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古代对读书人非常推崇。
其中,秀才作为读书人的代表在语言文化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古人都称赞“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哪怕时至今日我们仍用“秀才”来形容有文化有学识的人。
不过,秀才在电视剧中一直是一副穷酸腐儒的模样,每天之乎者也。
那么秀才到底是才学之士还是书呆子呢,古代的秀才相当于什么学历,与现在的研究生相比如何?
一、从察举到科举:不同时代的秀才
秀才的含义随时代的不同在不断变化。
秀才一词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管子》中记载:“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史记》中也曾有过“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的表述。此时的秀才仅有才能的人,与学历、官职并无关联。
东汉时期,为避光武帝刘秀的名讳,秀才改称为茂才,此时的秀才仍是贤能人才之意。
汉朝主要采取察举制的方法选拔人才,由各州长官推荐本州内的“茂才特立之士”。
不过,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在一定程度上曲解了察举制,使其变为士族门阀垄断官僚集团的工具。
因此隋唐再次统一天下后,亟需一种全新的选拔人才的方式。
隋唐给出的答案是科举制。隋朝设立明经、进士、秀才三科,学子通过学习相关内容并参与科举考试来取得功名、步入仕途,所谓“学而优则仕”。
唐代沿用隋制并加以完善。隋朝时学子想参与科举考试还是需要地方长官的推荐,没有改变察举制的本质。
唐初便明确允许“投碟自应”,下层得不到举荐的士子可以“自举”“自进”,考试成了唯一考核标准。
唐代的明经科目主要考查《春秋三传》《论语》等历代儒家经典,进士科则兼顾经典、诗歌和“时务策”等多项内容。
时务策即时事和国家政策,让学子不是掉书袋,而是面向社会观察思考,真正去解决现实问题。秀才科的内容与进士科差异不大,但难度高、范围广。
在各项科目中,明经科取士最多,但进士科最受尊崇。武则天时期还设立了武举,考查骑射、摔跤等。
秀才科在三科中最受重视。唐代对秀才科要求甚高,所谓“策秀才,必五策皆通。”三十多年时间里,每年只有一两人可以通过秀才科的考试,故而士子们都不愿意应试秀才科。
在唐高宗时期秀才科被废除。如果按照如此低的通过率和对学识的广泛要求,在存续的这短暂的三十年里,秀才的含金量比之今天的博士生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秀才科被废除后,“秀才”一词逐渐成了读书人的通称。
宋代沿袭了唐代的科举制度,先在地方进行选拔考试(称发解试,由地方州县组织),随后地方将通过发解试的学子选拔至中央尚书省参与省试。
在宋代,一位读书人哪怕未能通过选拔考试也会被称为“秀才”,《水浒传》中的王伦便因没有考中而被称为“不第秀才”。
二、明清的秀才:森严等级下的一份子
宋代科举制有一些新的变革。宋代废除了明经科,只以进士一科取士。此外,宋代在省试之上增加了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核内容以时务国策为主。
实际上形成了发解试、省试、选拔试的三级考试制度,只有通过殿试者才能成为进士。
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七年公布了《科举成式》,规定了明朝之后二百多年的科举体制。
清代基本沿用了明制,从地方到中央共有五级:县(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通过各级考试者分别被称为童生、秀才、举人、贡生、进士。在明清时期,秀才不再泛指所有读书人,而是成了层层科举体制下的一份子。
每年地方各县(府)会组织县(府)试,通过者称为童生,方才有资格参加考取秀才的院试。
院试由府、州在专门的“学院”中组织,通过了院试的童生便可被称为“秀才”(又叫“生员”)。成了秀才就脱离了平民身份,进入了“士”的阶层。
不但可以进入官府开办的学校中读书,还享受经济、司法等诸多特权,“免其丁粮,厚以廪膳……各衙门官员以礼相待”。
中了秀才之后便可以免除赋税徭役,衣食均由国家供给,见到官员不必下跪,一旦犯法也不能擅自用刑。
在明清时期,考中秀才虽然可以获得不少特权,但也就只能在私塾学堂教教书,距离踏入仕途还差最重要的一步——乡试。
乡试由各省每三年举办一次,多在秋天进行。通过乡试便可被称为“举人”。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做了几十年秀才仍家境贫寒、被人欺辱,中举之后乡邻纷纷来祝贺,就连地方乡绅也登门拜访。
这样的改变正是因为中了举人就可以获得当官的资格,步入仕途,完成真正的阶级跃迁。
之后的会试和殿试均在京城由中央组织,也就是所谓“进京赶考”,考取贡生和进士。二者通常连续进行,且贡生考进士通常不会落榜,故而常常放在一起谈论。
考取贡生者便可以在国子监就读和任职,通过殿试则可以被授予高官之位。
三、考上“秀才”意味着什么?
《管子》将百姓分为四类,即“士农工商”四民。士的身份最高,而读书考科举是入仕的必经之路,所以才会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
明清时期各级科举的教材是四书五经,不仅要熟读,还要灵活运用,“代圣贤立言”,以八股的形式撰写答卷。
尽管秀才看似地位不高,但考中秀才对很多人来说也是难如登天。鲁迅小说中的孔乙己,一辈子没考上秀才,到老都只是个童生的身份。
清朝二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中,考中秀才的共有四十六万,相当于每年只有一千七百人,能考上举人则更是少之又少。
最近几年研究生招生人数每年都突破了百万,与古代的秀才相比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在古代,由于入仕的诱惑,有不少学子纷纷投入科举,希望通过考试一步登天,完成鲤鱼跳龙门的跃迁。
但中央每年给地方上秀才和举人的名额都非常有限,因此有大量考生落榜。
其中很多人一辈子也考不到功名,很多人由于偏执甚至走入牛角尖。
同时,长时间埋头苦读意味着不能参与劳动,再加上考试报名和出门路费是不小的开支,落魄书生穷困潦倒需要靠他人救济的情况不在少数。
北宋的三苏父子家境殷实,父子三人共同赶考,即使苏轼兄弟二人皆金榜题名,还是用光了家底。
父子三人回家时已经是“屋庐倒坏,篱落破漏,如逃亡人家”的景象了。大户尚且如此,小家小户屡试不第最后家破人亡更是屡见不鲜。
尽管如此,由平民阶层到官僚阶层的诱惑还是让大量的读书人对科举趋之若鹜,统治阶级也广开科举来招揽可以为自己所用的人才。
总体上,科举制度还是给了寒门子弟晋升的机会,在当时的社会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
能考上秀才的虽然不一定能最终做官,但在识字率不足十分之一的古代已经足够优秀的存在,放在现代的话学历绝对不低于985大学的研究生。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
《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