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要警惕,不要以为办学条件好了,设施设备改善了、变高级了,有新工具、新技术了,学生学习就不贫困了。我们不能忽略学生学习心理状态、情感状态和精神状态上的“贫困”。

作者 | 成尚荣

“一个经验”与“新的眼光”

杜威先生有许多著作,其中有一本著作体量很小,如果翻译成中文只有近1万字,但是这近1万字的论文却是一部举足轻重的著作。这本著作的名字叫作《儿童与课程》,与他的《民主与教育》等名著交相辉映。可见,著作的分量不在篇幅大小,而在它本身的学术见解和理论深度,尤其是其影响力和引领力。

杜威在这部著作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理念。将《儿童与课程》与其他著作联系起来看,概括起来,我以为有以下核心理念。其一,他提出“一种新的眼光”。其二,他指出学生学习存在屏障。其三,穿越“学习屏障”最重要方式是儿童参与,没有儿童参与就不可能穿越。其四,穿越这道屏障要发挥儿童的主体性,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其五,提供有准备的环境,要有“吸收性的心理”。“吸收性的心理”是蒙台梭利提出来的,我们可以把它和杜威提出的“有准备的环境”结合起来理解。其六,儿童学习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让儿童自我实现。而这一切,都与杜威提出的“一个经验”密切关联。所谓“一个经验”,是指学习者在与新知识遭遇过程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整体认识,以及认识事物的完整过程。

如何认识“一个经验”?我们需要“新的眼光”。

“新的眼光”是一种隐喻。杜威认为,当下有不少固定的概念,固定的概念形成了固有的思维方式,运用“新的眼光”就是要超越、跳脱、改变已有的固定的思维方式。在教育改革进程中,我们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建构起新的概念、新的理念。这个新的概念就是要破除割裂、对立的思维方式带来的孤立、分割现象。所以,杜威认为“新的眼光”是一种新的哲学观。“新的眼光”会发现儿童不可估量的潜能,课程教学就是要通过新的眼光开发儿童潜能,穿越学习迷雾,突破屏障,走向新的开阔地。

儿童学习,包括获得“一个经验”,会不会遇到困难与障碍?无疑,答案是肯定的。这张由问题织就的幕障遮蔽了他的眼光,使儿童常常处在学习的黑洞之中。“教学中黑洞”这一概念是法国哲学家、思想家埃德加·莫兰提出来的。他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知识传授中的七个黑洞》。这篇文章说,因为对基本问题没搞清楚,或是忽略基本问题,或是对基本问题有误解,在教学中,不少老师其实会带着学生走进黑洞,看不到光亮,没有光明的照耀。所以,我们需要有“新的眼光”。


“学习贫困”的四种表现

儿童在学习中会遇到哪些障碍,阻碍他的发展,导致他堕入黑洞?我以为是“学习贫困”。“学习贫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来的,主要是针对边远与经济落后国家和地区提出来的,那里的儿童缺失学习的权利,没有学习的机会,同时教育教学的设施设备很差,不能满足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需求,于是,儿童处在“学习贫困”之中。不过,我的理解是,“学习贫困”不仅在欠发达地区儿童身上才会发生,不论发达与否,假若儿童在学习中遇到许多困难,不能帮助他缓解、消解,他会产生更多的困惑,那么他们就会处在焦虑、落后状态中,这种状态就是本质是“学习贫困”的状态。因此,千万要警惕,不要以为办学条件好了,设施设备改善了、变高级了,有新工具、新技术了,学生学习就不贫困了。我们不能忽略学生学习心理状态、情感状态和精神状态上的“贫困”。

学生这种“学习贫困”具体表现在哪里呢?

其一,情感体验缺失。它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焦虑,在学习中不快乐,甚至很痛苦。我们要要求学生要有勤奋刻苦学习的精神和态度,但是如果一味强调刻苦而忽略其在学习中获得进步和成功的愉悦体验,不能触摸到儿童情感脉搏的跳动,不能给以情感的抚慰和激发,儿童往往会产生“情感饥荒”,导致他丧失学习兴趣,由此而厌学甚至弃学,陷在“学习贫困”中。

其二,学习与生活隔离。儿童的生活应该是五彩缤纷、丰富烂漫的,可是当下,学生学习与生活仍是互相隔离的,没有打通认知世界、符号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联系,造成了彼此对立、割裂的状态,学习单调、干瘪、枯燥,远离了知识的源泉,智慧之水也会枯竭。不能回到生活中去,难以体验经验的重要,难以体验生活的意义和快乐,儿童学习一定会陷入“学习贫困”。

其三,缺少社会实践。经验是在实践中建构起来的。当下,大多数儿童仍在书本知识中学习,没有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忽略了学科实践,没有自己的实践场,因而只是停留在符号世界当中纠缠,知行相悖、心身分离、经验分裂,失却实践能力,停留在单纯的知识获取与机械的分析当中,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被淡化,创新的萌芽被掐灭,他的学习是“贫困”的。

其四,学习能力匮乏。他缺少一种能力,缺失自主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合作能力以及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缺乏反思改进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缺少构建经验、优化经验的能力,不能从经验中寻求到意义,感到生活的无趣、无序、无奈,处在平庸状态,学习贫困是必然的。这些问题涉及学生,更主要是教师不合适的、违背规律的教学造成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造成这种“一个经验”的缺乏和“学习贫困”,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童年的忙碌和童年的恐慌。

