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口腔问题之一就是“智齿”。“智齿”又叫“尽头牙”、“第三磨牙”,这颗小小的、体现了人类进化史的牙齿可谓是时间在人体上留下的缩影,让很多人头疼不已。
正常成年人的牙齿一般是28-32颗,这浮动的4颗牙齿就是我们常说的“智齿”。尽管叫“智齿”,但它和智力发育没有任何关系。随着人类食物的精细程度不断提升,颌骨发育逐渐退化,越发窄小的颌骨无法承受过多的牙齿,往往会造成许多口腔问题。
“智齿”的起源
古人的颌骨比现代人的要宽大很多,无论是颊舌面还是近远中面都更长,足够容纳更多牙齿。对古人而言,智齿作为参与咬合的一颗牙齿,生长方向是和咬合方向一致(即与其它牙齿类似),咬合关系一般正常,所以很少出现阻生的情况。
恒牙列牙齿分布示意图
然而,当人类开始使用火获得更精细的食物后,对咀嚼功能的需求不如从前,咀嚼时需要的咬合力和食物碾磨面积都大大下降,所以智齿在咀嚼和消化中的作用也开始下降。同时,随着人脑体积的增加,需要有更大的颅内空间,故颌骨进一步退化,致使现代人的颌骨宽度和高度都变小,“智齿”失去了正常的容纳空间。
上下颌“智齿”示意图
“智齿”可能造成哪些口腔问题?
一般来院就诊患者的智齿主要集中在异位萌出、牙齿阻生等问题上,临床常见的表现如下:
1.影响邻牙,导致第二磨牙龋坏甚至影响其牙髓健康状态;
“智齿”将第二磨牙顶坏
2.局部形成牙龈盲袋,藏纳食物,导致局部反复发炎,甚至发生由智齿冠周炎扩散到邻近颌面间隙的感染;
智齿冠周炎发生机制示意图
3.无法正常实施咬合功能甚至影响正常咬合功能;
4.造成牙列拥挤,导致正畸后的牙齿重新回到不整齐的状态;
常见“智齿”阻生位置
5.形成含牙囊肿,危及颅颌面甚至全身健康。
有没有“好”的“智齿”呢?
答案是肯定的!
一般而言,正位萌出,完全在正常咬合位置上且能行使功能的“智齿”,我们称之为“健康智齿”。但前提条件是患者能够充分清洁该牙齿的每一个牙面,保持它的牙体完整和牙周清洁。事实上,由于位置过于靠后,很少有人能真正充分清洁智齿,故而有医师提出“预防性拔除智齿”的概念。
相对健康的“智齿”(牙列中的最后一颗牙齿)
智齿龋齿
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1.龋齿:龋齿即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虫牙”、“蛀牙”,多是因长期食物残渣局部堆积造成的细菌产酸,腐蚀了正常牙体。如果“智齿”发生了龋齿,尽管小面积的咬合面龋可以补,但由于智齿功能上的可有可无,可视患者意愿选择拔除;邻接面龋齿的补牙效果往往不佳,建议拔掉。若龋坏已伤到神经,需要根管治疗,则一般更建议患者直接拔除。
2.影响邻牙,导致其发生病变:这类患者通常早期没有异常感觉,因为第二磨牙的病变发展相对缓慢。临床上,医师通过口内检查以及拍摄根尖片或曲面断层片,则可清晰看到由于智齿位置异常,顶着第二磨牙造成食物嵌塞,从而使第二磨牙慢慢龋坏甚至出现牙髓炎症、牙根吸收等病变,引发不适或疼痛。
3.智齿冠周炎:因智齿的萌出位置不足,常常会导致牙龈覆盖在其远端,食物可进入到牙龈和牙齿的间隙,导致局部牙龈的红肿疼痛,甚至感染导致脓肿。为避免更严重的全身性感染,建议在炎症消退后尽快拔除。
4.无对颌牙:如果智齿对颌没有相应的用于咬合的智齿的话,该智齿会不断生长,过度萌出并伸长,进而影响咬合。
5.阻生:若萌出位置歪斜,严重影响邻牙健康或智齿本身健康导致炎症,则需要需要尽快拔除。就算还未出现症状,若拍摄X线片发现智齿生长位置异常,也建议拔除患牙,这就是前面提到的“预防性拔除”。
6.引起其他病变:智齿无法正常萌出可能会引发牙源性囊肿,甚至形成恶性病变,为预防此类疾病则需提前拔除。
7.正畸前准备:智齿萌出位置不足可能造成全牙列的持续性拥挤,为保证正畸治疗的效果,通常要拔除智齿。
总而言之,关于“智齿”问题,建议早发现、早治疗,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可以帮助广大患者朋友防患于未然,拥有健康的牙齿。
来源:口腔科
作者:邱静怡
荐稿:余日月
排版:李春慧
责编:范晓 张洁
出品
北京世纪坛医院宣传中心
专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