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学子】3468

11年国际视角精选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陈屹视线】教育·人文·名家文摘

【陈屹视线】导语

少君,华文网络文学的开山鼻祖,

一位北大声学物理专业出身的美国经济学博士;

一位选择40岁退休后游走过近100个国家、近1000座城市;

少君以生花妙笔,将每座城市的景致、情感,以及那些或许被历史遗忘的篇章一一描绘。他的作品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段穿越时空的情感旅程。

【留美学子】特别以《行走如歌》为题,定期刊载少君的城市观感与印记,这一系列随笔作品已近百万字,记录了他行走世界的深刻体悟与见闻。



本期内容呈现了一个距离天堂最近的国度的全貌,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风俗与深厚内涵。即使亲身踏足这个小国,也只能窥其一隅,而难以全面领略,足见作者深厚的笔力和非凡的见解。

更令人惊叹的是,北京大学竟然开设了一个如“熊猫”般珍稀的专业和语言课程。作者女儿的远见卓识,让她大胆选择了这一全世界熟练掌握仅有不到一千人,却极其重要且意义深远的语言领域,展现出卓越的眼光与胆识。

走进尼泊尔,或许你将穿越时空,感受我们曾经的昨天,以及那个我们未曾了解的、充满神秘的今天……


美丽之城:加德满都》

作者 少君

对于我来说,去加德满是一个偶然也是必然。自中学时代起,就知道这个喜马拉雅山脉的城市,但一直觉得很遥远。自从女儿考进北大,在东语系学习梵语,我们就开始计划一起去这个佛教圣地旅行。原因是什么?看完此文您就明白了。

女儿选择从美国到中国学习生活后,就开启了学霸的引擎,一路刻苦读书,高歌猛进,高中考进帝都名校北京四中,高考则选择了我的母校北大,专业居然是我们完全不熟悉的梵语巴利语专业。

虽然我们家兄弟姐妹都是北大毕业的,但大家从未听说北大有这个专业,也许我们真的是孤陋寡闻。

女儿说你们当年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总该认识吧?他就是梵语专业的教授。我们这些八十年代毕业的学长们都尴尬地笑了,原来那个穿着极为朴素的瘦瘦的东语系老头就是教梵语的,我们当年常常在图书馆看到他,也从来没有把他与副校长联系起来。

因为当年在燕园里经常遇到的老头名声比他大的人很多,如王力、朱光潜、陈岱孙……我甚至还有两次在燕南园碰到校长周培源,被他叫去家里做客聊天。

女儿说季教授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5年留学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学习梵文和巴利文。1945年回国经陈寅恪推荐,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言文学系并担任首任系主任直至1983年,开创了中国东方学研究学术体系。

梵语巴利语专业成立于 1946 年,是北京大学东语系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也是北京大学全国唯一的特色专业,除了季羡林先生是我们专业的教授,著名学者金克木先生也是。

她说你们之所以不知道我们这个专业,是因为北大这个专业是不定期招生的,1949年以后只分别于1960、1984和2005年招过三届学生,而且每次只招5-8人,属于北大大熊猫专业。



直到这时,我才开始了解到,梵语和巴利语是印度的两种古代语言,属于非通用性语言,但却是人文学科的基础学科之一,是作为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学理论、哲学、印度及中南亚历史、考古、宗教、文学、佛教文献学等学科的必修科目。

梵语是古代印度的学术标准语言,不仅用于佛教文献,也广泛用于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古典文献。巴利语是古代印度俗民语言的一种,主要用来书写佛教经文。


尼泊尔是古国之一,古代尼泊尔境内有很多国家,在前6世纪,尼泊尔人就已在加德满都河谷一带定居。

12世纪前,印度的加纳克国王的兄弟库夏的瓦吉来到尼泊尔并成为尼泊尔国王。所以,印度教成为尼泊尔国教是有原因的。

尼泊尔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三面与印度接壤,与印度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联系,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就有尼泊尔“悉多(Sita)是印度的女儿”这句话,印度议会大厦也有“大婆罗多”(Akhand Bharat,意为“不可分割的印度”的壁画,宣称“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疆域”的“大婆罗多”地图表示从罗摩衍那时代起就存在真正统一的印度,从今天的阿富汗到缅甸,从中国西藏到斯里兰卡,包括尼泊尔在内,都属于当时的“大婆罗多”版图。可见印度对尼泊尔的认知如同中国大陆对台湾的认知。

除印度外,尼泊尔也是世界上唯一以印度教为国教的国家,尼泊尔86%的人口信仰印度教,与印度80.5%的人口信仰该教近似。也因此,印度领导人经常会参拜尼泊尔境内的印度教寺庙。此外,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在尼泊尔的蓝毗尼,而印度北部的菩提伽耶、鹿野苑、拘尸那罗三地分别是佛陀悟道、初转法轮、涅槃的圣地,且四方圣地都是近邻。尼泊尔认为佛主诞生于蓝毗尼,因此佛教起源于尼泊尔。印度则认为释迦牟尼是在菩提伽耶顿悟成佛的,佛教理应起源于印度。

据《罗摩衍那》记载,悉多是“大地的女儿”,其养父即弥提罗国国王遮那竭王(Janaka)在田地的犁沟里发现并收养了她。她的名字悉多意为“犁沟”。罗摩是拘萨罗国王子,他在比武招婿中拉开了遮那竭王的湿婆神弓,成功迎娶悉多为妻。尼泊尔的印度教信徒认为,位于尼泊尔的贾纳克普尔(Janakpur,意为“遮那竭王之城”)是悉多的出生地,因此悉多是“尼泊尔的女儿”。

印度的印度教信徒则认为,位于印度西北部比哈尔邦的西塔马尔希县的“悉多池”(Sita Kund)朝圣地是悉多的诞生地。因此,印度宝莱坞电影《阿迪普拉什》内容取自史诗《罗摩衍那》,在尼泊尔上映后,引发加德满都市长查禁该电影,政府要求全国效仿禁映。但是,虽然遭到禁映,但该电影在尼泊尔的票房收入仍高达1990万卢比,观众喜爱度极高,由此可见两国之间的文化联系之深。


其实尼泊尔不但有80%以上的人口信仰印度教,还有近一半的人是印度与当地土著结合的后裔,他们是印度雅利安人与当地人的混血后裔。

18世纪中叶廓尔喀国战胜马拉王朝,统一了尼泊尔,廓尔喀人实行印度的种姓制,婆罗门地位最高,切特里次之,名字后面的姓氏可表明其社会地位高低,严格实行与印度相似的种姓内婚。此外尼泊尔境内还有数量庞大的印度移民,几乎相当于印度的一个省。

因为这个原因,目前会梵语的人现在只集中在印度和尼泊尔的少数僧人中。作为梵语专业的学生,北大要求他们毕业前必须有一年的时间在这两个国家学习进修,在大学或寺庙里学习地道的梵语和巴利语,同时研究寻找古梵语的佛经或文卷,为毕业论文做准备。

于是,我选择了女儿在加德满都大学访学期间去看望她……


在一个美丽的季节,我坐上了飞往加德满都的航班,为了能选上理想的座位,我来到机场后升级到商务舱。

这条号称世界上最美的航线没有让我失望,近六个小时的飞行,一路风光无限,从世界第一屋脊到世界第一高峰,连绵的雪山,壮丽的风景,让机上的所有乘客大饱眼福。

我想,这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掉的一个场景:连绵的喜玛拉雅山脉就在脚下,飞机缓缓地从珠峰身旁飞过,那种大气磅礡的美,那种直击心灵的美,会让人消除一切的邪念,只沉浸在美好中。英国旅行家鲍威尔说过,即使整个尼泊尔都消失掉,只要加德满都还在,这里就值得你飞跃大半个地球来亲历。

