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给我们描写了一个“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里边的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过着与世隔绝,恬淡安然的生活,很是令人向往。后世的人们大都以为所谓桃花源不过是陶渊明的想象,为了艺术而进行的虚构、杜撰。
其实根据相关史料推测,以及许多学者的考证,在陶渊明所处历史时期,“世外桃源”可能真的存在,而且可能并不止一处,今天来和大家探究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的时代背景。陶渊明身处东晋末年和南朝刘宋初年之间,其实自东汉末年以来,整个中国中原地区混乱多于平静,所以很多中原世家大族、百姓大量迁徙去到南方地区,尤以西晋末年南迁为规模最大,当时五胡乱华,中原地区汉族百姓遭到了极大的摧残。
大规模迁徙之后,西晋皇室和世家大族自然占据开发较早的城市和平原地区,无依无靠普通百姓只好自己寻找适于耕作的地方,所以他们极有可能选择闭塞、险要的山林水网之处,一来可以躲避战乱,二来可以不用缴纳赋税,其实在《桃花源诗》中就有“秋熟靡王税”诗句,已经明确表明了这一点,就是秋天丰收不用纳税的意思。
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在《中国通史》和《秦汉史》当中都曾经明确指出“陶潜之《桃花源诗》,世恒以为寓言,其实观清乔光烈《招垦里记》,知其所记必系实事也”。而且吕思勉先生还认为“自东汉之末,至于南北朝之世,北方有所谓山胡,南方有所谓山越……系汉族避乱入山。”
所谓的山胡和山越有可能部分是当地土著居民,但是更多的就是避乱世而入山的汉族百姓。因为当这些山胡、山越之人一旦脱离山区出来投降成为编户齐民,马上就可以“输赋税,充行伍”,所以不可能是未开化的蛮夷民族。
再者我们来看《桃花源记》里提到的武陵人,武陵郡在东汉时属荆州,郡治在临沅(今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武陵这个名字是由武陵山脉得来,而且根据历史记载,武陵附近土著人多为苗族、土家族,并与少数汉族错居,古称“武陵蛮”,为反苛政常聚而起事。
所以武陵的特点特别符合那些迁徙避难得百姓所选的条件,属于山区,而且比较险要、闭塞,外人不容易发现,所以这个以捕鱼为业的武陵人偶然发现这么一个百姓聚集、避难之所也合情合理。
关于武陵这个地方,虽然距离陶渊明隐居的庐山比较远,其实和陶渊明还真有点关系,东晋名将陶侃是陶渊明的曾祖父,而陶侃曾经主政荆州,后来又被封为封长沙郡公,长沙郡离武陵郡也非常近,所以很可能是发现桃花源这件事情发生在陶侃为官荆州的时候,极有可能是陶渊明听家族中人谈起过这件事情,所以成为他创作的素材。
在《桃花源记》最后一段的南阳刘子骥,在历史确有其人,《晋书·隐逸传》里说他“好游山泽”。而且他和陶渊明是远房亲戚,两人志趣相投,经常结伴游山玩水。
所以其实有可能根本就是刘子骥和陶渊明自己在游山玩水的时候发现了这一个世外桃源,只是遵守了对桃花源里人的诺言“不足为外人道也”,假托捕鱼人发现了这处美丽的世界,不想外人去叨扰他们平静的生活。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中给我们描绘的世外桃源在历史上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并非完全艺术虚构,而且可能在当时有很多这种“世外桃源”。
这些地方就是躲避战乱南迁的百姓在山林水网深处所开辟的平地,他们隐居在里边一来躲避战乱,二来可以逃避苛征暴敛。
陶渊明本身生逢乱世,东晋和南宋王朝更迭,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百姓生活困苦不堪。而陶渊明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而桃花源的世界和他所处的现实世界恰恰是完全相反的,桃花源里的人们安宁祥和、自由平等、无忧无虑,于是他有感而发创作了千古佳作《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即是一种对美好生活、世外桃源的向往,也是对黑暗残暴统治现实世界的一种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