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一个富含民族文化的节日,其中包含了不少的传统仪式,比如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发压岁钱红包”。

不过,压岁钱红包到底应该什么时候给?不同的家长却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有的说初一,有的说大年三十。


压岁钱到底什么时候给合适?不同时间寓意不同,别给错了

压岁钱是长辈对于晚辈的新年祝福,就算是发放的时间点不一样,也同样都承载着长辈的关爱,只不过关爱的侧重点不一样。

现在的人们,给孩子压岁钱的时间点,一般有三个:大年初一、大年三十年夜饭之后,以及大年三十跨年倒计时的时候。

大年初一,是新年开始的第一天,而在传统文化中,一年的第一天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都相信初一这天自己的遭遇,将会影响到一整年的气运。

所以,每到初一的时候,人们都会串门拜年,相互祝福。而长辈们在接受晚辈拜年礼之后,便会给晚辈们发放祝福。


长辈给晚辈发放祝福的时候,除了口头上的祝福,还会将自己整年的祝福都“装”在一个红包里,这就是压岁钱红包。

所以,大年初一给孩子们发的压岁钱红包,就是“迎新红包”,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学业有成、财运旺盛、福运昌隆、气运爆棚。

总之,就是希望孩子在新的一年里过得更好,发展得更棒。

大年三十年夜饭之后给孩子发压岁钱红包的寓意,其实还要从“祟”说起。

在古时候,其实这个世界并不是很太平的,民间有各种妖魔鬼怪出现,而“祟”就是其中一个。


“祟”这种妖怪是个比较特殊的妖怪,它其实并不像那些嗜血妖怪那么残忍,但也不是什么好的妖怪。

他非常喜欢摸小孩子的头,这一看似亲近孩子的行为,却会给孩子带来灾难,让孩子生病,并且变得呆傻。

“祟”也是一个胆小的妖怪,它只敢欺负小孩,所以大人们为了防止自己的孩子受欺负,往往会在“祟”出现的时间段,守护着自己的孩子,这样祟就不敢来了。

而“祟”也是一个“懒散”的妖怪,因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它却仅在大年三十天黑之后才会出来。

所以,大人们就会在大年三十熬夜守着“祟”,避免它摸自己孩子的头。


这一年,有户人家的大人,在吃完了年夜饭之后,就开始守祟了。

而孩子吃完年夜饭之后,没啥事儿,就很无聊,大人们看到之后便给了孩子一个红包,也就是一个红纸包着8个铜板。

孩子拿到之后,便开始玩了起来,一会儿将铜钱倒出来,一会儿又将铜钱放进去。

就这样,过了一会儿,孩子就睡着了。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夜也越来越深了,守祟的大人开始犯起了困意,不知不觉竟然都睡着了。这时候,“祟”就悄悄的嵌入了进来。

其实,“祟”一直都在门外盯着,就等着大人睡着呢。

“祟”潜入进来之后,直接就奔着孩子而去,当祟来到孩子床边的时候,家里的大人突然惊醒了,结果就发现“祟”进了家门,并且已经站在孩子身边了。


这时候,大人们虽然快速起身想要去阻止“祟”,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他们与“祟”之间还有一段距离,而“祟”却已经站在孩子身边了。

此时,家里的大人正眼睁睁看着“祟”伸出了手,向着孩子的头部探去。

而正当家里的大人都以为孩子要“遭殃”的时候,却忽见孩子的枕下射出一道金光,霎时间把“祟”给震退了,“祟”深感力不能敌,便逃走了。

“祟”就这样离开了,而大人却蒙了,他们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家,根本没有什么法宝能够震慑“祟”,那么,孩子枕头下面到底有什么呢?“祟”又是为什么会吓得逃跑呢?

