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理古城一场“沿街商铺风貌提升改造工作”,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
据报道,大理古城保护管理局要求商家对商铺牌匾进行全面更换,牌匾的材质和风格必须符合特定标准,且牌匾上的字必须由书法家书写,严禁自行设计打印。
根据规定,牌匾的材质必须古香古色,与古城的整体氛围协调一致。制作一块符合要求的牌匾,成本高达2000元,而这笔费用需商家自行承担。
更为棘手的是,牌匾上的字必须由书法家书写,不能自行设计打印。尽管政府已经协调承担本地书法家的润笔费,但如果商家邀请外地书法家,则需自行解决费用问题,这无疑为商家们增添额外的经济负担。
在大理古城实地走访时,可以看到不少商家已经按照要求更换牌匾,崭新的牌匾上有着当地书法家的落款,为古城增添了几分文雅气息。
然而,仍有部分商家处于观望或抵触状态,对新规心存不满。一些商家表示,他们理解政府提升古城整体形象的初衷,但这一规定却未能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实际利益和经营困境。
面对商家抱怨与外界质疑,大理古城保护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给出回应。
他们表示,通过统一规范牌匾的材质与书写方式,能够更好地营造出古城的历史文化氛围,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对于传承和弘扬当地的历史文化具有积极意义。然而,这一解释并未能平息商家不满和网友吐槽。
在评论区,网友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网友认为,这一规定看似自愿,实则带有强制意味,让商家处于两难境地。
他们将此事与“买校服自愿,没穿校服保安不准进校门”的现象相类比,认为政府不应过度干涉商家的经营细节。
更有网友直言,大理古城保护管理局应专注于做好本职工作,而不应将精力放在这种细枝末节上。
当然,也有部分网友对这一规定表示理解和支持。他们认为,书法家题写的牌匾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能提升古城的文化氛围,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这些网友表示,大理古城本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书法家题写的匾额让古城文化氛围更加浓郁,每一块匾额都是一件艺术品,为古城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然而,即使在这些支持的声音中,也不乏对具体操作细节的质疑。
有网友指出,虽然牌匾上的字必须由书法家书写,但商家是否可以自行设计字体样式,然后再由书法家进行书写?如果必须完全按照书法家的风格来书写,那么商家的自主选择权又在哪里?
此外,还有网友担心,如果商家邀请了书法家书写牌匾,但最终未能通过政府的审核,那么这笔费用又该如何处理?
除了对具体规定的质疑外,网友们还纷纷吐槽牌匾更换过程中的其他问题。有网友表示,牌匾制作费用高达2000元,但材质看起来却像是合成防腐木,店名是直接涂抹上去的,工艺粗糙得还不如网上定制的。
他们认为,这样的牌匾不仅不能提升古城形象,反而会让游客对古城的印象大打折扣。
此外,还有网友对书法家的选择和费用问题提出质疑。他们认为,政府应该为商家提供更多选择和支持,而不是仅仅提供一个“免费”的本地书法家名单。如果商家想要邀请外地书法家,或者更有名望的书法家来书写牌匾,那么政府是否应该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或者补贴?
简单说就是,政府希望通过统一规范牌匾材质与书写方式,来保护和传承古城的历史文化;商家们则希望能够在保护古城文化的同时,兼顾自己的经济利益和经营自主权。
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实现对历史文化的有效保护和传承,又能充分顾及商家的利益,促进当地商业的健康发展,是相关部门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有网友提出了建议。他们认为,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资金支持或者补贴方式,来减轻商家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可以制定更加灵活和合理的规定,来保障商家的自主选择权。
此外,还可以引导商家和书法家进行更多合作和创新,让牌匾成为展示古城文化和商家特色的重要窗口。
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兼顾政府、商家和游客等多方面的利益和需求,通过制定更加合理和灵活的规定和政策来找到一个平衡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保护和传承古城历史文化的同时,促进当地商业的健康发展,并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