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与内蒙古交界的河北张家口沽源县正东7.5 公里处的茫茫草原上,孤零零地伫立着一座神秘的高楼。
茫茫草原上孤立的神秘怪楼
此地东临闪电河,南望蜘蛛山,北靠金莲川,群山环抱,草浪滚滚。
波光粼粼的闪电河水库宛若一颗明珠,就镶嵌在这一片绿色的草原上,而这座神秘的建筑就伫立在闪电河水库的西北角。
此楼座北朝南,为全砖建筑,通高15米,建筑平面为正方形,边长10.69米,墙体向上逐渐收分。
檐部为“山”字形女儿墙,南墙中间辟门,东、西两面墙体有窗。
楼内底部为正方形,中部通过拱券变为八边形,向上又叠涩为十六边形,再上为穹隆顶,外观很像蒙古包。
关于此建筑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成书于乾隆二十三年的《口北三厅志》中,但不是明确记载,只是一句“传之为辽后梳妆楼遗址”的猜测记载。
因此,此建筑为辽国萧太后的“梳妆楼”这一说法在当地广为流传。
但此楼与萧太后到底有没有关系呢?
据史料记载,萧太后曾于公元1007年在今内蒙古宁城县南,仿照唐朝都城长安的样式兴建过一座都城,名为中京太定府。
公元1009年11月,萧太后从北方草原至南京(今北京)的路途中,因病在行宫中去世,终年57岁。
这就使萧太后与“梳妆楼”在地点与时间上的联系有些合乎情理。
但是,“梳妆楼”的建筑样式与大定府有很大区别,该楼是一座融蒙元与西域风格为一体的建筑。
而分析辽国在建筑上的习惯,“梳妆楼”不大可能会是辽国的建筑,因此说它跟萧太后有关系,不免有点太牵强。
从“梳妆楼”所处的地理位置上看,沽源县的察罕脑儿,是蒙元时期著名的行宫之一,而此地距离察罕脑儿行宫遗址仅5公里左右,
这里曾是元代皇帝、皇族往来于元上都、元大都的重要通道。
那么“梳妆楼”会不会是察罕脑儿行宫的一部分呢?
此楼内部青砖铺地,踩下去,下面仿如中空,因此就有另一种传闻,说此楼下有密道,直通察罕脑儿行宫,密道中藏有蒙古人当年抢夺而来的无数金银财宝。
反正,关于此楼的传说有很多,一个比一个传奇,但此楼到底是何人所建?又是建于何年代?却始终没有确切的记录。
1999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派出考古队开始对此楼进行全面勘查和挖掘,这一勘察不当紧,直接得到了一个比以往任何传说都更加厉害的考古成果,并彻底揭开了这座怪楼内隐藏了近千年的惊人秘密!
梳妆楼
1999年10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张北县元中都考古挖掘现场调员到沽源县,对“梳妆楼”周边首次展开挖掘工作。
刚开始,考古人员都认为“梳妆楼”就是蒙元时期的行宫察罕脑儿,并且在前期的挖掘中,在“梳妆楼”周围挖掘出了多处建筑遗迹,这更加验证了考古人员的猜想,兴奋之情油然而生。
可是,就当考古人员向建筑遗迹外围继续探索挖掘的时候,却再也没有发现建筑遗迹。
如果是行宫,在楼的四周应该有围墙,但令考古人员失望的是,经过仔细探查,并没有发现任何围墙地基的遗迹。
也就是说,除了“梳妆楼”及周围几处建筑遗迹之外,周围什么也没有,就是一片茫茫草地。
还有一点是,在挖掘距“梳妆楼”一、二百米的周边区域时,发现了许多破碎的石板和大小不均的琉璃构件,随之又出现了十几座墓葬。
虽然行宫之说逐渐被否认,但这里有这么多建筑遗迹,说明当时这里有人类活动,甚至是一个人类聚集区,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墓葬呢,况且还离人类聚集区这么近。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地方?这个楼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一时间考古人员陷入到了疑惑当中。
随着天气转冷,考古人员暂停了外围挖掘,开始把精力转向“梳妆楼”内部,看能不能有所突破。
并且传说“梳妆楼”地下有暗道,暗道内满是奇珍异宝,这一次通过全方位的挖掘,到底要看看这个传说是真是假?
