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蜀汉的老大是刘备。其次便是关羽、张飞这些“原始股东”。
一开始也许确实如此,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另一个人慢慢掌握了蜀国的大权,成为了新的老大。
此事也是关羽樊城之战大败,败走麦城的时候才意识到的。只可惜为时已晚,关羽无力回天。
樊城之战中的端倪
赤壁之战后,刘备从东吴借到了荆州。以荆州为起点,刘备从公元212年到公元219年的7年时间里,接连发动了益州之战和汉中之战。
眼看益州和汉中那边打得不亦乐乎,坐镇荆州的关羽坐不住了。别人都在建功立业,只有自己这边一事无成。尤其是他看不上的老将黄忠都位列五虎上将,与自己平起平坐了,更是让他不舒服。
此时的关羽想要一场大胜来证明自己。
当时,荆州七郡中的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在东吴手中,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在蜀汉手中,剩下一个南阳郡在曹魏手中。
蜀汉和东吴毕竟还没撕破脸,依然是盟友,关羽不便对东吴三郡出手,于是打起了南阳郡的主意。而樊城正是南阳郡的治所所在。只要拿下了樊城,曹魏将无法再插手荆州。
当时刘备让关羽全权负责荆州的事务,因此关羽只是派人通知了刘备一声,然后就出兵了。
以他对刘备的了解,他这边有所行动,刘备那边至少也要策应一番的。只要刘备能牵制住曹操的主力,那么荆州的魏军不足为虑。
可惜这一次关羽的预判失误了,他这边打得热火朝天,刘备那边却毫无反应。
虽然他水淹七军,击溃了曹魏的援军,并且围困住了樊城,刘备那边依然一点动静都没有。然后此时关羽遇到了第一个难题:俘虏太多,粮草不够吃了。
此时关羽其实已经察觉到不对劲了,以他对刘备的了解,荆州这边如此大的动静,刘备不仅没有派来援军,就连粮草辎重都没有送来。
而且他也没有收到刘备大举出兵,牵制曹魏的消息。
关羽不得不疑惑:大哥这是怎么了?
不过关羽没空琢磨这个问题,因为粮草已经快见底了。为了解决粮草问题,他只得派人偷袭了湘关。
湘关乃是东吴的粮仓所在,等于说他把东吴在荆州的储备粮全搬走了,到时候东吴在荆州的驻军都要饿肚子了。
得知消息的孙权气急败坏。加上之前关羽拒绝了自己联姻的请求,还口出狂言“虎女岂能嫁给犬子”。如果孙权的儿子是“犬子”,那孙权成了什么?
新仇旧恨交织在一起,让孙权下定决心,要让关羽为自己的言行付出代价。
与此同时,曹魏那边为了保住樊城,也出动了规模惊人的大军。曹操麾下的名将,除了有重要任务和带伤的,几乎是倾巢而出。
如果刘备出兵策应关羽,以曹操多疑的性格,断不敢倾巢而出。说不定他会选择放弃樊城。
正是因为刘备那边毫无反应,导致关羽陷入了曹魏和东吴两面夹击的困境。他以半个荆州的兵力,如何对抗曹魏和东吴的举国之兵?关羽败局已定。
此时的关羽还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他派了好几批人前往上庸,向驻守上庸的刘封、孟达求援。
在关羽看来,刘封是大哥刘备的义子,必定会来驰援自己。
结果他左等右等,迟迟等不到援军。关羽眼看城池守不住了,只得开城突围,最终战死沙场。
虽然他不知道大哥那里发生了什么,但是他可以肯定,蜀国的天变了。自己的大哥刘备已经不是蜀国的老大了。
蜀汉真正的老大
既然刘备已经说了不算了,那么蜀汉真正的老大又是谁呢?其实不是别人,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
自从“隆中对”之后,诸葛亮的才华、见识让刘备折服,因此无论大事小事都听取诸葛亮的意见。
这让关羽、张飞很不爽,他们不止一次向刘备表达自己的不满。刘备只得安抚道:“我得到孔明,如鱼得水。想要成大事,还得靠孔明。放心吧,孔明不会影响我们兄弟的感情的。”
张飞这人心比较宽,既然大哥这么说了,他也就没放在心上。但是关羽可就不一样了,他心高气傲,看到诸葛亮这个新来的比自己受重用,就是觉得不舒服。
为此,他们也曾明争暗斗过几次,不过都是以诸葛亮的胜利告终。
随着相处久了,加上打过几次配合,关羽和诸葛亮的关系才逐渐缓和。
