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1日,以色列再次掀起波澜:国防军大举出动,从四面八方封锁了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的杰宁市,开辟了第二战场。这是以色列在刚刚结束加沙停战后,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仅次于其入侵叙利亚南部的行动。



这次突袭,以色列国防军调集了两支旅的兵力,动用了数百辆D9装甲推土机、大铲车、雌虎步兵战车和梅卡瓦坦克等重型装备。对外宣称目标是平息暴乱,但背后透露的信息却远不止表面这么简单。

巴勒斯坦内斗加剧,法塔赫陷入困境

在以色列军队抵达之前,巴勒斯坦内部的冲突已经持续了半个月。法塔赫武装部队对杰宁难民营发起了大规模扫荡,但进展却异常艰难。尽管投入了几千兵力,配备了装甲车和RPG火箭弹,但始终未能攻破难民营防线,反而被抵抗武装多次反击,甚至损失了多辆装甲车。

21日的战斗中,法塔赫武装继续对难民营发动攻势,至少导致6名巴勒斯坦人死亡、35人受伤。与此同时,其他西岸地区也爆发了零星冲突,整个局势呈现出失控的趋势。法塔赫对外强硬表示将肃清抵抗武装,但内部的混乱和士气低落已经让这支队伍几乎失去了民众的信任。



以色列的“摘桃子”策略

就在法塔赫陷入僵局时,以色列国防军的到来,似乎为其注入了“强心剂”。以色列以“协助平息冲突”为借口,直接接管了战场。甚至在21日,法塔赫武装还配合以色列军队封锁了杰宁难民营的入口,用卡车和石块堵死了所有通道,等着以色列装甲部队发起总攻。

这已经不是法塔赫第一次与以色列合作打击巴勒斯坦内部的抵抗力量。这种行为让其在巴勒斯坦民众中的地位一降再降,完全无法与哈马斯抗衡。法塔赫一边试图证明自己的合法性,一边依靠以色列的力量打压内部异见,反而让人更加质疑它是否还能真正代表巴勒斯坦人民。

以色列的真实意图:打软柿子,找回面子

以色列此举不仅针对巴勒斯坦内斗,也意在转移其在加沙受挫的尴尬。在加沙的战斗中,以色列多次遭遇抵抗武装哈马斯和杰哈德的强力反击,战局陷入拉锯状态。这让以色列的军事实力受到质疑。于是,他们选择了约旦河西岸作为新的突破口。



相比加沙地区抵抗武装的顽强反击,西岸的武装力量较为分散,法塔赫内部的混乱更让以色列“有机可乘”。此次行动,甚至连以色列财政部长都公开宣称:“是时候改变西岸的安全局势了。”这无疑表明,以色列不仅在军事上采取强硬手段,也试图通过进一步控制西岸,彻底压制巴勒斯坦抵抗力量。

极右翼定居者的“添乱行动”

更令人愤怒的是,以色列极右翼的非法犹太定居者也趁机大肆作乱。在以色列军队的掩护下,这些定居者袭击了西岸多个巴勒斯坦村庄,抢劫、焚烧、破坏房屋和车辆,制造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但这场混乱中也发生了“乌龙事件”。两名极右翼定居者被以色列军队误认为是巴勒斯坦抵抗武装,直接当场击毙。这起“误杀”不仅让以色列军队难堪,也凸显了这场行动的无序和混乱。

结局早已写好:民众的不屈反击

面对以色列的封锁和极右翼势力的挑衅,巴勒斯坦抵抗武装迅速作出回应。哈马斯在深夜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以色列军队和非法定居者的侵略行为,同时呼吁西岸民众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外部的干预。



对于巴勒斯坦人来说,约旦河西岸的局势早已不是新鲜事。以色列每次在加沙陷入僵局后,都会将矛头转向西岸,用强硬手段制造恐惧,同时配合法塔赫武装打压内部异见。然而,这种短视的策略只会加剧矛盾,激发更多的反抗情绪。正如巴勒斯坦民众所说:“如果我们都像哈马斯一样团结一致,以色列早就不得不坐下来谈和平了。”

以色列的“第二战场”,能走多远?

以色列这次在西岸的大规模行动,无疑是在为其国内和国际形象找回一些“面子”。然而,问题的根本并未解决。加沙的抵抗力量依然强大,西岸的民众也不可能接受长久的压迫。以色列的强硬姿态,或许能带来短暂的胜利,但长期来看,这种策略注定无法带来真正的和平。

局势的背后,是一场错综复杂的博弈。法塔赫的妥协、以色列的强硬、哈马斯的反击,以及巴勒斯坦普通民众的生存挣扎,都在推动着这场冲突不断升级。对于以色列而言,这场“短痛”的代价,也许会比他们想象得更为沉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