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没想到老夫年过60,还能遇到此等幸事,此乃天降富贵也。”
公元662年年底,正是数九隆冬天寒地冻,已经年过60的文官刘仁轨接到了一道圣旨,高宗着他为“检校带方州刺史”,到朝鲜半岛去平定百济。
这朝中大臣都看得出来,得罪了宰相,几次下手都没弄死他,这是又让他一个书生老头上战场送死去呢。
战场瞬息万变,嗅到机会的倭国日本也趁机倾举国之力参与进来,双方狭路相逢,日本有4倍以上的兵力优势,刘仁轨该如何赢得战争?
与奸臣结梁子
刘仁轨,公元601年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的尉氏县,虽然家里贫困,但他却恭谨好学博猎文史。待大唐新朝建立之后,他因为重臣任瑰的欣赏,做了陈仓的县尉,之后一直都是县令级别,一直到他49岁,才混了个中层。
这样兢兢业业又干了十年,好不容易59岁该退休了,他却得罪了宰相李义府。
此事的根源是因为一个美女。
这个女人名叫淳于氏,看过2011版《武则天秘史》的读者可能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这个女人是洛阳城有名的美女,因为红杏出墙被丈夫发现,便谋杀亲夫灭口。
剧照
本来是罪名确凿顺理成章的事,杀人偿命就等处决她了,没想到此事被李义府听说了。李义府虽然官拜宰相是武则天的心腹,但为人却是贪财好色小肚鸡肠。
听说天牢里关进了大美女,他就好奇去“视察了天牢”,结果这一看就移不开眼了,当场就要将人带走当小妾。
大理丞毕正义不敢不从,就找了一个其他罪犯当替罪羊拉出去砍头结案。这个活儿毕正义没做好,被他的同事大理卿段宝玄知道了,于是就去告了御状。
在唐朝,私放囚犯可是大罪,轻则丢官重则问斩,何况毕正义不但放了囚犯,还斩了一个,这一下闹得满城风雨。唐高宗李治也亲自过问,还派了以“刚正廉明”出名的给事中刘仁轨带队来调查处理此事。
李治剧照
这么一弄,李义府也害怕了,他找到了毕正义,告诉他说“我只相信死人是不会走漏风声的!”
毕正义真是可惜了这么个好名字,被人一吓唬就真的自杀了。李义府本以为死无对证,便是谁也奈何不了他,结果刘仁轨却将案子查得水落石出证据确凿,这一下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弹劾李义府的折子看都看不完。
但毕竟是武后宠臣,李治最后还是重重拿起轻轻放下,没有对李义府施行什么大的惩罚。虚惊一场,李义府却是将刘仁轨给恨上了。
接下来李义府盛宠不衰,于是便铆足劲儿算旧账,唐高祖显庆四年(659年),已经59岁的刘仁轨被贬到了山东青州去做刺史。
人老了,到地方上当个市长也不错,但李义府肯定不愿意让他这么安逸的活着,只等了不到一年,就等来一个修理他的好机会。
几番陷害不成
这个机会,来自于高句丽。这个东北亚钉子户,地跨鸭绿江两岸,民风彪悍,因为没有任何天然屏障的阻挡,所以一旦它坐大,就必然对我国的东北边疆造成隐患。
从隋文帝开始,中原皇朝多次出兵征讨它,但是打来打去,它还是屹立不倒。打不下来,唐朝时不得已换了一个思路,那就是扶持它的邻居,这两个邻居是新罗和百济,扶持它们,大家一起孤立高句丽,三足鼎立在半岛上争地盘,这样高句丽腹背受敌又忙碌不堪,就没时间到中原来捣乱了。
办法是好办法,可惜人心难测,他们不是听话的棋子。这百济刚开始口口应诺,发展壮大以后,就对大唐同时扶植新罗很不满,于是竟然与高句丽偷偷联合,打算把新罗给灭了。