诸葛亮真正开始掌握蜀汉的大权,还是从汉中之战开始的。
刘备刚得到益州不久,就得到消息曹操出兵汉中了。汉中毗邻益州,如果让曹操得到汉中,就可以随时出兵益州。以双方的实力差距,到时候蜀汉就危险了。
为此,刘备亲率大军出兵汉中,蜀汉精锐尽出,什么赵云、张飞、马超、黄忠全都被刘备带走了。益州就留下诸葛亮和一帮文臣看家,此时诸葛亮开始插手蜀国的朝政。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中之战的消耗不断加剧,诸葛亮手中的权力也不断增加。到了汉中之战后期,蜀汉的朝政已经完全由诸葛亮来决断。因为刘备已经深陷与魏军的战事,无力搭理其他事情了。
话又说回来,刘备不放权不行。汉中与益州相隔万里,如果事事诸葛亮都向刘备请示,那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延误战机。
所以到了后来,刘备只负责提要求,诸葛亮则负责解决问题。
比如刘备兵力不足了,诸葛亮就想方设法募兵。再比如刘备粮草辎重不够了,诸葛亮就想方设法筹集粮草。
权力的本质就是做事,一个人做的事情越多,他的权力也就越大。
正是因为诸葛亮“鞠躬尽瘁”,所以等到汉中之战结束的时候,他已经成了蜀汉实际上的老大。
虽然那些武将大都听刘备的,但是那些文臣基本都听诸葛亮的。而一国朝政,主要是掌握在文臣手中,而非武将。
而这也是诸葛亮能够掌控蜀汉大权的根本所在。
诸葛亮的不得已
当然,说了这么多,并非是说诸葛亮有野心,或者人品有问题。只是在阐述蜀汉的权力是如何转移,又为何会转移的。
其实樊城之战的时候,诸葛亮之所以什么也没做,是有其苦衷的。
诸葛亮能有后世那么大的名气,自然不会是小肚鸡肠之人。他不是不想帮关羽,而是他不能帮。
咱们先来看看蜀汉当时的情况。汉中之战,曹魏投入的兵力至少也有15万。《诸葛亮集》里甚至说曹魏兵力几十万。
几十万不太可能,这毕竟只是一场局部战争,曹操不可能发举国之兵。但是15万还是比较靠谱的。夏侯渊镇守汉中的时候就有5万精兵。后来曹操又带了10万大军前来增援,加起来就是15万。
那么刘备能击败曹操,兵力至少也要10万,甚至更多。
蜀汉有没有这么多兵力呢?实际上是没有的,实际上汉中之战打到后期,蜀汉这边已经逐渐支撑不住了。为了让刘备拿下汉中,诸葛亮可谓是将益州的民力、物力给透支殆尽。
男子都被拉去参军,女子和老弱都去运送粮草。就这样,刘备才得以击败曹操。这是一场惨胜。
然而曹操撤退的时候,什么把能带走的东西都带走了,带不走的都烧了。就留下一个残破不堪的汉中给刘备。
此时的蜀汉,真的是百废待兴,再经不起任何折腾了。
结果这个时候传来了关羽在荆州开战的消息,诸葛亮能怎么办?
如果让刘备得知此事,那刘备必定全力增援关羽。到时候蜀汉只会难以为继。
诸葛亮没得选择,他只能隐瞒消息。他这么做是以大局为重,是为了蜀汉。
文官都听诸葛亮的,诸葛亮想要封锁消息,轻而易举。
这才导致了关羽在荆州孤军奋战。
至于刘封、孟达不肯增援关羽,这可怪不得诸葛亮。要怪就怪关羽平时眼高于顶,得罪了太多同僚。
再说了,刘备当时交给刘封二人的任务是驻守上庸,防范曹魏。如果二人因为增援关羽,给了曹魏可乘之机,那就是他们二人失职。
只想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此乃人之常情。
至于诸葛亮,他忠于的是汉室,而不是刘备一个人。他是真的想要匡扶汉室,他不是对关羽见死不救,而是有更崇高的使命,使得他没法救关羽。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刘备想打夷陵之战的时候,以诸葛亮为首的群臣都反对。因为蜀汉的老大其实是诸葛亮,而诸葛亮明白,此时蜀汉国力尚未恢复,不宜用兵。
可惜刘备不管这些,他的眼里兄弟比一切都重要,他就是要给关羽报仇。
不过此时他也意识到了诸葛亮权倾朝野,这才有了白帝城托孤,其实他就是要试探诸葛亮。这也解释了刘备的托孤大臣为何除了诸葛亮,还有李严。因为他们不是一路人,刘备想用李严制衡诸葛亮。
幸好诸葛亮是汉室忠臣,他虽然大权独揽,但是一直兢兢业业,最后更是因为操劳过度而亡。
参考资料:
《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