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塘小隐图 立轴
题跋:
湖州秋水玉泠泠,
湖州女儿出采菱。
棱船荡桨红泼刺,
阿姐唱歌教妹应。
隔溪小阁带醉冯,
稳坐临风宜远听。
沈周
湖州秋天的湖水如玉石般清澈,波光粼粼, 湖州的姑娘们出门去采菱角。小船在水面划动,桨声清脆,船桨划开水面,泛起红色的水花, 姐姐唱起歌,教妹妹跟着应和。隔着溪水,有座小阁楼,有人带着醉意凭靠着, 稳稳地坐在那里,迎着风,适宜远远地聆听这美妙的歌声。
采菱是江南人的每年都会有的日常。沈周也画过多次采菱图。在《九段锦》里也画过。
仿赵大年芦汀采菱图
《江村消夏录》:一仿赵大年,芦汀菱汉,浅水空明,高柳垂荫,下多亭馆,采菱小艇,或三或五,荡漾随波,艶态明妆,略从毫末点染,便有无限风情。至其远山横黛,返照衔红,天机活泼,又岂学力所能哉?
仿照赵大年的画作,画出了芦苇丛生的水边,菱角叶漂浮在水面,浅水清澈透明,高柳垂下浓密的树荫。下方分布着许多亭台楼阁,采菱的小船,或三或五,随着波浪荡漾。船上的人们妆容艳丽,姿态优雅,只从细微之处加以点染,便展现出无限的风情。至于远处的山峦横亘,夕阳的余晖映照出红色,那种自然的生动与灵活,又岂是仅凭学习所能达到的呢?
杜东原题:
苕溪秋高水初落,菱花已老菱生角。
红裙绿髻谁家娘,小艇如梭不停泊。
三三五五共采菱,纤纤十指寒如冰。
不怕手寒并刺损,祇恐归来无斗升。
湖州人家风俗美,男解耕田女丝缫。
采菱即是采桑人,又与夫家助生理。
日落青山起暮烟,湖波十里镜中天。
清歌一曲循归路,不似耶溪唱采莲。
继南出其兄石田生所画《采菱图》求诗,一时不能即就,因书旧作如上,然图景与诗意颇合,亦云可也。成化七年辛卯阳月望,鹿冠老人杜琼书,时年七十又六。杜琼是沈周的老师,沈周让自己的弟弟拿着画求老师印可并题诗,杜老师看到这幅画,应该是很欣喜的。
苕溪,就流经湖州。沈周的《莲塘小隐图》是不是对这幅画的回应呢?都是小青绿山水。顺着老师杜东原所写的湖州莲塘继续画下去。
“红裙绿髻谁家娘,小艇如梭不停泊。”沈周此图所画,也是这样的一个场景。
湖州人家风俗美,男解耕田女丝缫。
采菱即是采桑人,又与夫家助生理。
日落青山起暮烟,湖波十里镜中天。
清歌一曲循归路,不似耶溪唱采莲。
这样的湖州人家,男耕女织,美好的田园渔隐生活,太美了。我若是看到了这样的一首诗,也会再画一幅的。
一文士带着童子,正在莲塘边的草亭里,静观莲塘。所观正是那“日落青山起暮烟,湖波十里镜中天。”
沈周还画有一幅《采菱图卷》
沈周的祖上就是吴兴人,后迁居到长洲。也是有这样的一份渊源的。
好,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