的确,这座古城至今仍保持着中世纪的风格,可谓古典艺术的活化石,有着“艺术之城”的美誉。就因为在这里多呆了几天,我放弃了去尼泊尔其他地方旅行的计划,事后觉得很值。旅行本来就是喜欢、留下、不舍、离去、再来、回味……


飞机上的旅游杂志描述到:尼泊尔是一个贫穷落后但是幸福生活指数很高的国家,被称为穷人的天堂。虽然尼泊尔贫穷落后,但是这里的人幸福生活指数非常高,他们生活节奏慢,他们没有超前消费观念,没有房贷车贷…….他们对待生活乐观开朗,面容祥和,很少路怒、抑郁、狂躁,即便对待陌生人也是面带微笑。

这里的孩子可以走街串巷到处跑,这里的牛会上街漫步,猴子会跑到居民区串门,鸽子到处飞来飞去,在这里可以看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但当飞机降落特里布万国际机场(Tribhuvan International Airport)时,我却被惊到了,整个机场只有一条跑道。尽头处一座像六十年代中国乡村中学模样的候机楼,红色的砖头建筑,斑驳破旧,房顶上架着两挺机枪正对着飞机,六、七个军人挎着冲锋枪站在门口,面无表情,没有接驳廊也没有接驳车。

走下飞机步行三十米就进了候机楼,仿佛走进一座六十年代的中国长途汽车站:屋顶破旧不堪,座椅全部是类似大陆那个年代的学生课椅,板面破损,金属椅架锈迹斑斑………


过海关只用了几分钟,取行李是在机场楼外的一辆行李车旁,没有人检查也没有人管理,自行提取,对错全凭自觉………虽然女儿专门到机场接我,虽然我去过很多国家,包括非洲那些贫穷的国家,但加德满都的公路是我见过最差的公路了。进城时大部分公路都是破破烂烂坑坑洼洼,汽车一过满天灰尘。

女儿说尼泊尔境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路,大部分公路只有两车道,汽车完全不守规矩地行驶,比如从首都加德满都到其第二大城市博卡拉,全程只有约200公里,车程却要六七个小时。而且网络信号也特别差,我路上试图发送一张机场的照片,一个小时后到达旅馆前都是发送失败的提示。

加德满都是世界上最古老有人居住的城市之一,也是尼泊尔的政治文化中心与文明交流要冲。城市所在的山谷在历史上被称为尼泊尔曼陀罗,因此加德满都一直是喜马拉雅山脉山麓中内瓦尔人文明的重要城镇。

加德满都一直是尼泊尔在历史、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中枢,它拥有以印度教和佛教徒为主的多民族人口。国家虽然贫困,但加德满都却在TripAdvisor的全球十大旅游目的地中排名第三,在亚洲排名第一。

这座城市被认为是通往喜马拉雅山的门户,城市多处史迹被联合国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加德满都王宫广场、斯瓦扬布纳特、满愿塔及帕舒帕蒂纳特庙。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加德满都每年正以4%的速度增长,使其成为南亚增长最快的大都市区之一,也是一个面临快速城市化和现代化挑战的城市,目前也是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最大的都会区。




从公元前6世纪起,基拉特王朝是加德满都山谷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第一任国王是雅拉姆巴,曾在印度北方参加谟哈巴拉特战役。基拉特王朝共计有32位国王,统治了加德满都山谷九百年左右。

在基拉特第三十一世统治时,印度北方邦权力斗争里的失败者,成群逃到加德满都山谷,带来了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兵法。他们在山谷寻求避难时期,推翻了基拉特王朝,建立了李查维王朝。直到13世纪时,李查维人被另一群从印度北方来到山谷的人击败,玛拉王朝建立。

玛拉王朝是尼泊尔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艺术、文字和灵魂论在玛拉人统治时期都取得了成就。玛拉王朝兴起后,大力推行印度教。

1768年,沙阿王朝崛起并推翻玛拉王朝后逐渐统一全国。

1790年,尼泊尔与中国签署和约,尼泊尔每隔五年向中国皇帝进行礼节性的朝贡,一直持续到1912年。

1846年,拉纳家族依靠英国支持夺取军政大权,并获世袭首相地位,使国王成为傀儡。

1950年,特里布文国王恢复王权,结束拉纳家族统治。

1962年颁布新宪法,规定尼为印度教君主国。

1990年,尼爆发大规模“人民运动”,比兰德拉国王被迫恢复君主立宪。

2001年,比兰德拉国王在王室血案中遇害,胞弟贾南德拉继位。

2005年,贾在解散政府后亲政,遭到七党联盟与尼共联手反对,于2006年通过第二次“人民运动”推翻国王统治,

2008年,举行制宪会议选举,选后产生的制宪会议宣布成立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这就是尼泊尔简史。


尼泊尔由于地处高海拔地区,世界上最高的十座山峰中有八座位于尼泊尔境内或交界,包括最高的峰珠穆朗玛峰。加德满都是尼泊尔的首都,人口约80万。

它位于尼泊尔中部的加德满都谷地和巴格马蒂与维什努马蒂河交汇处,公元723年由古纳卡马德王建城,是一座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以精美的建筑艺术、木石雕刻而成为尼泊尔古代文化的象征。

加德满都城区分为新、旧两个部分,旧城是古建筑区,聚着一批中世纪的殿堂和寺庙,新城是现在的王宫和政府所在地。整个加德满都谷地海拔一千三百多米,被群山包围,到处苍松翠柏,阳光灿烂,四季如春,素有“山中天堂”的美称。

因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脉南坡,这道天然屏障为城市遮挡来自北方的寒风,城市南面迎着印度洋的暖流,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气候宜人,终年阳光灿烂,绿树葱郁,鲜花盛开,是世界闻名的游览胜地。

尼泊尔很穷,GDP和平均收入都排在世界末端,但其文化资产却很丰富,女儿说“尼泊尔”这个名字首先记录在印度次大陆吠陀时期的梵语文本中,是在公元前一千年中叶。

佛教创始人乔达摩佛陀出生在尼泊尔南部的蓝毘尼,尼泊尔北部与西藏文化交织在一起,位于加德满都地区的则与印度-雅利安人的文化交织在一起。

女儿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是释迦族的一个王子,释迦族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史籍里说的塞人的一个部分,中国《史记》《汉书·西域传》中称之为“塞”或“塞种”。在中国远古的西王母神话传说里,他们是西王母部落的子民。

释迦族约在公元前1000多年出现在印度半岛,因晚于雅利安人进入,故居于现今印度北方邦、比哈尔邦和尼泊尔国等当时属于边远的地区。

雅利安人大约是公元前2000多年进入南亚次大陆的,南亚次大陆就是古印度,与现代印度是不同的概念。因为释迦族到来的时间晚于雅利安人,所以,释迦族僻处婆罗门文化圈之外,他们生活的地方被雅利安人认为是未开化地区。

她说,偏远是一种事实,但未开化并不代表着永远。在释迦牟尼的经历里,不难看出人种与文化在释迦牟尼那个时候于所谓边远地区的交流与融合。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国王,姓乔达摩,名字叫首图驮那,意思是纯净的稻米,所以称为净饭王,属于释迦族。母亲是母亲摩耶夫人,为邻国拘利族天臂国王之女。

拘利族是古印度东部的一个聚落,属于罗摩伽国,是这个小国的主要国民,与释迦族等一起,是全族信奉释迦牟尼佛的。摩罗虽然是国名,但最早是族名。但佛祖属刹帝利种姓,为古印度四种种姓之一,略称刹利,意译土田主。即国王、大臣等统御民众、从事兵役的种族,所以也称“王种”。伴随着雅利安人的“开化”,刹帝利先祖也被当成了来自中亚地区的雅利安人。

