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不是表演。取消各种各样的公开课、示范课,不许再摧残和折磨学生,所有公开课和示范课,都是把学生从教室里头拉到讲台上,甚至还要配合着老师来做表演,这些对学生权益的侵犯,我在这里呼吁坚决禁止。我认为,一个老师就是教书上课,他上好课了,教好书了,就是他的本职工作。



近日,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表示,教学不是表演,呼吁取消公开课、示范课,让老师安心做好本职教书育人工作。

一时间,是否该取消公开课成为教育界焦点话题。

那些年我们上过的公开课

“第一个问题,学号1开头的同学要积极举手”

“不能回头看听课的老师,不能交头接耳,大家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这道题,会的同学举右手,不会的同学举左手”

“明天就是公开课了,我们再来彩排一遍上课的流程,争取明天完美结束!”

这几句话你是不是很耳熟?甚至觉得和自己老师准备公开课时说得一模一样!



有人说,公开课就像主人家接待远道而来的亲戚,总得拿出像样的东西招待别人,否则就显得太失礼了。

为公开课做一些准备是无可厚非的,一节课只有40分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精品教学内容,必然少不了一些设计和统筹。

但是公开课和老师晋升、评分息息相关,一堂公开课就可以“以成败论英雄”。因此,在这样的环境和机制下,有的公开课、示范课已逐步失真,朝着表演化发展。



“作秀式”公开课,师生都很累!

“该配合你演出的我尽力在表演,像情感节目里的嘉宾任人挑选!”

公开课要上得“完美无暇”还得经过千百次的锤炼和磨合。有的学校还要求上公开课的老师写逐字稿教案,老师自己还要反复打磨讲的每个字句,不断试讲、彩排,直到达到理想状态。



不少老师为了能呈现最好的课堂效果,选择将已经学过的内容重新上一遍,并且上课的对象还不一定是自己所教班级的原班人马,而是从其他班东借西借来的“好学生”。







试想,这样花费大量时间准备必定会加剧老师的工作量,反而容易影响日常授课质量。

那对于学生们呢?上公开课时还得像学新课一样,对已知的问题和流程要当作是第一次听。这何尝不是把学生当成“教具”了呢?

再想想那些没能“入选”公开课的学生,他们的心里会怎么想,自己是不是太差劲了才没被选上?老师是不是放弃自己了?这会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呢?

老师:我们也不想演,但不能不演!

说到公开课、示范课,老师们也都纷纷表示:我们也不想演,可是公开课的成功与否关系着方方面面,关乎着荣誉,关乎着职称,出错越少越好,所以我们也不能不演啊!

不少学校和地区把公开课与教师的奖金、荣誉挂钩,一些学校还将其作为晋职、评优、提干和调动的主要条件。

教师只要在全国性或者省市级公开课比赛中获奖,就可以“一战成名”,从此平步青云、名利双收,学校也可以在对外宣传招生和各种评比活动中大打“名师牌”。

本意是“展示教学水平和班级风采”的公开课,逐渐丧失了其原有的作用和初衷。

因此,不少网友表示如果公开课不纳入考核,也和评优评级不挂钩,那么想必这时的公开课也就能保持住其原本的初心。

审视教育本质,回归教育的初心

教育应该是一个有机的过程,而不是只机械地按照预定计划执行。

强调逐字稿教案和反复打磨每个字句,容易让老师失去灵活性和创造力,拼凑的“班级”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容易让原本鲜活的教育变成一潭死水。

真实的课堂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构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也是老师组织学生有效学习活动的实践过程。

通过观察真实呈现课堂,可以诊断问题并剖析根源,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专业进步。观摩的老师也可以受到某种教学原理或方法的“醍醐灌顶”,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成长。

对于公开课,我们不反对适度的表演,但反对过度“表演”。毫无差池不是完美,有成长、有收获才是完美。



注: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希沃学苑、妙门轩的语文世界、大众日报、中国教育报、红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