美国学者艾尔金德在他的著作《还孩子幸福童年——揠苗助长的危机》里指出,“滥用忙碌是一种违约”“儿童会把忙碌行事看做剥削与压力”。他已经确认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违约和剥削”,一种是“日历忙碌”,这是“质”的另一种是“钟表忙碌”,这是“量”的。日历忙碌,是指“要求儿童理解超出他的理解力范围之外的东西,做超出他们决策能力的决定,在他们还不具备意志力做一件事之前强迫他们去做”。钟表忙碌,则是让孩子“时时刻刻忙碌”,“在短时间内向孩子提出过多的要求,强迫孩子消耗他们储存的能量”。

不合理的忙碌的严重性在于,“忙碌会导致真正的伤害”。这两种忙碌,当下在儿童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甚至在恶化,表现为盲目地超前学习、过度学习、无限制地学习;同时,把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异化为“掐尖培养”、拔苗助长。童年忙碌带来的强迫、压迫、压制、剥削、伤害,儿童学习状态必定是焦虑的,也会造成儿童的忧郁。这实在是另一种形态的“学习贫困”,也是导致“学习贫困”的重要原因,在这样的状态下,儿童怎么可能愉快学习?怎么获得一个完整的经验、建构学习的意义?对此,我们不得不警惕,必须坚决摒弃之,驱除之,回到儿童正常的学习节奏、成长节律上来。


以儿童参与穿越“学习贫困”

那么,我们用什么方式穿越学生“学习贫困”的幕障?通过儿童参与。如果没有儿童参与,这道幕障将永远存在,教师可以帮助儿童来穿越幕障,但是最后揭开幕障的必须是儿童自己。儿童如何参与?首先要确立儿童的主体性,什么情况下儿童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主体?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儿童自己有学习的渴望,他为自己装上了学习发动机。马克思曾指出,实践有个最高原则——解放实践。让学生成为主体,让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展,这是学科实践的最高原则,是儿童参与的最高原则,也是获得“一个经验”的最高原则。解放实践体现在儿童参与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上,就是要引导儿童从知识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因而获得经验,杜威称之为的“一个经验”,应该是生活的经验,完整的意义建构的经验。

要形成“一个经验”,我们还要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儿童在环境中得到发展,但不是所有环境都能促进他的成长。有准备的环境是什么?第一,真实环境。真实的环境是有准备的环境,具有教育的意义,也充满了挑战性和不确定性,但正是这些挑战性和不确定性激发了儿童学习、尝试和探索的兴趣。第二,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为教育服务的,我们需要用教育学的意义来改造、优化自然环境。自然的环境,是优化的环境,优化的环境是利于儿童健康生长的。第三,数字化环境。我们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创设新的智能环境。当然我们也要帮助学生进行价值澄清和价值选择。马云说的好,人工智能会改变我们的一切,但是它不能决定我们的一切。未来不是由技术说了算,未来还是由人说了算,人永远是由人培养的。

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我们还需要准备什么?需要优化哪些环节?再回到“有吸收性的心理”这个概念上去。儿童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习、工作、劳动、生活,但是,这些经历就自然而然积累成他的文化心理结构,形成核心素养了吗?不一定,还需要看他有没有吸收?吸收,意味着内化。因此,我们需要捕获儿童对学习的渴望,开放他的心灵,打开他的视野,让儿童处在积极求知和渴望探索的心理状态之中,开发了儿童的“吸收性的心理”,累积并形成儿童新的文化心理结构。

再者,我们要让儿童在经历中改变自己。杜威先生在《儿童与课程》这本书里讲到,儿童在森林里行走,他是一个经历者,当他把森林里行走的经验进行梳理概括,形成一张“行走地图”的时候,他是会形成理性认知的。因此所谓“吸收性的心理”,就是把实践和思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思结合。而且,儿童经验形成以后,我们需要通过反思帮助儿童整理、提高经验的层次,儿童不能停留在已有经验的层面,他需要去除一些糟粕,形成“中心兴趣”和核心经验,这个核心经验对他将来的发展将起到决定性作用。这一”中心兴趣”和核心经验应该是“一个经验”。

当然,我们还需要把目光聚焦到教师,要明确提出,教师要有“新的眼光”。第一,教师应该是学习专家。顾明远先生提出教师要成为学习的专家,不是一个一般的学习者,而是终身学习者、专家型学习者,正如陶行知所言,教师是永远不毕业的学生。第二,教师要成为实践家。他不仅是实践者,而且是实践家。有人说教师是“中间人”,他站在教材课程和儿童的中间——一边是课程教材,一边是儿童。教师成为“中间人”很重要,两边都要参与。但是仅仅作为“中间人”也是不够的,教师应该成为实践家,实现对经验鄂超越与提升。第三,教师应该成为优秀的儿童研究者。我始终认为,儿童研究是教师发展的“第一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有许多方面,但最重要的研究儿童。把儿童研究明白了,你就会懂得儿童是怎么经历的、怎么获得“一个经验”的,怎么生长的。

杜威的《儿童与课程》给我们带来新的眼光,他提出的“一个经验”给我们带来对儿童学习的新认识。我们也学习陶行知。我称陶先生是“来先生”,因为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为人生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希望各位老师都能做“来先生”,用新的心灵,帮助儿童建构“一个经验”,建构学习的意义;研究当下的儿童,用“新的眼光”帮助儿童穿越学习的贫困,穿越学习的幕障,引领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文根据成尚荣先生在2024年中国教师报课改中国行(苏州姑苏)公益师训会上的发言整理,有删改。

欢迎订阅《中国教师报》

我们一起携手成长!

感谢阅读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欢迎【关注】&星标&【转发朋友圈】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编辑 | 白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