在释迦牟尼作为释迦族,又属于刹帝利种姓这一事实里,不难看到雅利安人的文化对古印度偏远地区的融合。

刹帝利权势颇大,阶级仅次于婆罗门,是王族、贵族、士族所属之阶级,系从事军事、政治者。按照婆罗门典籍记载,刹帝利主要职责是世代守护婆罗门。

在现代印度,人们还用“刹帝利”表示职业、统治和军事阶层。经历了雅利安人的开化融合,释迦族虽然有了刹帝利种姓,但这并不代表着释迦族的祖先就是来自中亚地区的雅利安人。


女儿说,据她这半年多在庙里的研读,了解到释迦牟尼曾在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跟随阿罗逻迦罗摩和乌陀迦罗摩子学习禅定,又到尼连禅河附近树木中单独修苦行6年。之后,佛祖认为苦行不是达到解脱的道路,转而到菩提伽耶毕波罗树下静坐思维四谛、十二因缘之理,最后达到觉悟。

觉悟奠定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佛祖接着为创建“僧伽”制度的活动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僧伽”即是僧团,是出家佛教徒的组织形式。

之后,佛教在古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得到传播,佛祖又制定了戒律,构成了信徒们的宗教实践,也成为了维护僧团组织和秩序的有力保障。

佛祖去世后,他的弟子们为了避免佛教教义日久散失,也为了防止其他“外道”异说渗入佛法,对于他的言教进行了整理,这就有了佛教的经典,与基本教义、组织形式、戒律一起成为了宗教传播和发展的必要元素,也让佛教在日后发扬光大,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由此可以看出,佛祖出生于尼泊尔,但佛教却起源于古印度北部。我问:既然释迦牟尼出生于尼泊尔,为什么佛教的起源地就不能说是尼泊尔呢?女儿笑道:李白生还于吉尔吉斯斯坦呢,但不是一直被认为是中国著名诗人嘛。


听着她对专业领域的描述,我不禁问她为什么要选择读梵语专业?她侃侃而谈起来:因为好奇啊!梵语(sanskrit)是古印度一种优美的语言体系,大约产生于西元前三世纪左右,是一种仅在王室贵族与学者之间使用的日常沟通语言。

重要的是,它还是印欧语系的原始语言,是一种语言化石。梵文可以说是全球唯一一种没有经过任何变形甚至演变的远古文字,千年不变,它似乎从被创造时起,就是一种最复杂的语言,拥有最完美的语法,文字古老精致而又神圣。

对于梵语,语言学家不会创造新词,也没有创造新词的能力,他们只能是描写、解释已存在的语言结构。而且,梵语是一种自然的、纯正的语言,在世界上所有古代语言中,梵语文献的数量远远超过希腊语和拉丁语,内容异常丰富,可以称为人类共有的瑰宝。

它作为一种史前世界语,再经过千年的演变,形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印欧语系。

全球母语者最多的20种语言中,印欧语系就独占10种,分别是西班牙语、英语、印度斯坦语、葡萄牙语、孟加拉语、俄语、旁遮普语、德语、法语和马拉地语,这10种语言就已经拥有17亿母语人口。它不仅是印度的古典语言,也是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的祭祀语言。

它的独特性不仅体现在其稳定性上,更在于它承载了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梵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第二个千年,最早的文字记录出现在印度教经典《梨俱吠陀》中,这部作品大约成书于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之间。

梵语的早期形式被称为吠陀梵语,主要用于宗教仪式和经典文献的创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梵语逐渐发展成为古典梵语,这一过程大约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之间,以波你尼的《八篇书》为标志。

这部著作是现存最古老的梵语语法著作,它不仅规范了梵语的用法,也为后世的语言研究奠定了基础。梵语在印度文化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它是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的祭祀语言,也是这些宗教经典的主要载体。从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到哲学著作《奥义书》,梵语承载了印度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梵语是印欧语系研究的关键语种,为19世纪印欧语系比较语言学的兴起做出了重要贡献。

佛教称此语为佛教守护神梵天所造,现在属于一种学术和宗教的专门用语,已经不是日常生活的交流语言,全世界掌握该语言的人不到一万人。

严格意义上说,梵语是语言学研究的活化石,广义的梵语包括 3种:吠陀语、史诗梵语、古典梵语。梵语以其精确的语法和词汇而闻名,它提供了接触大量古代文学、哲学和宗教文本的机会。

我说毕竟能读懂梵语的人少之又少,研究它的意义是什么?真实的历史事实!女儿说这是它被研究的价值所在。

我们一直自豪地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播及五洲,比如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等等。但很少关注到其他国家文化对我们的影响,研究梵语正好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口,让我们知道其他国家的文化对我们影响也很大,比如印度。

中国吸收印度文化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如佛教、音乐、舞蹈、天文历算、文学、语言文字、建筑和制糖等都是印度传入中国的。中国有1000多年的佛经翻译历史,最早在唐代就出现了一批梵语的典籍,比如智广撰《悉昙字记》、义净撰《梵语千字文》、全真集《唐梵文字》、礼言集《梵语杂名》、僧怛多蘖多、波罗瞿那弥舍沙集《唐梵两语双对集》等等。

西行求法的高僧如玄奘、义净等,都深通梵文,当时的人用作名字的梵语有:菩萨、耶输、沙弥、达摩、悉达、那罗、婆罗、须跋等。按照梵语的字面意思,即为整理完好的语言,是一种高雅纯正的表达方式,而非世俗语言。

能听、能说梵语,是古印度社会高等世袭阶级的标志之一。中国在北大建立梵语专业之前,对梵语的研究基本上仅存在于高僧之间,系统的研究非常缺乏,如高僧义净在《梵语千字文》的序言中所言:“并是当途要字,但学得此,则余语皆通,不同旧千字文。若兼悉昙章读梵本,一两年间即堪翻译矣。” 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二说:“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则,四十七言”。

一些僧传书籍中几乎没有梵语语法的记载,所记几乎只限于名词变化。但梵语在印度和尼泊尔甚至西藏一直延续着,梵语至今仍是印度官方语言之一,直至二十世纪初梵语还是尼泊尔的官方语言之一,梵语更是印度、尼泊尔和西藏佛教界高级僧侣的交流语言。

这样一种语言,在当今世界上已知的语言中是语法最为复杂的古代语言。形态变化之丰富,没有其他语言可比拟。和梵文关系最密切的是巴利文,它是佛教上座部的宗教语言,属于印欧语系印度语族,起源于北印度的中古印度雅利安族语,与吠陀语和梵语诸方言有密切关系。

公元前6世纪后,被佛教徒口口相传,约于公元前1世纪,巴利语成为标准的佛教国际语言,该语言一直到公元14世纪才在印度本土停止使用。要读懂佛经翻译文学,就必须精通梵文、巴利文。所以,通过研究梵语和巴利语,我们才会清楚印度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才会清楚为什么佛教在中国流行,才会清楚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许多词根为什么相近………我们的讨论一直持续到晚饭餐桌上和旅馆里。


第二天一早,我就迫不及待地跟随女儿前往杜巴广场。

这是一个非常庄严的古城,车一到这个小城,我就被其古老的庙宇建筑,雄健的石狮和大象,红砖广场,色彩艳丽的女人和其传统生活气息给迷住了。由好莱坞著名演员基努·里维斯主演,曾执导《末代皇帝》的意大利著名导演贝托鲁奇在1993年拍摄的《小活佛》,电影中场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宏伟,高大的庙宇像一层一层堆砌被支撑开的方角帽子,有的又像一个巨大的宫殿。据说古城是9世纪马拉国王建造的,加德满都因为多年与外界比较隔离,比较好地保持了其传统的特色。

