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墨客像浩瀚的星空,那鲁迅就是其中永远熠熠生辉的明星之一。

我们不会忘记淘来“三哼经”的长妈妈,不会忘记教人写“茴”字的孔乙己。



鲁迅以他锋利的笔触直面黑暗腐朽的旧社会,他是奠定现代文学基础的文学大家,也是一位发声呐喊的民主战士。

令人扼腕的是,鲁迅先生英年早逝。

作为文学史上的不朽丰碑,鲁迅先生的后人们有没有继承他的文学造诣?他的后人们如今怎样了?

一、鲁迅其人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面对敌人残酷无情,面对人民温柔和善。



这是鲁迅知天命之年的自嘲,也是对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鲁迅的童年总体上还是幸运的,在三味书屋听寿镜吾老先生的教诲,与章闰水在月下瓜地刺猹。但苦难还是找上门来。

祖父入狱、父亲重病去世、叔伯欺侮,年少的周树人踏上了求学之路,辗转来到日本学习医学。



在一次录像课上,他看到录像里国人被砍下头颅,围观者却冷眼以待。

那一刻,鲁迅明白了国人的顽疾不在身上,而在心里,唤醒愚弱民众懦弱的思想才是要紧的事。



鲁迅自此放下手术刀、拿起笔杆子,在另一片战场对黑暗宣战。

在日本的时候,鲁迅自学了德语、俄语,并参与了多年的文学翻译工作,有了不错的文学创作功底。



二十八岁的鲁迅回国时,清王朝已是风烛残年,国内局势波诡云谲。民国初创,鲁迅受蔡元培邀请在教育部任科长职。

在任六年,鲁迅为后来的创作积累了足够的资金和大量宝贵的素材。



三十七岁那年,文化战场第一线的《新青年》刊登了鲁迅的、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文字鞭辟入里,针砭时弊,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性暴露无遗。

鲁迅在各地高校任教,见到了学生运动和革命的磅礴发展,也见到了军阀政府的反动和残酷。



鲁迅支持学生的斗争,《死地》、《纪念刘和珍君》接连问世。去西安、去黄埔,鲁迅的演讲在文学性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社会性价值。

面对反动的南京国民政府,鲁迅先后发起组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公开支持民主革命。



在成为一名民主战士的同时,鲁迅依旧没有放下文学创作,小说、散文、翻译作品在这段时期井喷而出。

读鲁迅的文章,我们能从尖锐的文字下看到一个留着大胡子的清瘦面庞,表情严肃而坚定。

二、鲁迅之子

鲁迅的第一段婚姻关系来自母亲的包办。



二十五岁时,在日本求学的鲁迅被母亲病危的消息“骗”回国举办婚礼。

已经接受了新思想的鲁迅对包办婚姻自然是不会接受,但因为孝顺和责任,鲁迅没有选择离婚。

鲁迅许广平及儿子周海婴



多年后,鲁迅到广州任教,在这里遇到了许广平。二人很快坠入爱河,随后搬迁至上海同居。



1929年,许广平在上海诞下一名男婴,四十七岁的鲁迅中年得子,为其取名“海婴”。

尽管是鲁迅先生唯一的孩子,但周海婴与父亲鲁迅的相伴时间并不长。

鲁迅逝世那一年,周海婴只有八岁。

不过,鲁迅先生对孩子的教育并没有放松。体验过封建教育的鲁迅对孩子的天性采取尊重的态度,努力创造出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教育方式就像自己在1919年写下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样,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个“敢说、敢笑、敢骂、敢打”的人。

在周海婴的回忆里,父亲为自己买过留声机,会陪自己“骑大马”,会让自己摸他的大胡子,对自己购买玩具书的要求也总是有求必应。



鲁迅先生病逝前写过一篇名为《死》的杂文,列出了自己的遗嘱。

其中一条写道:“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这是鲁迅作为一个父亲对孩子的期许,也是周海婴一辈子践行的原则。

在父母的教育下,周海婴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名人的后代,而是做一个踏踏实实过好自己日子的普通人。

周海婴



当时的很多高校因为鲁迅后人的身份对周海婴抛出橄榄枝,希望他来学文,继承父亲的道路。但周海婴却志不在此。

在小时候,周海婴就喜欢一种叫积铁的玩具,用各种的金属零件组装小汽车、起重机之类的小玩意儿。

周海婴和许广平



长大后的周海婴延续了对机械和技术的热爱,用自己积攒的压岁钱报考了南洋无线电夜校,并于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正式考入北大物理系,走上了科研的道路。

“鲁迅之子”的身份给周海婴带来了不少热度,他在校园里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不过周海婴也从不向外人炫耀自己的身份,而是踏踏实实做事,靠自己的工作成绩去赢得他人的承认。



1960年,作为新中国无线电方面的专家,周海婴进入国家广电总局担任副部级干部,同时担任了四届政协委员。

周海婴



周海婴的大半生都投入了无线电事业中,虽然没有选择走和父亲一样的文学道路,但他依旧通过自己的方式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后世儿孙

周海婴与妻子结婚后琴瑟和谐,相伴一生。二人共育有三子一女。

其中与鲁迅关系最深的是周海婴的长子周令飞。

周令飞



作为鲁迅的长孙,周令飞从出生起便备受关注。

“令飞”便是许广平化用鲁迅先生的诸多笔名之一给长孙起的名字,可见其承载的期望。

不过,与父亲周海婴一样,周令飞也没有走上文学之路。还未成年,周令飞便自己做主参军,后来又担任摄影记者。



在东京留学期间,周令飞邂逅了自己未来的另一半,并毅然为了爱情做了台湾省女婿。

年龄逐渐增长的周令飞开始更多阅读祖父鲁迅的文章,从中读到了鲁迅对旧社会的批判和对家国的热爱。

随后,应父亲周海婴的嘱托,周令飞决定担负起弘扬鲁迅文化精神的责任。



周令飞先后创立创立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和国家级鲁迅文化基金会,并不断开展鲁迅作品的展览和宣讲活动,为公众展现一个真实的鲁迅,弘扬鲁迅精神,推动现代文学的新发展。



周令飞在研读鲁迅的作品后,并结合父亲周海婴、祖母许广平对鲁迅的描述,撰写或编辑了《鲁迅是谁》、《鲁迅影像故事》等著作,为研究鲁迅及其作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鲁迅的其他孙辈中,周海婴的次子周亦斐选择经商,三子周令一则受父亲和大哥的影响从事摄影工作,唯一的女儿周宁嫁到日本后一直在日本生活。



在鲁迅的后代中,还有一位家喻户晓的明星——香港演员许绍雄。

严格来说,他不是鲁迅的直系后代,而是鲁迅的爱人许广平那边的后人,论起辈分来,许绍雄得称呼许广平一声“姑婆”。



许绍雄在香港出演了大量影片,是香港地区著名的金牌配角。

纵观下来,鲁迅的后人大多都没有继续走文学道路,但每个人都在各自的领域内发光发热,做出自己的成绩。

同时性格正直善良,为人低调。这也正是鲁迅对其后人最殷切的期盼。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