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离谱的一点是相信颅相学。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自2020年推出中译本后,一直处在畅销书榜单上,据说销量已达数百万册。但这部以心理科普为名的著作,其实宣讲的是伪科学。
这本小书借用了《柳林风声》的人物设定,讲的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一向爱笑闹的蛤蟆先生,最近变得郁郁寡欢。朋友带他去见心理咨询师苍鹭。苍鹭与蛤蟆面谈了几次,指出他的抑郁来自童年的经历,而“情绪正是自我的核心……只要我们的情绪真正获得理解,就能有成长的机会”,自我状态是父母、成人与儿童状态的三位一体,只有当一个人处于成人状态时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蛤蟆只要让自己走出儿童状态,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蛤蟆了解这些知识点后,自杀的念头就没有了,他的抑郁症好了。
苍鹭不时在书中引用弗洛伊德的观点,强调童年对一个人精神状态的决定性影响,并且去传达这样一种更糟糕的观点:你只要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儿童状态”)所在,你的精神症状就好了。如果事实真的如此简单,那全世界的精神疾病医院都可以解散了。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其实早已被主流精神医学界所抛弃。波普尔早在1963年就在《猜想与反驳》中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与占星术相提并论:“并不是说弗洛伊德和阿德勒没有把某些事情看对头:我个人并不怀疑他们有不少的话相当重要,而且有一天会在一门可加以检验的心理学里发挥作用。但是那些为精神分析家天真地认为证实他们理论的‘临床观察’,的确并不比占星术士在他们的行当中找到的经常证明好到哪里去。至于弗洛伊德的自我、超我和伊德(Id)的宏伟诗篇,那就像荷马从奥林匹斯山收集来的那些故事一样,全都够不上科学的资格。”
波普尔是真正的科学哲学大师,他在1960年代就指出了弗洛伊德的问题所在,而那时还是精神分析的鼎盛期。弗洛伊德将每一种神秘的冲动和精神病症都解释为童年经历对潜意识的影响,如《隐谷路》中所说:
怪罪母亲变成了精神病学的业内标准,其影响甚至延伸到了精神分裂症研究之外。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精神病治疗师都会或多或少把情感或精神障碍归因于患者母亲的作为。自闭症被指责为‘冰箱妈妈’(refrigerator mother)的罪过,因为她们对幼儿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关爱;强迫症被认为是孩子两三岁接受母亲如厕教导时抵触母亲产生的问题。公众无可救药地将‘精神失常’同‘恶母’的概念联系到了一起。
但现在弗洛伊德已经不再构成多大的困扰。“对多发性精神疾病家庭的研究,最终都会落到家庭成员所携带的相同基因上”“过去的争论围绕的是弗洛伊德,现在则在讨论表观遗传学”……科尔克通过对美国科罗拉多州一个中产家庭中12个孩子罹患各种精神疾病的成长描述,为我们展现了精神疾病治疗领域半个多世纪的争论与研究进展。这是我近年读过的最好的现实非虚构作品。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在英国的首版时间是1997年,此时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仍然被认为具有存在价值,但绝不是像该书所宣讲的那样对精神疾病有着那样神奇的想当然疗愈,更不要说早已被证伪的“儿童状态”理论了。时至今日,各种如占星术一般的心理学理论在中国仍然大行其道,让这个领域充满了玄学色彩。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作者戴博德最为离谱的一点是相信颅相学,他设计了一个情节,让蛤蟆先生进入心理咨询师苍鹭书盈四壁的房间时,看到一张大书桌,摆放着一颗陶瓷头颅,上面写满了文字,内容是福勒所创的颅相学。这可是1997年了,居然还相信福勒1840年代创建的颅相学——一种根据头盖骨隆起的程度和特征来判断心理官能发达程度和特点的理论,这可不是一般意义的缺乏科学意识了。
或许有人会困扰,很多职业荐书人,昨日刚推荐完《隐谷路》与波普尔的科学哲学,今天何以又推荐《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答案其实很简单,他们或许根本就没有仔细阅读并消化波普尔的任何一本著作,所以对自己的自相矛盾与左右互搏可以说是无意识的。我也认识很多这样的读书人,他们不断地在汲取知识,掌握了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信息细节,却缺乏基础判断力。这也是我格外推荐波普尔的原因所在,因为没有科学的底层思维,浮在水面上的知识枝节都是混乱且无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