特别是从1974年到1986年期间,在各国捐款的帮助下,旧城得到综合性的修复,从此,成为尼泊尔一个经典的中世纪城镇生活的窗口。


杜巴广场囊括了尼泊尔16世纪至19世纪之间的古迹建筑,广场上总共林立着五十座以上的寺庙和宫殿,从中古世纪以来就维持原有的建筑形式与风采。杜巴广场上的寺庙古迹外观看来都十分类似,广场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库玛莉寺、纳拉扬神庙、湿婆神庙、湿婆─巴瓦娣庙屋等。第二部分:普拉塔布马拉国王雕像、哈努曼猴神宫、库里须那寺、德古塔蕾珠庙、嘉轧拿庙、哥比拿寺等。位于杜巴广场入口左侧的是女活佛库玛莉寺(Kumari Bahal),这栋建筑物外观为白墙木窗,大门台阶上护卫有两只彩色石狮,窗户则雕刻着许多神像和孔雀图案。

此一寺庙最有名的是中庭属于十八世纪中叶建筑,以及里面住着女活佛库玛莉。女活佛是经过严格挑选的小女孩。她每天会定时出现供人们瞻仰,期间不允许游客说话和拍照,能否一睹女神的真容,就要看运气啦,事实证明我们运气不错,远远地见到真神。

杜巴广场第一部分尽头,是坐落在转角处的湿婆─巴瓦娣庙屋,这座以红砖砌造为主的庙宇,正好隔着广场和库玛莉寺遥遥相对。本座寺庙里面供奉有印度教主宰破坏的“湿婆”神和妻子巴瓦娣,神像都是由简朴的木雕刻成。

杜巴广场第二部分范围是从普拉塔布马拉国王雕像开始,这座雕像高高地坐在一根柱子上,由于本区大部分古迹建筑都是马拉国王发动兴建的,所以后人竖立雕像作为纪念。

进入中庭之前的道路左侧,有座八角形的库里须那寺,库里须那是湿婆神的第八个化身,他在世上的功绩甚受尼泊尔人崇拜,加德满都各处都有供奉此一神祇的寺庙。

坐落在马拉国王雕像左边的是德古塔蕾珠庙,在这座寺庙楼上,还有昔日国王的私人祈祷室。正对着国王雕像柱的是嘉轧拿庙,这栋建筑物是十七世纪所建,拥有双层斜柱支撑的屋顶。

本寺庙建筑最特殊的地方,是在每根斜撑庙宇的支柱上面,都有雕刻十分精细的男女交欢图案。就在德古塔蕾珠庙侧方墙垣背面,有座卡尔拜拉弗大型浮雕,镶嵌在建筑物角落。这幅表情狰狞的黑拜拉弗神像,造型为头戴宝石和头骨制荣冠,白色眼珠及犬齿暴突,几只手分别持有宝剑、斧头、盾牌和头骨,脚底还踩着一副尸体,这座神像是湿婆神最恐怖的化身,大多数的尼泊尔人都相信,如果在黑拜拉弗雕像前撒谎,将来一定会遭受到天谴。

穿过马拉国王雕像所在的古迹群,前面还有一系列建筑物。其中哈努曼猴神宫(Hanuman Dhoka)门侧竖立着一尊神像,这尊猴神身披红色斗篷立于小伞之下。猴神哈努曼是史诗《罗摩耶那Ramayana》中,代表保护神比湿奴(Vishnu)的化身─罗摩王子之坐骑,深受尼泊尔人信仰。


在杜巴广场边慢慢地散步,感受这里的一切,不光是那些古老宫殿或庙宇建筑,还有居住在这个古城中人们的生活,令人迷醉。我们选了一个方形古建筑二楼的咖啡馆坐下吃早餐,每人先要了一杯摩卡,然后看着眼前广场上行走的男人女人,懒散的狗和漫步的牛,和来来去去拜神的信徒,端着贡品盘奔走于各个神庙的虔诚的男女……..

突然,一阵阵清脆“叮当叮当”声透过传入耳中,女儿说这是信徒来供奉了,他们来时总会触摸一下吊铃,让吊铃发出“叮当叮当”铃声来地告知神 “我来朝拜进贡啦”。

当然,看鸽子“咕咕”安详地吃着信徒供奉给神的贡品,和广场上那些表情虔诚的人们,让我觉得加德满都的生活充满了活力和宗教的色彩。女儿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庙说,庙前那些蜂拥而至端着贡品的女人们,是求庙中的神来保护自己家庭,或求神赐给自己一个好丈夫好儿子。

她们唱着经,闭目祈祷,一片祥和。街上的男人们大都头戴传统帽子,女人则穿传统却色彩鲜艳的沙丽。咖啡馆里响着诵经般的音乐,侍者说这些歌声融合敲击乐器音乐,可以驱赶魔鬼和邪恶,会给人带来愉悦和运气。


边吃早餐边听着歌乐声,很容易被一种轻松快乐的气氛给感染。楼下有些女人们坐在庙门正面的走廊上聊天,男人忙碌地开门备货。也许,宗教的作用不是由什么神来保佑你,而是因为有同样的信仰人积聚在一起时,群体的共同祭祀活动能够安抚人的孤独灵魂。就这样,饭后我们在古城中四处游逛,看着街道上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宗教仪式,看年轻人如何耐心地一笔一笔地描绘唐卡。

不知不觉中,走入一条有着红地砖铺地古老小巷子,巷子右墙是一个有几百年的建筑,看说明才知道是SHIVA神僧侣的修道院,修道院中的窗子和柱子全是精致丰富的木雕。

除了雕的花朵外,还有印度教中的很多女神,男神,男女大腿相交的神,最著名的是窗上精美孔雀的木雕。左边是一些当地特产商店,如木雕,面具,等等。

对面一门的两个台阶上落有鸽子粪便,门内有两个木雕的大象如同守门的卫士看着你,苍白微弱的光中成堆成堆的书籍,笔记本等各种印刷品,仿佛是一个被时间给封存的世界。

女儿说,这里有一个印刷厂,经常印和尚写的书,包括庙里的梵语经文。跟着她,进入一个居民区,都是低层楼房,有一砖铺小径通向另一简陋建筑,小径右边是一大堆废弃的破旧腐烂发白的烂木板,左边是堆积得如小山似的稻草和各种废弃的建筑材料,什么铁丝圈,砖头,长着青苔发绿的断垣,好似中国西部一个贫穷破旧的农舍,就差几头牛和几只鸡了,整个景象混乱,无论如何无法与洁白的纸张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低头进入一个“印刷厂”的大门,好像是阿里巴巴最初发现的洞门,跨入黑暗的门后却让我大吃一惊。

里面是上世纪的老印刷厂,在昏暗的车间里印度女歌手尖叫的歌声夹杂着机械撞击声,到处是乱七八糟堆放着纸张,有两台可以进入博物馆的古老简陋机械设备,一个个头瘦小的工人将那种很粗慥,用喜马拉雅高原植物制成的纸,像中国的古时草纸,夹放入四块薄钢板上,再将其钢板通过一个转轮压,把纸压平滑,送入印刷机。

上一层楼,墙上很多浮雕,到了铺有红色地砖的平台,见有一小型四角塔寺庙,全是木雕的,女儿说这是他们工厂的寺庙,他们工余时可以在平台上对着小庙祈祷。楼后好像是一个庙中大院的一半,木雕的柱子,横木屋顶,中间有宽阔明亮天井,到处都是令人惊奇的佛像,到处都是浮雕艺术,我好像跟着阿里巴巴到达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迷宫,每次进入一个门就会发现一份惊喜,就像以为自己走入贫民窟却发现里面是个宫殿。

木雕大部分都是13世纪以前的,女儿指着一个有着两头牛和国王的浮雕跟我说,这些佛像随便拿一个回北京,都能卖好几万甚至几十万。



公元723年,李查继王朝统治者那加玛德瓦大王在这里正式建城,将它命名为坎提普尔,“坎提”是神妃吉祥天女的别称,“普尔”的意思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坎提普尔就表明该地是吉祥天女居住的地方,意思是“美丽之城”。

13世纪初,来自西部的马拉人占领了加德满都河谷,玛拉王朝是尼泊尔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艺术、文字和灵魂论都在这一时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现今保存下来的佛塔、神庙、雕刻,大都建造于这一朝代。

