全集》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蒋兆和那些栩栩如生、富有艺术感召力的艺术作品,还可以了解到艺术家与其他艺术界人士的交往与互动。这些珍贵的文物与资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生动、丰富、全面的蒋兆和形象。此外,这套全集的出版还将为今后的蒋兆和研究提供宝贵的学术资源,它将成为一部纵贯蒋兆和艺术生涯的学术专著,为研究者提供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资料。
未来,我们在研究、继承与发扬蒋兆和艺术精神的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这种对艺术的热爱与真诚,将其作为艺术创作的基本前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作出触动人心、真正符合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作者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 | 杨晓萌
制作 | 闫天蒙
校对 | 蔡培新
初审 | 李振伟
复审 | 冯知军
终审 | 金 新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5年出版44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64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