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了,张宸铭依旧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柔和的灯光映照着他稚嫩却坚毅的脸庞,目光中透着执着与兴奋。

作为甘肃省青少年“飞天英才”计划的一员,这位来自兰州市第六十一中(兰化一中)的17岁高中生正以自己的方式,将脑海中的创新构想变为现实。

“飞天英才”计划是甘肃省科协和教育厅联合开展的一项省级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旨在为品学兼优的中学生提供科学研究和实践平台,挖掘他们的学科特长与创新潜质。自2024年启动以来,这项计划已经帮助50名学生迈出了通向科研领域的重要一步。

搭建平台 直接对话科学家

“飞天英才”计划的初衷,是为甘肃省的中学生提供一个能与科学家直接对话的平台。

项目负责人甘肃科技馆副馆长、甘肃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副主任康春燕表示:“甘肃省青少年‘飞天英才’计划的实施,充分利用省内优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在全省范围内选拔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和科研院所,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使中学生感受名师魅力,体验科研过程,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志向。促进了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实现了我省更大范围更高质量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格局。”

张宸铭就是这样一位被发现的“英才”。他通过层层选拔,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作为兰州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牛宏侠的学生,他开始了自己的科研旅程。

因材施教 师生同行双向奔赴

“那是2024年3月14日。”牛宏侠回忆起初见张宸铭的场景,嘴角浮现一抹笑意。“第一次见到张宸铭时,他多少有些紧张,但眼神里透露出的对计算机的热爱让我印象深刻。”

在选拔过程中,导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视他们的好奇心和创新潜质。

计算机学科的10名学员由兰州交通大学陈光武副校长领衔的导师团队指导。团队根据学术不同特点,充分利用高校的学术资源,通过指定学习书目,制定学习计划,开展科普讲座、组织学术交流研讨、指导课题研究等方式开展培养工作。

长久的接触下来,牛宏侠发现学生们了解到的计算机学科的研究方向比较单一,于是就给他们指定一些文献、书籍,利用阅读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在暑期集中培养的时候,通过动手实践设计一个作品,与小组成员磨合,从陌生到共同努力解决问题,学生们逐渐找到自己的位置。

从熟悉专业设备开始,牛宏侠根据每位学员的兴趣与特长,为他们量身定制了培养计划。“我负责指导兰州市第六十一中学和甘肃省临洮中学的两名同学。”根据研究兴趣,她将学员分别按照“卡牌游戏设计与实现”和“计算机前沿学科问题”两个方向开展培养。

“两位学员持续保持对计算机学科的热爱,并不断拓展兴趣领域,综合能力得到较大提升。通过设计制作、撰写学习日志和报告等形式,在知识体系、学习方法、写作能力、团队协作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能够为这一计划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看到学员们青春洋溢的脸庞,真切地感受到他们一步一步地成长,作为一名高校老师,我感觉很幸福。”牛宏侠说。

克服困难 青涩蜕变自信成长

在“飞天英才”计划的引领下,张宸铭完成了一次蜕变。从最初对嵌入式系统小试牛刀,到成功将自己的音乐游戏移植到安卓平台,他的成长令导师欣慰。

一个卡牌游戏、一个3D音乐游戏、一个新的班级工具箱软件,一整套包括客户端、服务器、主屏幕、主控端的答题系统,以及一个自动下载同学传到QQ群作业文件的工具……“我的导师非常尊重我所热爱的内容和方向,她支持我在软件和游戏制作的方向上更多地学习。”细数自己的成果让张宸铭略带害羞,但他的笑容充满自豪。

“有一群同样喜欢计算机的同学可以和我一起探究问题,这让我感到快乐,同时也了解到更多来自各种细分领域的新鲜知识,比如某些同学喜欢加密算法,有些同学喜欢研究数据,有些人喜欢硬件编程。”张宸铭分享道。

兼顾学业 平衡科研持续奋进

身为高中生的学员们,不仅要应对繁重的课业压力,还要在实验室中与复杂的科研设备“较量”。导师团队为此精心设计了灵活的培养计划。

“在暑期,学员们来兰,由学科组统一安排食宿。导师团队轮流为学员开展了计算机学科前沿、算法设计、数据结构、人工智能、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等知识的研讨,同时为学生们精心设计了动手实践环节。在此期间还带领学员参加了多场次国际学术会议。”兰州交通大学的副教授李泰国告诉记者。

2010年至2019年,李泰国在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工作期间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神舟飞船、嫦娥、空间站等多项星载飞行类软件。2019年至今,他在兰州交通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深度学习、图像检测、驾驶员行为分析。

繁忙的科研任务让他掌握了平衡工作和生活的技巧,也让他对多任务处理颇有心得。对他指导的兰州市第五十九中学和甘肃省平凉市第一中学的两名同学来说,根据学生的学习计划,在保证高中学业的前提下开展相应的科研工作,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必不可少。

“有机会与全省拔尖的对计算机学科感兴趣的学生共同探讨我自己所学专业及所从事的科研内容,是我非常荣幸也非常乐意做的事情。希望通过本项目促进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相衔接,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营造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良好社会氛围。”李泰国说。

“每个人对不同的事物或知识都有属于自己的最佳理解方式,找到它就能找到题感,效率是学习的关键。”在导师们的支持下,张宸铭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他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甚至将通勤时间用来阅读科研文献。

不负韶华 飞天逐梦未来可期

一年时间里,“飞天英才”计划不仅帮助学员们积累了宝贵的科研经验,也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张宸铭坦言,这段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投身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决心。

导师牛宏侠表示:“‘飞天’本身就具有昂扬向上的人文寓意。通过‘飞天英才’计划,学员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探索感兴趣的学科领域,让更多青少年走进高校,了解参与科研,树立远大理想,助力他们走上科技创新之路。”

随着计划的推进,更多像张宸铭这样的学员将走进实验室,探索科学的无限可能。而这,也正是“飞天英才”计划的意义所在:为每一个热爱科学的年轻人插上飞天的翅膀。

康春燕告诉记者,“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少年时期是发现兴趣、树立志向的关键阶段。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少年创新型人才,是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生力军,也是国家科技事业的希望所在。希望参与甘肃省青少年“飞天英才”计划的学生们能够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不断努力学习,开花落英于祖国,成为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记者手记

通过此次采访,记者感受到“飞天英才”计划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培训活动,它更像是一个孵化器,孕育出了无数可能。通过这个平台,许多像张宸铭这样的年轻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飞天英才”计划的成功实施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优秀学子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为科技进步贡献智慧与力量。

尤其令记者感动的是导师与学生之间频繁而真诚的交流。每当遇到难题时,学生们总能第一时间得到来自导师的支持与建议;而当取得进步时,那份喜悦也会第一时间分享给对方。这种双向互动使得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乐趣,也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创新的力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华 静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