14世纪,孟加拉苏丹国的军队攻入加德满都,使城内建筑遭到严重破坏。

15世纪末,马拉王朝分裂,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德岗等城市各自成为独立王国,河谷地区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1768年,尼泊尔中西部的廓尔喀国王攻占了加德满都,建立沙阿王朝,随后统一了整个尼泊尔,从此加德满都就成为全国首都。

在沙阿王朝建政不到100年的时候,沙阿国王将他们的政权输给了出身拉杰普特人的拉纳家族,他们将近一个世纪掌握着国家权力。1951年拉纳王朝被彻底推翻。


现在的加德满似乎都在一片祥和的氛围里,但历史上也曾发生过令人惊悚的故事:2001年6月1日,加德满都纳拉扬希蒂王宫突然发生枪击事件,王储狄潘德拉因为选妃问题而连杀国王比兰德拉、王后艾斯瓦利亚、小王子尼拉扬、公主什鲁蒂等10多名王室成员。

狄潘德拉本人亦自杀身亡,比兰德拉国王的弟弟贾南德拉随后继承王位。不过,不少民众相信这其实是贾南德拉所策划并嫁祸于王储。随着尼泊尔共产党的武装势力渐获得民众的支持,截至到我在加德满都期间,尼泊尔大部分地区已经被尼共占领。

2006年1月尼共开始对首都围城。

1月14日,尼共武装突袭加德满都打死十多名警察,并号召首都各界举行大规模罢工游行。

4月21日,在七党联盟发动反国王示威和罢工两星期后,国王贾南德拉表示屈服,宣布解散内阁,将权力交予人民。随后尼泊尔议会一致通过,解除国王贾南德拉包括军权在内的权力并举行大选。尼共在大选中赢得30%以上的选票,成为尼泊尔议会第一大党并掌握政权。


女儿带我走到一座建造于12世纪的独木庙,又称加萨满达木屋(Kasthamandap),木庙共三层,整栋建造没有任何的铁钉或者钢铁做支撑,而是完全由一根独木做成的,加德满都的名字据说就是来自于这个木庙。

围绕加德满都这个名称的来历,当地流传着许多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与加德满都河谷有关,大意是这样:远古时代,加德满都河谷是一个巨大的龙潭湖,人们为了生存,只得栖息在河谷两旁的高山上,行走十分不便。

有一天,中国五台山的文殊菩萨路经这里,得知百姓疾苦,于是善心大发,挥起神剑,辟开一座大山,形成一个巨大的峡口,湖水沿峡谷倾泻而出,形成一个富饶的谷地。

于是,百姓欢天喜地,来到谷地,修建房屋,定居下来,形成城市,这便是加德满都。人们为了感激文殊菩萨的恩德,便在斯瓦杨布山上修建了一座文殊菩萨庙,直到每年二月的春王节,许多当地百姓满怀着虔诚的心情,来到文殊菩萨庙,敬献香火,顶礼膜拜。


女儿说加德满都名胜古迹众多,如故宫哈努曼多卡宫、新宫纳拉扬希蒂王宫、中央政府大厦、狮宫、比姆森塔、烈士纪念碑等。

城内印度教、佛教寺院更是比比皆是,她说城内有大小寺庙达2700多所,堪称世界之最,故有“寺庙之城”之称。由于庙宇、佛堂、经塔众多,形成庙宇多如住宅,佛像多如居民的景象。

巴格马提河左岸有古赫什瓦里庙,祀奉湿婆之妻雪山女神,庙宇形制为三角形,殿脊四条金色蛇簇拥宝顶,十分壮观。哈努曼多卡宫西边不远处,有贾格纳特寺,寺内所存马拉王朝最古老的碑铭及木雕毗湿奴神像是珍贵的文物,寺顶和檐角的飞岛等异形瓦件也是近世少见。

布帕亭德拉·马拉国王之母拉克丝米于1690年所建的太后庙构造奇特。

它是建于九层台基之上的三层瓦檐的湿婆神庙,但庙顶却是一座尖顶佛塔,在尼泊尔寺庙中为绝无仅有。其它如著名的斯瓦扬布佛塔、塔莱珠女神庙、帕苏帕蒂纳,以及建于五层台基上的三界魔力寺、有五扇雕花木门的湿婆帕尔瓦蒂庙、三重檐的文艺女神庙、八角形的黑天神庙等,有的布局严谨,造型典雅,有的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有的以庙内精美的木刻神像著称,有的以庙前的镏金铜狮驰名,造型各异,各有特色。

有一尊用完整的、高约5米的黑石凿成的黑色拜拉布神像,立于路旁,此神为湿婆的化身。雕像足踏怪魔,头戴骷髅饰帽盔,颈挂垂至腹下的一串人头骷髅,6手各握武器,赤眉如火,巨眼圆瞪,令人恐惧。

此像已有300余年,过去,民间犯罪、兴讼或争执,要先到这里,以手触石,誓不诳言,然后审问断案。

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它列为亚洲重点保护的18座古城之列。形成庙宇多如住宅、佛像多如居民的景象,除了上面提到的几座庙,还有太后庙、湿婆神庙、塔莱珠女神庙、三界魔力寺、湿婆帕尔瓦蒂庙、文艺女神庙、黑天神庙、斯瓦扬布佛塔等,有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有的造型典雅,布局严谨,有的以庙前镏金铜狮驰名,有的以庙内精美的木刻神像著称。加德满都城内的庙宇、佛堂、经塔、神像等富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文物种类繁多,难于准确数计,加德满都城内的古老建筑物更是举目可见,即使那些私人住宅,虽然是传统的砖木结构,但外观装饰得玲珑精巧,门窗、梁托及支架均是精雕细琢,就连郊区的乡村小镇也显得古香古色。

虽然当地人集中的弗瑞克街才是加德满都人生活的缩影,它的污秽与美丽都让人无法回避。街道中飘荡着浓劣的印度香味道,摇着转经筒的孩子,贩卖水果、唐卡和纸草画的商贩,多如牛毛的廉价旅馆和小餐馆,让这条街的“FLEAK”(奇特的)名符其实,但这并没有减低人们对加德满都的喜爱程度。

加德满都是尼泊尔几乎唯一的大城市,虽然它也像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一样,迫不及待地进入楼群密集、交通拥堵的现代社会,但是在嘈杂的街道小巷中、在密布的寺庙间、在穿着民族服装的男人女人旁,在拥挤的小巴上,你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尼泊尔迷人的气息。


第三天,我们包车去了加德满都周围几处景点,比如离加德满都约几公里处的帕坦(Patan),它也是一座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城内有许多古老的庙宇,其中最著名的是建于公元12世纪的金寺,被誉为“艺术之城”。而加德满都东面12公里处的巴德冈,建于公元389年,雄伟的摩拉王朝宫殿,是全国著名的古迹之一。

巴德冈在尼瓦族语中被叫做kao pa ,是古尼泊尔的文化中心,其历史可追溯到8世纪,在十二世纪到十五世纪,它曾是尼泊尔的首都。

这里的绘画、建筑、木雕、陶艺等文化遗产年代久远,融合了北方艺术和南方的神话哲学,并且被一代一代地继承了下来。宝塔、寺院、石雕、宫殿等历史遗迹保存完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

因此,在1979年,巴德岗的杜巴广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女儿说她特别喜欢古城里印度式风格的石塔,每次来都会在塔下坐坐,仔细打量石塔上那些活灵活现的浮雕。巴德岗王宫广场(Bhaktapur Durbar Square)又称巴克塔普尔,从13世纪至18世纪曾为独立的马拉王国之都,素有“露天博物院”之称。

