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1月22日电(记者王博、何问、张睿)春节前夕,记者在甘肃省临泽县司法局平川司法所老魏调解室,碰到了一起正在办理的调解案件。

“出院了,说明已经不需要再护理了吧?”

“对。”

“保险公司没赔付的,对方也承担了。前期已经负担了一部分,剩下1万元够用吧?”

“可以。”

这是一起由交通事故引发的赔偿纠纷。案件调解员魏红宗耐心询问着当事双方的意见,居中调和、促成共识。


临泽县司法局平川司法所副所长魏红宗(左一)在进行司法调解。新华社记者 张睿 摄

魏红宗是临泽县司法局平川司法所副所长。原本和记者聊天的老魏,还稍显紧张局促。一到了自己的“主场”,坐在调解室的旧椅子上,老魏的状态马上不一样。

“那就说好了。今天协商的情况我念一下,有不对的地方,你们就指出来。”

征得当事双方认可后,魏红宗请在场工作人员将记录形成书面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仔细阅读后签字即告调解完结。在老魏的调解下,剩余款项当场结清,双方握手言和。

调解室这个“主场”,老魏坐镇快20年。2005年3月开始,老魏受聘担任人民调解员。近20年来,他参与调解家庭纠纷、土地纠纷等各类案件近2000起,曾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老魏眼中,这些年农村的矛盾纠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过去多是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土地权属等矛盾,如今医疗事故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电商交易纠纷等新的矛盾类型也不断涌现。”魏红宗说,过去,矛盾纠纷大多发生在个人之间,如今也有了个人和法人间的矛盾。老魏去年就曾远赴新疆,调解了一场因外出务工发生意外造成的纠纷。


临泽县司法局平川司法所副所长魏红宗(左)与同事进行工作研讨。新华社记者 张睿 摄

矛盾变化了,化解矛盾的手段也在更新,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临泽县,当地运用“民主议事会”“邻里小院”“庭院恳谈”等新法子、新载体,引导群众共同参与乡村治理,表达民情、化解争议,力求“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在老魏看来,随着普法深入,农村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在不断提升,“这就更需要把精力花在矛盾纠纷排查上”,老魏认为,常走访、多联系,帮群众“熄熄火”“顺顺气”, 抓早、抓小、抓苗头,将矛盾化解在萌芽,才是当下最好的解纷之道。

入冬以后,外出务工的人都回来了,老魏也比往常更忙。说话间,不时有法庭庭长、派出所所长来找老魏议事。附近的村民也进屋问询,有事都想跟老魏说道说道。“大家信任我,我就把为民服务的事干好。”魏红宗说。

来源:新华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