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月21日第16版截图
700年来,永乐宫是山西省芮城县的一座道教宫观,屹立在黄河边,见证四季交替。
岁月流逝,其昔日辉煌不再。全真道(“全真派”)没落之后,永乐宫也被弃置。至1952年,就连附近村民,都已遗忘这座承载着中国信仰的道教宫观之名。
同年,在新中国成立三年后开展的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中,研究人员竟与这座占地24.8公顷的元代(1271 - 1368年)大型宫观建筑群“不期而遇”了。让他们尤为喜出望外的是,所发现的关于道教神祇的精美壁画,至今仍散发着令人叹为观止的魅力。
从那时起,永乐宫非凡的过往逐渐为人所知,这座文化地标——中国现存唯一的元代官式建筑群——在人们的记忆中再度浮现。
“观妙入真——山西永乐宫文物精粹暨数字艺术大展”上周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开展,将持续到8月底。目前,该展览汇集150件珍贵文物,涵盖建筑构件、壁画、文献、以及通过数字化手段还原历史的图像。
“永乐宫文物丰富多样,创新性地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展览策展人、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副院长安海说。
“它们展现了所处时代的特征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而近年来的研究,更是进一步凸显了这座道教宫观的非凡价值。”他补充道。
见证历史
永乐宫始建于1247年,历经十年方形成今日所见的布局。而后,工匠们又耗时一个世纪,才完成了那些气势恢宏的壁画。
13世纪是一个动荡的时代,蒙古军队席卷欧亚大陆。在人们于乱世中寻求慰藉之际,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全真教于金朝(1115-1234年)创立,并逐渐扩大其影响力。
1220年,著名的道士丘处机应成吉思汗之邀,带领弟子踏上了一场为期两年的西行之旅,最终在兴都库什山脉附近与成吉思汗会面。
且不论丘处机提出的以仁爱、和平治理国家的学说是否真正触动了成吉思汗的内心,至少他所秉持的护生理念打动了这位蒙古领袖,使其决定给予全真教官方支持。全真教在华北地区和芮城(传说中9世纪道教大师吕洞宾的诞生地)蓬勃发展,而永乐宫也是在此地奉皇帝诏令而建,建造工程由丘处机的弟子亲自监督。
“史料显示,成吉思汗免除了全真道士的赋税,”安海解释说。“这与我们的新发现不谋而合。”
这里所说的新发现是来自永乐宫藏品中的一件展品,那是一份1245年的道教度牒,印证了这一重要政策。
“度牒显示,成吉思汗免除了道士的赋税,并希望他们能专心为民众祈福,”安海说,“永乐宫是一个重要的仪式场所,确保王朝国运昌盛。”
在永乐宫建筑群内的重阳殿屋顶装饰构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卷写有“圣旨”的卷轴。打开卷轴后,发现这竟是一卷珍贵的全真道经,名为《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被列为中国一级国家文物。
“这进一步印证了永乐宫在鼎盛时期的尊崇地位,”安海说。
如今,这卷经书与其他全真道经一同在国家图书馆的展厅展出,观众由此得以一窥当年永乐宫作为高阶信众朝拜圣地的那段历史风貌。
“成吉思汗的西征推动了文化交流,永乐宫或许就是一个例证,”策展人指向展出的鸱吻说,鸱吻是一种装饰在屋顶屋脊两端的瓦饰。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永乐宫之前的鸱吻大多由陶器或木材制成,然而,永乐宫中的鸱吻使用了名为琉璃的彩色釉料,历经数世纪仍然光彩夺目。据推测,这种制造技术是从西亚传入的。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门楣上往往绘有彩色图案,而永乐宫则别出心裁,引入了雕塑元素,”安海补充道。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依旧盛行,但这些新形式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包容特质,”他解释道,“即便战火纷飞,文化交流互鉴也从未中断。”
重建奇迹
不少观众或许心存疑问:永乐宫的文物缘何迁至博物馆?答案简明扼要:出于保护目的。
20世纪50年代,这一建筑瑰宝再度现世,却即刻陷入两难之境,只因永乐宫坐落于黄河三门峡大坝的规划水库区内。全国各地的专家汇聚一处,共商搬迁大计。
据策展人回忆,当时曾考虑多处选址,其中省会太原条件较为优越,但最终决策是要将干扰减至最小。于是,一砖一瓦,寺庙及其壁画被谨慎迁移,在距原址约20公里处复建。
并非所有建筑构件与壁画都坚实稳固,能够恢复原貌,所以部分原件被存于仓库,以仿制品代之。
“永乐宫是新中国最早开展的重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安海说。“那时,大家在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这项任务。电力供应不足,很多工作都靠徒手操作。”
1961年,永乐宫入选中国首批180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经困难重重,永乐宫存续至今,” 安海说。“不仅建筑本身令人瞩目,其搬迁历程亦堪称奇迹。”
如今,观众可以近距离地欣赏到一些道教壁画以及整根琉璃正脊,其上所附一对3米高的鸱吻,原本安置在永乐宫主殿三清殿的屋顶之上。
这些明代(1368-1644年)壁画《五龙捧圣》(“五条龙环绕玄武神”)的部分残片,在从墙面取下数十年后,被拼接起来,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2019年,研究人员开始深入研究宫殿的文献和文物,为展览做准备。许多文物,如前面提到的道教度牒和经书,都是从藏品库中整理出来的。
于安海而言,那2万余页关于搬迁的详尽记录,同样也成为了珍贵文物。
“因此,我们还在展览上展示了数字化页面,希望借此唤起人们对这段过往关键历史的记忆。”他说。
视觉重生
电子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在其设计中生动再现了山西多处重要古迹,其中就有永乐宫。这促使原本为宁心静气而设计的永乐宫迎来了大量观众。
“遗憾的是,许多历史细节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模糊。” 展览的技术团队负责人王筠说,“大批涌来的观众或许还会察觉到,殿内光线昏暗,难以领略其美态。”
依托人工智能,王筠的团队运用数字化技术以高清画质虚拟再现了永乐宫的建筑布局与壁画,并借助动作捕捉技术助力壁画中的道教众神实现“满壁风动”的效果。
在展厅内,观展者可以步入弧幕剧场,借助虚拟现实设备,体验700年前永乐宫的风貌。
“在某种程度上,科技正在重新定义文物与公众间的联系,冲破了时空的桎梏。” 展览的联合主办方、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孙小兵说,“人们备受鼓舞,去探寻文明之美,洞悉文物背后的故事。”
在三清殿的琉璃屋脊后方,安装有一块屏幕,投射在古老瓦片上的光影演绎了四季的更迭。
站在古人以神仙之名建造的古老寺庙的屋顶之上,观众或许会心生顿悟:真正“不朽”的,其实是人们对时间的敬畏之心、对遗存历史的钟爱之情。
(记者 王恺昊 编译 朱兴鑫 吕佩佩 王娟|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