这里有长达500年马拉王朝的王宫,包括许多各具艺术特色的宫殿、庭院、寺庙、雕像等,被誉为“中世纪尼泊尔艺术的精华和宝库”。

其中的金门和55窗户,以其精美的铜铸和木雕艺术而闻名,是罕见的艺术珍品。离王宫广场不远的尼亚塔皮拉庙,即著名的五层塔,是尼泊尔最高的寺庙建筑。帕斯帕提那神庙(Pashupati nath)始建于公元5世纪,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印度教圣地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保护对象,是尼泊尔境内印度教圣地,那里有湿婆神和其他神灵的庙宇、神殿和雕塑。

其中一座供奉湿婆神的庙宇始建于公元879年,现保存的是泊胡帕提德拉国王于公元1697年所建,镀金的屋顶,银色的门窗,塔式建筑饰以精雕细琢的木刻。庙内是一排排湿婆神的雕塑和来自整个南亚地区的顶礼膜拜的印度教朝圣者。白戈玛蒂河从一旁淌过,雅利安人的火葬场也在附近。

供奉破坏之神湿婆(Shiva)。中国游客也称之为“烧尸庙”,是因为帕斯帕提纳神庙外的巴格马蒂(Bagmati)河畔有六座石造的火葬台,是尼泊尔印度教徒举行露天火葬的场所。浮图纳特塔(Boudhanath)在加德满都东面。浮图纳特是觉地的意思,浮图纳特塔是尼泊尔最大的佛塔,高38米,周长100米。

据说该塔藏有古佛迦叶佛的舍利,已有1200多年历史。该塔还有一个尼泊尔名字,叫做“露珠塔”。其来源是,当年兴建此塔时,尼泊尔适逢干旱,无法取水,建塔者便采集露珠来和灰泥。

十六世纪该塔由宁玛派喇嘛修复。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该塔曾由中国喇嘛主管。该塔规模比斯瓦扬布寺的塔大。塔的构成分四部分:塔基、塔座、塔锥和塔冠。

塔基落于地面之上,为一巨大的穹隆形屋顶,塔座安放在该屋顶中央上方。塔座为四方形,每面绘有一双大眼,象征觉悟。此处以上的塔锥,共有13层阶梯,表示成佛的步骤。塔冠象征成佛。在圆形塔基数米远外环墙围绕。

环墙外壁有147个凹进去的壁龛,内悬经轮,经轮里侧,共有108尊打坐的佛像。

此处从前只是一个村落。从50年代起是藏人较为集中的地区。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周围有很多宗教用品商店。附近分布着30多个藏传佛教宁玛派、噶举派、格鲁派和萨迦派的寺庙。斯瓦扬布寺(Swayambu)则位于加德满都西侧的小山上,建于公元3世纪,是尼泊尔最古老的佛教寺庙、著名的佛教圣地。斯瓦扬布意为“自体放光”的意思,相传原始七佛中的毗婆尸佛曾在此处投下一支藕根,预言这里将来会长出发光的莲花,湖水将变成富饶的国土。斯瓦扬布寺所在位置,便是当年毗婆尸佛种莲之处。释迦牟尼佛的足迹也曾到过这里。

山坡东面的台阶旁,还保留有文殊师利菩萨的脚印。藏传密教莲花生大师和阿底峡等数度驻足于此。

1234年,该地成为佛教中心。门票50卢比。

该寺耸立在山顶的大佛塔造型奇特,建筑风格大致与浮图纳特塔相似,圆基直径20米,塔高10米。塔座四周各绘一双大眼,塔座以上的塔锥亦为13层阶梯,顶部为一尖形塔冠。

塔锥表面皆由铜片镶嵌或金箔镶镀。其纯白的塔基,金黄的塔身,高耸的华盖与宝顶在阳光照耀下交映生晖,十分光彩夺目。从该寺俯瞰。加德满都市的全景历历在目。


我们还去了市郊大峡谷,参观了栖居着数百只猴子的两座古庙,它们毫不惧怕陌生人,而且还会成群结队的觅食,大小猴子围着寺庙里精美的石雕、尖塔、佛像嬉戏、晒太阳或玩耍,别有一番情趣。一路看过来,我发现加德满都是个传统与现代混合交织的大杂烩,众多的庙宇夹杂在简陋的贫民区中,而在市郊也不乏豪华酒店、餐馆和高档商店。

感觉它实际上是两个城市:一个是遍布着红墙庙宇的宗教圣地;另一个是充斥着猴子、乞丐和汽车废气中的混乱都市。车行进在曲折、狭窄且时常毫无交通指示灯或标志的街道时,反应力和耐心是必须的修养。


还有博大哈佛塔(Boudha nath),据称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塔,位于城东,是世界文化遗产。巨大的神眼俯视着加德满都河谷。三层八角形平台衬托出磅礴宏大的气势。

膜拜的信徒多为来自尼泊尔、西藏、不丹等地的藏传佛教徒。附近有数万藏民聚居区,佛塔外圈环绕着许多专卖藏式宗教用品、手工艺品的店铺,出售唐卡、藏毯、面具、藏刀、首饰等。

还有一间天台餐厅,供游客一面欣赏风景,一面用膳,喝下午茶。由于坐落在西藏与尼泊尔通商的要道上,博大哈佛塔一带成为尼泊尔藏传佛教的重要圣地。环墙外壁有147个凹进去的壁龛,内悬挂经轮和108个打坐的神佛像。

信徒祈祷时,必须以顺时针方向绕行,一边拔数念珠或背诵经文,一边转动祈祷轮。白色的塔身高36米,处于古代通往西藏的贸易途中,许多世纪以来,这里是藏族商人休息及祈祷之处。

19世纪50年代,许多来自西藏的难民们涌入尼泊尔后决定在这周边留下来。他们在这里建起了大量寺庙,形成了尼泊尔境内的小西藏,这里是了解藏族风情的理想场所。

我们最后去了海拔2100米的纳加阔特(Nagarkot),它素有喜玛拉山脉观景台之称,可遥望从安娜普娜群峰一直看到珠穆朗玛峰一列东西绵延300多公里的雪山。

每年的10、11月份是看山的最佳季节,那时的喜马拉雅天高云淡,八座海拔8千米以上的高山和其他二十多座高高低低的雪山一览无余。实际上,纳加阔特最令人注目的是最接近的蓝塘峰群和跟它东西相连的喜玛拉雅山,这已足够令原来只是个小山村的纳加阔特成为风光明媚的赏峰圣地。

游客通常由加德满都出发,途中经过巴德岗 ,最终到达纳加阔特的山脚下,大约三十公里。为了看早上的日出,许多游客会选择在纳加阔特住上一晚,早晨四点起来在饭店的顶层等日出。

我们很幸运一览太阳照耀下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壮丽景象,延绵起伏的群峰仿佛在睡梦中,浓浓的白雾笼罩在山间,将山村的红砖房和漫山遍野的绿树遮住,人们好像处在仙境之中。据说如果天气特别晴朗,在此地观日出,可以清晰地看到宽达425公里的延绵山脉,是加德满都最佳的喜马拉雅观景台。


女儿说晚饭必须在而泰美尔(Thamel)吃,那里是加德满都的三里屯。到了我才发现,泰美尔是加德满都最热闹的地方。

女儿说百分之九十的游客都到这个地方逛一逛、吃一顿。来自不同国家的旅客造就了泰美尔地区各式各样不同的异国风味美食,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不但有印度、意大利、法国、墨西哥、日本、西藏和尼泊尔等风味餐厅,更有麦当劳、肯德基、披萨屋等连锁店,真是美食主义者的天堂。我们来到杜巴路(DurbarMarg)一带,这里餐馆林立,据说还消费低廉、经济实惠、味道醇正。