考古人员经过认真的勘察,发现“梳妆楼”竟然没有地基,这样的建筑能经历数百年风雨和人为破坏而不倒,简直就是个奇迹。
走进内部,考古人员脚踏地面明显有空感,莫非楼底真的是暗道?
在对楼底的挖掘过程中发现了有被盗的痕迹,考古人员继续往下挖,结果被一个大块的石板挡住了。
考古人员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石板掀开,竟惊奇发现里面有三具棺木,且一字排开,排列整齐。
三具棺木
通过测量,整个墓室长4.8米,宽3.1米,棺木呈东西葬。其中两具棺木是用树干一劈为二,中间凿成人身形状,放入尸体后相扣,外面用铁带三横二纵加固。
这是典型的古代蒙古贵族树棺葬法,这跟《成吉思汗传》中记载的成吉思汗的葬法一模一样,且成吉思汗之后继位的几个可汗和元朝的皇帝葬法都是如此,因此直到现在人们都找不到这些可汗与皇帝的陵墓。
经挖掘,“梳妆楼”墓葬中间是一男尸,东西各一女尸,但东侧女尸的葬法与并例两个树葬棺截然不同。
她的棺木是用木板榫制而成,棺底有七个孔,叫七星棺。棺底部有七枚宋、金时期的铜钱与道教葬法类似,女尸穿的裙子上有梵文,梵文又是印度佛教的经典文字或咒语,考古人员推测,这名女子很可能是西域人。
就是说,墓主人的两个妻子,一个是西域人,一个是蒙古人。
墓内虽然被盗过,但还是挖掘出了一批文物,令考古人员惊喜的是,经过陪葬的文物推断,这里埋葬的不是一个普通人,最起码是一个王爷。
因为在中棺墓主人的衣服上,考古人员竟然一个一个雕有一副二龙戏珠图案的鎏金带扣,这可不是一般人能用的。
这一发现,让考古人员兴奋不已,他们急切想从这些陪葬品当中,能找到印证墓主人身份的文物,但事与愿违。
押印
虽然发现了一枚印章,但这枚印章只是一个“押印”,也就是在签署公文或契约上签字时用于凭信的印章,上面的文字既不是八思八文也不是汉文,考古专家无法解读出来,因此也无法确定墓主人的确切身份。
但是,考古人员在2000年春,再次对“梳妆楼”外围进行考古挖掘时,有了重大发现。
考古人员在“梳妆楼”外围发现的多处墓地中有很多散落的带字石块,经过拼接发现,多块石碑有“阔里吉思”的字样。
对于考古人员来说这几个字并不陌生,这是蒙元时期汪古部第四代首领的名字。
随着墓主人的身份被确认,“梳妆楼”的秘密也彻底被揭开。
“汪古”是女真语,意为“长城”。辽朝灭亡前后,汪古部已是北方部落中较为强大的一个部落了。
在金朝时期,汪古部隶属于金朝,负责镇守净州界壕,所谓“界壕”就是金朝的长城,简单的说,汪古部就是为金朝守卫净州这一带的长城的。
但就在成吉思汗崛起之后,汪古部首领阿剌兀思罕就秘密投靠了蒙古,蒙古建国后,成吉思汗还封他为第八十八功臣,令他统帅汪古部。
就在成吉思汗南下伐金的前夕,为了彻底笼络汪古部,成吉思汗还把自己的第三女儿阿剌海别吉嫁给了阿剌兀思罕的儿子为妻,愿结世代永好。
如果按照金庸小说的脉络进行解析,阿剌海别吉就是“华筝公主”,当然这只是小说的说法。
由此可见,成吉思汗对汪古部的重视。
1211年春,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十几万大军御驾亲征,南下伐金,当部队越过大漠来到来到阴山一带的汪古部驻地,也就是现在的沽源县时,汪古部直接将金朝的边域要塞拱手相送,使金朝的边防线变成了成吉思汗驻夏的场所和战略基地。