于是,大人们就来到了孩子的床边,将孩子的枕头一角掀起来,就发现下面压着一个红包,而这个红包就是晚饭后大人给孩子,让孩子“解闷”的那个装着八枚铜钱的红包。


就这样,一个驱“祟”的办法诞生了,大家一传十、十传百。每到过年的时候,大人们都会在年夜饭之后,给孩子一个这样的红包,以此来保佑孩子,帮孩子驱邪避祟。

而这个红包,当时被称作“压祟钱”。之后,传着传着就慢慢变成了“压岁钱”。

所以,如果大人在大年三十吃过年夜饭之后给孩子发红包,其寓意主要就是帮助孩子驱邪避祟。

在大年三十跨年倒计时的时候给孩子压岁钱红包,则来自于另外的一个故事。

相传古时候,世间妖魔很多,其中就有一凶兽叫“年”,虽说它一年中也只是在大年三十这天的晚上出现,但是这个“年”可比“祟”的危害大多了。


它在来到人们生活的村庄之后,不仅会破坏农田、糟蹋牲畜,还会伤人,是一个非常凶恶的妖兽。

人们为了免遭年兽的伤害,也是想尽了各种办法,想要驱走年兽,但是都没有什么效果。

但后来,人们发现年兽非常害怕爆竹的声音,只要点燃爆竹年兽就会被吓跑,于是,人们便有了跨年夜放爆竹的习俗。

那么,这和“压岁钱”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人们在放爆竹吓跑年兽的时候,发现孩子们都被年兽的凶恶给吓坏了。

于是,大人们为了给孩子们压惊,就开始给孩子各种好吃的,而孩子看到了好吃的,便很快就忘了年兽的可怕。


这种习俗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也慢慢地发生了变化,给孩子压惊的食物变成了钱,于是“压惊钱”就这么出现了。

而在后世的流传中,这个“压惊钱”就逐渐变成了“压岁钱”。

所以,在大年三十跨年放爆竹的时候给孩子发压岁钱,其主要寓意其实是给孩子压惊,帮助孩子镇定心神,保佑孩子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压岁钱是大年三十给还是初一给,寓意有不同,大家别给错了,闹笑话,至于什么时候给,大家可以参考当地的习俗。

另外,当长辈给孩子压岁钱的时候,作为父母一定要教孩子相应的礼节,这样才不会做出失礼的行为,闹笑话,导致亲朋好友很尴尬。


过年,孩子收压岁钱,有“3大忌”要避开,以免让人看笑话

春节到,孩子收压岁钱是件开心事,但里头讲究不少。稍不注意,容易失礼。收下这份指南,让孩子得体收红包,为新年添喜。

1)忌当面拆红包

在收压岁钱这件事上,专注于礼貌待人,也能收获他人的赞赏。小孩子好奇心强,收到红包就想拆开看。

但这么做不太礼貌,尤其在外人面前,会显得孩子没教养,家长没教好。

比如一大家子聚会,红包金额因亲疏有别,孩子当众拆红包比大小,容易让大人尴尬,也会让亲情变味。

家长要告诉孩子,收到红包先别拆,交给爸妈保管,回家再看,这样得体又不失礼。


2)不表达谢意

压岁钱是长辈的祝福,孩子收到祝福理应回谢。以前,孩子会说吉祥话、鞠躬甚至跪拜。

可现在部分家长溺爱孩子,不注重礼仪教导,常以“孩子小”“腼腆”为由,放任孩子失礼。长期如此,孩子会不懂感恩。

《弟子规》里提到:“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从小培养孩子感恩,是给他们的宝贵财富。

所以,要让孩子在收到红包时,第一时间向长辈表达感谢。孩子长大后,也会更懂得感恩孝顺父母。


3)父母不在场时给孩子红包

春节走亲访友时,有时大人给孩子红包,父母却不在身边,这可能引发误会。

因为一些孩子较小,也贪玩,很可能会丢了红包,又不敢说,家长没看见对方给红包,还可能误会对方没给。

而且长辈给红包,若孩子没及时回应,长辈会觉得孩子不懂事。要是父母在旁,就能及时提醒。

《颜氏家训》提到,家庭教育对孩子至关重要。家长要陪在孩子身边收红包,长辈也最好等孩子家长在场时给红包,同时家长要提前教会孩子收红包的礼仪 。


结语

虽说不同时段发放的红包都是“压岁钱”,但是不同时间的文化寓意是不相同的。

所以,家长们在给孩子发红包的时候,可要注意了。那么,你都是在什么时间段给孩子发压岁钱红包的呢?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