在泰美尔吃饭确实是一种享受,除地道的尼泊尔餐饮外,还可以吃到各国的美食,且水准也高,其中又以欧洲美食最为流行。享受一顿异国风味的美食,亦只不过一、二百卢比。

女儿说其实尼泊尔本身并没有发展出自己特殊风格的烹饪,精致芳香的尼瓦利(Newari)料理除外,但这种食物只有在私人宴会时才吃得到。

尼泊尔菜基本都是印度烹调的变化而已,其中还包括一些西藏餐饮改变而来的饮食。大米是尼泊尔绝大部分的地方,包括加德满都在内的主食。

通常是煮着吃,再配上扁豆汤(dhal),菜里加一些佐料,主要是大蒜和红辣椒。还有ampa甘薯,磨碎后和茶、牛奶或水混合起来吃,或是干吃作为米饭的补充或代替品。在这个视牛为圣物的印度教王国里,牛肉是不能吃的,因为在印度教里牛是湿婆神的使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尼泊尔人平常很难吃到肉,而有钱的人家才经常吃得起羊肉、鸡肉。

尼泊尔人爱吃甜的和具香味的点心,像是从糖浆里捞出来一样。例如桔雷比(ielebi)和莱杜(laddu),形状、包装各有不同,它们的材料和口味也就有所不同了。而饭后的奶茶是红茶煮成的,再加上牛奶或羊奶,有的会加入一点生姜。

产自低海拔地区的水果在加德满都处处可见,价钱对游客而言,非常的便宜,但别忘记一定要经过冲洗之后再吃,以免拉肚子,得不偿失。

尼泊尔也有一些地方有地方色彩的食品,只是很少,比如雪巴人以马铃薯为生,雪巴人吃马铃薯或烘或煮,精致一点的吃法是将生马铃薯去皮和佐料一起捣搅,放到热石板上像个大煎饼一样来烤,然后配新鲜干酪一起吃。


这里还是背包客聚集的区域,旅馆、餐厅、网吧、商店、旅行社非常多,屋里墙外的告示板上贴满了提供挑夫、导游服务和寻找旅伴的字条,给人一种天下一家的感觉,很适合初来加德满都的游客。

女儿说泰美尔也像阳朔的西街,曼谷的高山路,加德满都从事旅游产业的商人们都集中在此地,在这里你几乎可以找到旅行者所需要的所有旅游资源:各式各样的青年旅馆,大大小小的货币兑换代理店,五光十色的纪念品商店,甚至是洗衣房,网吧等等,仿佛在对到来的旅客说:只要你需要,我们一定有。

我也有同感,在泰美尔聚集的几乎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们,他们年轻而富有朝气,餐馆的叫卖声,旅店传出的问好,商店和兑换店里此起彼伏的讲价声都为这里注入了无限年轻的朝气和活力。或许就是因为他们的到来和聚集,这座古老的城透出了一丝年轻的朝气。

女儿说泰美尔通常是自由行旅客下机之后的第一站,250卢比左右的出租车钱即可到达。这里的街道上有许多佛像和佛教绘本,也有从西藏运来的古董。但应该不是真正的古董,因为购买年份未满一百年的唐卡、佛像等,必须向尼泊尔相关部门申请核准,取得未满百年的证明文件方可携带出境,很麻烦。

最好就是买这里的天然宝石,尼泊尔出产的深红色水晶、黄玉、海蓝宵石、青金石等,价廉物美。耳环、项链和戒指手工还算精致,价格不好不坏。这里外币黑市兑换价和银行价相差无几,黑市交易虽然犯法,但由于大部分旅游观光支出均用尼泊尔卢比支付,所以黑市兑换还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


加德满都的店铺大都是独立分隔的小店,对面排着,隔着窄窄的小道,顶着浑黄的路灯。街上摆卖最多的是鲜艳的手编毛衣、成打的廓尔克弯刀、闪着妖娆光芒的红宝石、人佛之爱的铜像等等稀奇古怪的商品。

即便是看,也是莫大的收获。店里的人随便就在美丽的麻质地毯上跑来跑去,毫不痛心地留下黑黑的脚印,好“奢侈”!如果要拍一部中古时期的片子,这儿的居民每个人的服装和神态都可以充当群众演员。

美丽的尼瓦族妇女,无论是工作或外出,多半都穿着红黑两色相间的纱丽,特色是下摆部分还斜斜地留出美丽的层次;孩子们的裙子也多半是鲜艳的红色。在这里很容易让人中了邪似的疯狂按动快门。

小城的每一处每一景都给人以震撼,亦能安抚心灵。伴随着随处可见的古迹、小小的手工作坊,像乐知天命的尼瓦族人一样,坐在有上千年历史的宫殿里,就会知道什么是比天堂更快乐。


女儿说,尼泊尔最常见的礼节是合十礼。在尼泊尔人的观念中,左手是不洁净的,收授物品时要用右手或双手。尼泊尔人在回答问题时,惯于用摇头表示同意。

尼泊尔妇女一般不和不熟悉的人握手,在向尼泊尔妇女问候或同其交谈中,不要有身体上的接触,也不要轻易抚摸小孩的头,因为尼泊尔人相信神住在人的头顶。

尼泊尔人有敬黄牛为神的习俗。不管是谁,有意或无意的伤害“神牛”者,都要受到罚款或法律制裁。尼泊尔的尼瓦族女人,一生至少要结两次婚。

当她们长到7-9岁,还未走出童年时,神圣的第一次婚姻就降临了,这次婚姻被叫做“果实婚”,婚礼仪式被称为“益喜”。

有趣的是,这结发的“新郎”不是男人,而是一颗由女孩父母精心挑选出的“贝尔果”——所谓“贝尔果”无非是当地“贝尔树”结出的果实,属于一种青绿色坚果。

在尼瓦族的习俗中,“果实婚”往往是集体婚礼,虽只是嫁给一颗坚果,但“益喜”的仪式却庄严隆重,毫不马虎。

在仪式现场,家长及亲朋欢聚一起,“待嫁”的女孩们,穿上最鲜艳的纱丽,额头中央,点上意寓吉祥的“朱砂痣”,为了表达对她们的祝福,鲜红的“朱砂”甚至把小“新娘”的黑发都染红了,也有些女孩在头顶上系一张绘着“太阳神”的纸帕,意谓“太阳神”将注视着她完成婚礼。

梳妆完毕,在祭司的主持下,女孩们要对着贝尔果和父母一一行礼,表示婚姻的成立。

婚礼结束后,父母则要将“新郎”用一块红布裹好,女孩们也会将这位“新郎”珍藏在身边,陪伴自己一生一世。

“再婚”依然是通过媒妁之言和父母之命定下的。在男女双方家长定下婚约后,两家就要实行“相亲礼”,即由男方带上10颗槟梆、一盒粉、两套新衣作为见面礼送到女方家中。“相亲礼”仪式后,男方家中便可以着手选择吉日筹备婚礼了。


在加德满都行走,你会在偶然中,不期遇到一群舞者,只见一名戴著白狮面具的威吓另一名壮硕的舞者,后者戴著银冠,配备看起来像纸浆制成的钉头槌。狮子手腕和手肘上上绑著红色布条,当他绕著你转圈,布条就会从手臂飘扬,让他像是一团华丽布料,而长长的鬃毛垂在后腰,映著周围四个角落的火盆散发的光芒。

狮子时不时就会往空中精彩一跃,把脚收在身下,时而灵巧旋转,时而以假想的爪子抓空气。在旁观看的孩子会兴奋地尖叫,和铜钹、唢呐的喧闹声不相上下。

当狮子一跳,小心翼翼前行时,国王挥舞棍子往后退,双腿大开、外八站立,在沉重的金盏花圈下任由命运左右。

这便是迦谛舞(Kartik Naach),故事来自《往世书》,诉说毗湿奴的人狮化身那罗僧诃如何克服曾杀害其信徒的恶魔阿修罗──金床(Hiranyakashipu)。

金床很生气,因为毗湿奴的化身杀害了他的兄弟。他要复仇。金床修炼苦行,遂得到梵天的法力保护,任何人或动物都伤害不了他。然而,即使他发动战争,仍无法撼动自己的儿子钵罗诃罗陀(Prahlada),这位如圣人般的孩子虔信毗湿奴。