蒙古大军在汪古部得到了充分的休养和补充,之后由汪古部当先锋和向导,蒙古与金朝在野狐岭展开大战,一举消灭金朝三四十万大军,野狐岭一战,金朝精锐尽失,从此再无力抵抗蒙古。
此战成为金蒙之战的一个重大转折,甚至有人说,如果没有汪古部的协助,成吉思汗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攻破金朝统一北方的,虽然听起来有些夸大,但实际上不无道理。
蒙古统一北方之后,沽源一带的汪古部成为了元上都到元大都的必经之地。
当时,元大都通元上都共有四条驿道,而其中汪古部境内就有两条。
为了保证这两条驿道的安全,在漫长的蒙元时期,成吉思汗家族极力与汪古部处好关系,为此,先后有16位蒙古公主嫁到汪古部,汪古部的首领也一直都是黄金家族的忠臣。
“梳妆楼”的墓主人“阔里吉思”同样是一位忠臣,公元1297年,现在的新疆区域内发生叛乱,元成宗铁穆耳命其去平叛。
阔里吉思非常勇猛,仅以一千金兵就大破叛军,为此还受到了元成宗的奖赏。
但不幸的是,他在接下来的一次战斗中被俘,然后被叛军杀害,尸首就埋在了新疆。
1310年,即阔里吉思死后12年,他的儿子请求元武宗海山,把其父的遗骨从新疆迎回故乡。
此举得到元武宗的准许,为表重视,元武宗还专门派了500精兵沿途护送。
同时一同被迎回的还有两具女骸,根据推断,这两具女骸就是阔里吉思的两位妻子,其中一位就是阔里吉思在新疆迎娶的妻子,这也就验证了墓中为什么有一具西域女子的尸骨这一事实。
遗骨取回后连同二妻尸体葬于了汪古部的领地,并在此建墓。
同时,“梳妆楼”的建筑风格也能体现出阔里吉思的经历,“梳妆楼”楼顶的圆形穹顶在新疆常见,而考古人员推断,这种西域式的建筑风格,应该只是一种纪念的方式而已。
而“梳妆楼”之所以变成现在这样破败不堪,除了自然风化之外,与元末农民军起义有着很大的关系。
农民军北上攻击元大都之际,由于元大都城池坚固难以攻克,于是起义军便转头向西北进发,然后由大同移师东北直接杀入草原。
汪古部“梳妆楼”一带一直都是蒙元时期的重要驿道,因此,自然成为起义军乃至明军多次北上进攻的重点,这里自然就成为了双方相互残杀的主战场。
在这样的环境下,包括“梳妆楼”在内的诸多元朝城市建筑惨遭毁灭性破坏。
战争加上民族通婚融合等诸多因素,导致汪古部人口锐减,到了明末清初,汪古部族的大多数融入了新掘起的察哈尔部落,从此汪古部落便在南部草原上消失。
而“梳妆楼”由于自然加人为的因素,逐渐变成了现在的模样,最后独留“梳妆楼”孤独的屹立在这茫茫草原之上。
而“梳妆楼”之所以能历经七百年风雨遭万劫而不毁,或许就是得宜于“梳妆楼”三个字。
“梳妆”与“树葬”音似,如果直接写“树葬楼”,那就等于是告诉那些“摸金校尉”这里是一个树葬大墓,里面埋葬的人身份不一般。
因此,阔里吉思的后人为了防止有人盗墓,就想出了用“梳妆”代替“树葬”这样的大智慧,最终才使“梳妆楼”得以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