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分享国学智慧。聚焦终身成长领域,我是董三自。

儒家在世俗之人的心目中,似乎都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形象。

岂不知,早在两千多年前,作为大学问家,大教育家的曾子,就把世间生财之道讲得透透的。



原来儒家并不只晓得读死书,做学问。

不过呢,曾子身为孔门圣贤,自然不屑于着眼于个体的小利益。

他是从宏观的角度,为国君们提出,社会财富积累的方法。

不过咱市井小民,没那么高尚,站在不同角度,我发现这些理论、观点,其实也可以为个人所借鉴。

看曾子怎么讲生财之道: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曾子认为,治国者只需要把握4点,就能够实现社会财富的丰足。

世间道理都是相通的,既然能用于大,也多能用于小。



古人的思维,非常严谨,看事情并不会用孤立的观点,而是全面考虑事情的正反两面。

因此,这4点并不是分散的,而是两对互相关联的行为。

1、生之者众

2、食之者寡

曾子的本意是,社会中,如果从事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财富自然就越积越多。



这可以说切中了当下的时弊。

为何现在有些人,挣得不少,却总是存不下钱?有些年轻人甚至早早背上了巨额债务,其原因就在于放纵自己的物欲,消费远远超过了收入。

对个人或家庭来说,只要我们能多多的挣,少少的花,始终量入为出;

把消费、开支压缩在收入的范围之内,每个月哪怕盈余很少,时间长了,一样可以积少成多。

3、为之者疾

4、用之者舒

这两者是另一对关联。

曾子认为,如果生产者都很勤劳,消费者都很节省,那么财富就容易积存下来。

对我们来说,如果挣钱能够很积极,花钱很消极;

挣钱的速度快,花钱的速度慢,久而久之,不就能实现财富的增加啦。



个人认为,关于财富,我们需要作更多的思考。

首先,明确积累财富的目的。

我们积累财富,是为了改善生存环境,滋养身心,目的是为了从劳动中解放出来,可以去追求精神的升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但很多人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把过程当作了目的,把那串存款数字的增加当成了生命的全部意义!

颠倒主次的结果,要么沦为财富的奴隶,要么不择手段,铤而走险,为了得到财富,却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甚至有些把命都搭进去。

岂不可悲可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