于是,金床下定决心大开杀戒,连自己的儿子也不放过。钵罗诃罗陀的良善美德总让他获救,金床遂奚落儿子;他指着石柱,问毗湿奴是不是住在这块石头里。没想到当他用钉头槌敲击石柱时,那罗僧诃竟现身了。他是半人半兽,不完全是人或野兽,形成了致命的威胁。

在故事中,那罗僧诃把金床的五脏六腑都挖出来。当舞高潮时,那罗僧诃只碰了碰恶魔的胸口,恶魔就昏死过去,像个摇滚明星被一群人举过头顶、横穿人群,这时观众纷纷拍手称赞。

女儿说加德满都有很多的节庆。春天的战车游行会载著赐予甘露的红观音(Bunga Dyah),在帕坦的人间女神库玛丽(Kumari)的祝福凝视下,于街道上绕行。

这习俗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对于住在城市的尼瓦族原住民意义更重大。红观音在佛教和印度教都是神圣的,也就是观世音菩萨,即西藏的Chenrezig。迦谛舞肇始于十七世纪中期帕坦国的悉地.纳拉辛哈马拉国王(Siddhi Narasimha Malla)在位期间,藏传佛教历经数十年的宗派与区域冲突之后,拉萨的五世达赖喇嘛和掌权的代理人索南群培Sonam Rabten掌控了格鲁派。

这对统治加德满都谷的马拉国王而言是好消息:加德满都因此可以获得铸造西藏货币的工作,这是有利可图的产业,所以载歌载舞。迦谛月对尼泊尔人来说是个吉祥的季节,也是婚礼的季节。

在尼泊尔神话中,当迦谛月来到第十一天,毗湿奴会从四个月的瑜伽修行梦中醒来,与吉祥天女(Laksmi)结婚。要想结为连理,没有更适合的时节了。


没到加德满都之前,我一直认为巴黎是世界上最悠闲的一座城市,巴黎人也是世界上最会生活的人。直到走进了加德满都,我的想法完全被颠覆了。这座城市虽然拥挤不堪,城市建设也是相对落后,但这里人却生活得悠闲自在。

走在街上,哪怕你并不认识这里的任何人,也会有人亲切地冲你打招呼,向你微笑。作为一座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它以精美的建筑艺术、木石雕刻而成为南亚古代文化的象征。

它被誉为为“寺庙之城和露天博物馆”,可谓“五步一庙、十步一庵”,宗教文化浓厚。

加德满都是一座有信仰的城市,这里的人们淳朴敦厚,我发现加德满都的人面对镜头都特别友好,会微笑着看着你按快门。给我印象深刻还有那些穿着各式校服的孩子们,不管在什么时间,走在哪里,总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和笑容。

女儿说那是因为天真无邪是他们最纯真,最清澈的表情,这是她一直都想要寻找的东西,也是在中国大多数孩子都缺少的东西。或许你很难想像,在一个GDP如此之低的国家,学生们接受的却是西方式的教育,穿着洋气的校服,游走在大街小巷,他们的身影,构成了一道道绚丽的街头风景。

女儿说尼泊尔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虽然整个国家都很贫穷,但贫穷并没有改变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尼泊尔所有的公立学校都实行的美式的前卫教学方式,追求的是解放学生的天性,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造性。

上课的方式也很开放,不会只局限在教室里,他们会把更多的教学时间放在社会实践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我在巴德岗古城游玩时,看到一群学生在临摹古建筑,觉得很好奇,就一直站在他们背后在观察,一个老师模样的人走到我面前对我说,你是中国人,我说是啊,我说你是他们老师吗?她说是。

通过聊天才知道原来这是巴德岗小学的美术老师带着学生们在上美术课,他们这节课的内容就是最简单的素描。就是用铅笔和白纸随便涂画,最后形成图案因人而异。老师说,我不会评判他们谁画的好或不好,因为每个人眼里的建筑是不同的,绘画的目的就是让他们了解了本国的文化。

我想,是什么让这么一个贫穷的国家,生活的却那么幸福…….或许正如这个国家的名字:NEPAL,N-never;E-ending;P-peace;A-and;L-love………


加德满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天然的山水,淳朴的民风。但与此同时,它的贫穷、落后,尤其触目皆是的脏乱差,与灿烂的古代文明形成极大落差,又让人产生强烈的心灵困惑。

这个享有“天堂”美誉的“众神的国度”,这个被称为“露天博物馆”的“百花盛开的城市”,这个以平和接受命运、用微笑面对贫困的民族……所见所闻,令人为之震撼、为之感动。每每忆起,默默为之祈祷。

加德满都享受着从印度洋带来神所施舍的温暖,那些挂在天际的彩虹像是度母普渡救世所走过的桥,化作微风吹进每一个居住在这片大地的人的眼里,走进心里,化作善念,永驻这片中世纪的众神之地。

旅馆有雪山守护在背后,楼下则是活泼明艳的各种叫不出名字的花,它们拥挤却悄悄然,一如那万年的雪山般宁静,只剩下屋檐下雕刻满神明的古旧铜铃被风撩过所发出的空灵回响。这就是所谓的天堂吧?我还置身其中,却因为总归会离开,而心有不舍。


离开加德满都的那天,阳光灿烂,平日缭绕的云雾散去,露出城市背景中如金刚石般明晰的山峦:北边的蓝塘里壤峰(Langtang Lirung)犹如雪堆成的金字塔,东北边的多吉拉巴山(Dorje Lhakpa)则像雪白的钻石,都是海拔七千公尺以上的高峰,感觉近得似乎触手可及。

站在旅馆顶楼,甚至能隐约看见远方如鲨鱼鳍般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我们想像中,喜马拉雅山区是让人向往的地方,有荒野的地平线和山峦,即使加德满都已经发展成一个都市,远离了我们的想象,但这座古老的城市仍是人类史上最优美的古城,不光是建筑物与装饰艺术的特质令人屏息,更因为此间生活方式并没有随着环境而演变许多,它依然散发著细腻的文化魅力,令人深深陶醉。

加德满都确实很美,因为它淳朴且善良,连绵起伏的高山写就了它的人间净土,也阻隔了世间的纷扰。这里的人们虔诚地修炼着,享受着简单的快乐,追求生命的圆满。正如那首歌:

加德满都很美,因为她的淳朴与善良;

加德满都很悠久,因为她有众多世界遗产;

加德满都很浪漫,因为她曾是嬉皮士的家园;

加德满都很神秘,因为它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亲自去经历与验.....


生命就像一片云,时而宁静,时而疯狂,我们都想要更高的天空,都想飞得更高,直到来加德满都,那个曾经深藏内心的飞行梦想在这里变成了现实。

我仍然清晰地记得当飞机离开加德满都,离开大地,纵身向扑向天空,滑翔在天际那种感觉。脚下就是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珠穆朗玛峰,从最初的不舍到后面的兴奋和平静,完全忘记了世间的一切烦恼,只把自己想像成是一只快乐飞翔的雄鹰。

很长一段时间,我无法说清楚这次旅行的意义,直到现在,我像千千万万的人一样挤公交、挤地铁,在电脑前处理做不完的工作时。

我才明白,也许很多事情本来就没有意义,我们都在一定的格式中在意了太多生命之外的东西。旅行的意义也许就是希望在老去之前尽量多地看看这个多彩的世界,而不是象大多数人一样毫无色彩地老去,让鲜活的生命在终结之前,骄傲地对自己说,我曾走过这个世界的很多地方,见过很多奇迹,圆过自己的梦!

【行走如歌】系列

作者介绍


点击 图片 敬请欣赏【人生自白】系列

近期发表

精选汇编 ↓↓↓ 百篇尽


【带你深度游世界】

喜欢就点“赞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