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2025年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市场上以新春、生肖蛇等中国风传统设计为元素的服饰、文创、非遗产品销售火热,激发国潮经济新活力。
>>服饰
中国风元素融入其中
“闲来逛市场,年货尽琳琅”。走进兰州市各大商超,以中国红为主色调的春节装饰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琳琅满目的饰品让置办年货的市民应接不暇。“孩子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今年又是首个‘非遗版’春节,意义非凡,打算给孩子买一身国潮元素的新衣裳,让他感受春节传统文化的魅力。”正在选购儿童服饰的郭女士表示。在东欧儿童城内,唐装、马面裙、盘扣装等中国风元素的服饰吸引着不少家长选购。
一家品牌童装店工作人员表示,随着近几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起,新中式服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京东统计数据显示,1月1日至1月20日(下同),“国潮”关联搜索量同比增长225%,其中国潮羽绒服、国潮睡衣、国潮新中式卫衣关联搜索量同比增长分别为402%、393%、334%。
不仅如此,饰品类在今年也创新推出各式各样的中国风款式。在兰州中心黄金销售区,六福珠宝专柜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我们新推出了接福醒狮贺岁展品,每件508元,外包装采用双开红色拱门设计,内有醒狮抱着一块福字春联金牌,通电后不仅狮头可摇动,外包装还亮灯,高端大气又寓意招财纳福,很受市民的喜爱,有顾客一次性订购40件以上。”除新春贺岁产品外,生肖蛇挂件、珐琅工艺的金饰同样销售较好。据京东统计数据,今年“国潮”关联搜索亮眼关键词中,国潮礼盒同比增长420%,国潮伴手礼同比增长271%,国潮狮子挂件同比增长250%。
>>文创
“潮年货”丰富消费选择
吃食是年味,装饰是彩头。近年来随着文创市场的持续火热,冰箱贴、积木颗粒拼装、头饰等文创产品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既有“潮范儿”,又有“年味儿”的国潮文创产品,在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
走进甘肃省博物馆艺术生活馆,“绿马”“天水麻辣烫”等爆点的“甘肃(不)土特产超级市场”系列文创毛绒产品分类悬挂在展墙上,其中一款肉粉色的新品“画蛇添福”毛绒玩具吸引不少市民拍照选购。“这是春节前期新推出的一款毛绒产品,创意源于甘肃省博物馆国宝级文物镂空鞘青铜短剑,以丑萌蛇造型与世人见面,寓意财富环绕、幸福如宝,赢得不少年轻顾客的青睐。”该馆工作人员介绍,蛇年礼桶也充满喜庆气息,其中包含春联、福字等物品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在饰品展示区,中国风元素的耳环、项链等成为外地游客春节走访亲朋好友的首选佳品。
“平常就喜欢购买一些文创产品如冰箱贴、乐高、手办等,每年春节会特意集生肖主题乐高,过年宅家玩拼装积木也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赵宇的说法代表了一部分“00后”的观点。走进万象城内,以新春为主题的巨型乐高布展吸引着过往市民拍照打卡,不少年轻消费者还纷纷加入到品牌线下门店集章互动活动中领取冰箱贴,商场也在春节来临之际推出了万象星超值兑换财神冰箱贴活动。
在线上,京东统计数据显示,家居饰品中国潮元素产品销量占比前五的产品中,红包占57.3%,桌面摆件占15.6%,对联占11.4%,冰箱贴占3.7%,灯笼占3.3%,公众既熟悉又新鲜的“潮年货”,正持续“圈粉”年轻人,激发经济新活力。
>>非遗
创新思路传承非遗文化
剪纸窗花是春节必不可少的年货单品之一,作为国家级非遗文化之一,在首个“非遗版”春节里也凸显着艺术魅力。近日,榆中县“把爱带回家 同心护成长”2025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启动,巾帼志愿者、榆中乡村工匠名师获得者董水花老师认真地为孩子们讲解剪纸艺术,并手把手教孩子们剪出造型各异的剪纸作品,让孩子们在品味剪纸艺术文化底蕴的同时,感受团圆喜庆的节日氛围,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以前自己开店销售剪纸,现在主要以教学为主,在社团教孩子们学习剪纸技术。”董水花介绍,临近春节不仅亲朋好友会到家里学习剪纸艺术,一些曾经的老客户也会约单订购以生肖蛇为主的剪纸窗花,其价格根据纸的大小和剪裁难度决定,销往太原、天水等省内外多个城市。在董水花剪好的窗花中,金蛇纳福、蛇兔相缠等图案线条流畅,仿佛在纸上舞动,展现出无尽的生命力,让生肖动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今年是首个‘非遗版’春节,我也会创新思路,剪裁出更多独特作品,将这项剪纸技术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体验剪纸魅力,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董水花自豪地说。
京东统计数据显示,“非遗春节——传统文化”主题总体关注热度中,“非遗春节”搜索量同比增长超80%,“福字”搜索量同比增长超120%,“窗花”搜索量同比增长超140%,“年画”“春联”“剪纸”搜索量同比增长超50%;音乐戏曲及传统活动类关联产品销量同比增幅亮眼省份中,甘肃省排名第二,同比增长101%。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莉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