这如何得了?660年,接到新罗的求救,唐朝立刻就派大将苏定方出征,去教训不听话的小弟,果然大国威武,百济惨败,连他们的大王扶余义慈和太子隆都被活捉了,高句丽因此也吓得瑟瑟发抖。
于是唐高宗决定乘胜追击,彻底灭了高句丽,这样的话那就是长期作战了,而山东因为距离朝鲜半岛较近,给前线大军运送粮草这个差事,就落到了快要退休的刘仁轨身上。
刘仁轨揽了这么要命的差事,李义府自然紧紧盯着,随时准备给他使绊子。
大军出征正是十二月,天寒地冻不说,黄海、渤海一带也进入了海上风暴季节,走海路很危险。
李义府就瞅准了这个时间,下令刘仁轨组织运粮船亲自到前线去慰问全军鼓舞士气,刘仁轨上表暂缓执行,李义府却一道又一道加急令送过去。
没办法,刘仁轨只得带船出行,结果不出意外,连人带船都翻到了大海里。60岁的老骨头了,这一下去掉半条命,李义府却揪着不放,在朝堂造谣他“通敌故意为之”,没办法,朝廷派了人去调查此事。
监察御史袁异式在出发前,被李义府请去喝了茶,喝了一顿茶,袁异式到任后就开始明里暗里劝导刘仁轨自杀。“君与朝廷何人为仇,宜早自为计”,说白了,就是你该知道你得罪的是谁,早点自尽省得大家脸上不好看。
可惜,刘仁轨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直接回复说“国有常刑,公以法毙之-----”
总之,就是你能用国法杀我你就用,让我自裁换仇人高兴,那怎么可能。
结果,袁异式调查不到刘仁轨故意为之或通敌的证据,李义府在朝堂呼吁多日,也没能让皇帝下定决心。就在李治犹豫不决时,刑部尚书源直心指出“海暴非人力所及”,即我们现在常用的“不可抗力因素”的免责问题。
就是因此,刘仁轨侥幸留下一命,但也从市长,被贬成了庶民,60岁的高龄了,又将他发配到军前干杂活。
网络配图
海浪没拍死他,国法治不了他还不愿意自杀,这可把李义府气坏了,很快他就联系上主管刘仁轨的将军刘仁源,让他找个由头弄死刘仁轨。然而刘仁源刚正,再说将在外君令都能有所不受,何况是他的交待,根本就不搭理他。
眼看迟迟弄不死刘仁轨,李义府只能唉声叹气的再等机会。
却说这百济被苏定方给灭之后,又发生了两件事。先是新罗趁机落井下石,到百济旧地几番劫掠强抢物资,流落难民无可奈何,但也因此点燃了他们的满腔仇恨。
百济人民决定复国,但国王太子都被抓走了,思来想去,他们想到日本还有个王子扶余丰璋在做人质,于是就打算让他来主持大局。百济旧臣赶赴日本,联合扶余丰璋发起了复国运动。
百济旧臣在忙着复国,大唐也看到了百济的困境,若任由百济灭国邻居坐大,或者百济遗民到处流窜为祸,这都不合适。于是大唐派了王文度过去,着他建设熊津都督府,管理百济。
网络配图
两边都忙得如火如荼,但大唐这里却接连出了纰漏。王文度刚到任没多久,就突然暴病而亡,好不容易建立的熊津都督府也被百济流民给打散夺去。而苏定方率大军攻打高句丽,结果一路援军被高句丽精兵牵制无法会师,战事难以推进。高宗将大军派去攻打高句丽,西北的游牧民族铁勒九姓趁机叛乱,骚扰起了大唐西北边境。
此时的局势简直乱作一锅粥。662年年底,因为攻打高句丽久攻不下,又到了冬季大雪纷飞,苏定方只好带着遗憾撤军,回国休整再图机会。
半岛局势复杂,只有2万唐军守在边境,战争随时可能爆发。就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高宗忧虑王文度死了没人去治理百济,李义府力荐刘仁轨去。
网络配图
所有人都明白,这李义府是想趁机弄死刘仁轨,但高宗实在没人可用,便重新启用了已经61岁的刘仁轨。刘仁轨又怎么会不明白李义府的“好心”,但他很高兴,因为这是他一展才华的大好机会,收拾一个百济小国,还不是探囊取物一般容易吗?
百济两次遭受战乱,境内严重破坏流民成群,刘仁轨尽心治理,眼看百济有了生机大功将成,倭国却趁机掺了一脚进来。
一战定千年
半岛的局势简直乱作一锅粥,而我们的近邻日本,却敏锐的嗅到了这其中的机会。
日本之前是一个很落后的国家,就是一个靠海的捞鱼民族,因为不断跟我们学习,才慢慢发展起来,有了文字和统一的政权。就是此时,他们也不过刚刚经历过大化改革,从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还不到20年。
刚有点儿发展,日本就不甘心待在小岛上了,想要向外发展。日本的第二个女皇,原来的皇极天皇二次登基改称齐明,她野心勃勃,早在公元661年春天,她就决定御驾亲征,带着数万大军出发,结果没走到战场就病死了。
齐明之墓
齐明天皇死了,太子中大兄即位,就是天智天皇,他对于倭国的开疆计划也是鼎力支持,只是这一计划被推迟,一直在加紧备战,对百济各种支持。
661年9月,天智天皇先遣5000日军帮助扶余丰璋回国继位,之后又偷偷摸摸的赠送了大批物资过去,百济旧人是先行军,他继续积极备战。
不得不说天智天皇还是很谨慎的,他遣百济王子先行,自己却留在本土观望,等到苏定方撤走了,才敢行动。
“百济余烬,不日更兴”,刘仁轨来接手百济时,王文度曾建立的熊津都督府已经被这帮人先行占领了。好在新罗一直是大唐的铁杆小弟,刘仁轨上任以后,就联合新罗王室一起对付百济余众,他治军严整,竟然很快还打了一个大胜仗,攻破了百济设在熊津江口的大本营,杀敌一万余。
本来,扶余丰璋就没多少兵,有很多还是问日本借的,这一场大败仗下来,有些人就受不了了,君臣之间起了内讧,扶余丰璋还杀掉了拥立他为王的鬼室福信,然后向天智天皇求救。
看大家打得差不多了,天智天皇又增兵27000,派了6名大将领兵来帮助扶余丰璋。加上之前倭国派过来的支援,和扶余丰璋手里的兵员,一共是4万有余,船有1000多艘。这4万多的兵力,其中有39000都是倭兵。
而大唐这边呢?苏定方带大军回去了,留下的兵力不足2万,再加上中间打仗的消耗,算上孙仁师带过来的7000支援,堪堪不过2万,兵力不足倭国的一半。
小日子开疆拓土的野心急不可耐,本来是来支援百济,但新罗作为半岛的桥头堡,与倭国隔海相望,所以他们竟然抛下了落难的扶余丰璋,先攻打起新罗,还夺下了杀鼻岐、奴江两座城池。
所谓“围魏救赵”,倭国的所作所为刘仁轨也不着急,只管集中兵力攻击周留城和百济的另一个临时据点加林。扶余丰璋扛不住,一遍遍不停催,倭国没办法,只好掉头去帮百济,而此时,刘仁轨也已经将军队兵分两路,一路由刘仁源、孙仁师带领继续攻打周留城,他则带了13000兵力,到白江口布防,到时候来一个里应外合。
刘仁轨率领170艘船抵达白江口,猜的不错,倭国的援军就是准备从此登陆,发现了海上的倭军以后,刘仁轨立刻在白江口布防。
日军在登陆时与我军狭路相逢,663年8月28日,中日第一次较量正式打响。
小日子有上千艘船,但当时的小日子多年来都是我国的徒弟,学艺不精,船太小装备也不行,所以只能走量,上来就400艘船齐发动。攻势看上去猛烈,但进攻唐军却像步兵攻打城池,大唐的船高数层,还配有投石机、弩机等大型进攻装备,有火药、火球、火箭等工具,再加上刘仁轨不慌不忙指挥得当,日军死了一批又一批,一共一万多日军葬身白江口。
此一战,彻底击碎了日本扩张的美梦,老老实实回到岛上继续学习,此后近千年,日本都不敢轻举妄动,一直到明朝万历年间,丰臣秀吉才又开始做这个梦。
这么重要的一战,史料上只留下了31个字“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
因为描述太过简单,以至于这样的民族英雄,还没有当时写几首诗的诗人名气大。
上马可整军,下马可安民,刘仁轨在60多岁大放异彩,他也因此连升六级,最后还当上了宰相。而李义府越混越不如意,最后还被流放,活活气死。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仁轨的故事也告诉我们,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