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笛/文



本文摘编自王笛《碌碌有为》

中信出版集团授权发布

中国传统社会的风俗历来就有南北之争,从饮食习惯再到时节节庆,南北方之间都呈现出很大的差异,例如北方吃甜粽,南方吃咸粽,北方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而南方则是腊月二十四日过。王笛老师在《碌碌有为》中,关注到了南北方之间有趣的风俗差异。

1.“填仓”“洗三”“晒衣”:北方特有的风俗

中国传统社会的风俗既包括区域性的风俗,例如北方风俗或南方风俗,也包括对地方文化与全国文化之间关系的探讨。我们先来看一下北方的风俗。

中国传统社会的风俗,很多是与时节、节庆、历法紧密相关的,我们在前面讲过春节、立春等大家耳熟能详的节日和节气的风俗,再来关注一些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北方民间风俗。

“填仓”是北京的习俗。所谓填仓,就是把粮仓填满。

在北京,正月二十三为“小填仓”,正月二十五为“大填仓”,这是京师各大粮商米贩祭祀仓神的日子,一般人家也要买一些米面、煤炭来充实自家的生活储备。此外,全家人还要吃顿“犒劳”饭,一般是薄饼卷一类。

真正的填仓活动在农村,尤其是华北农村及京郊。民间流传的与此相关的谚语“填仓、填仓,小米干饭杂面汤”,指的就是平时农民生活水平比较差,在填仓节时吃顿小米干饭杂面汤,就算改善生活了。

填仓节的风俗活动在正月二十五的黎明开始,家家户户在院里或打谷场上,用筛过的灰撒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圆圈,象征着粮囤,然后在圆圈里面放些五谷杂粮,代表五谷丰登、粮食满囤的愿望。

二月二“龙抬头”对中国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这一天要“引龙熏虫”,人们点燃过年时祭祀用剩下的蜡烛,照亮房间的角落及墙壁,以驱逐蝎子、蜈蚣等毒虫。

基于中国人对“龙”的能力的无限想象,人们祈望龙可以带来丰收,可以驱除百虫,使人免于疫病,所以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就尽量用“龙”来称呼食物和各种活动。例如吃饼说吃“龙皮”,吃水饺说吃“龙耳”,吃面说吃“龙须”,甚至蒸饼时还要在饼上做出龙鳞来,称之为“龙鳞饼”。就连儿童在这天理发也被称为

“剃龙头”,妇女们在这天基本不做针线活,以免伤了龙眼睛。二月二这天也是接“姑奶奶”的日子,娘家人来接女儿“归宁”,女儿在娘家住个十天二十天的。“姑奶奶”被接回来后,多以薄饼招待。在河北的一些地方,二月二这天,各家用面摊饼吃,名曰“咸食”。

农历六月初六本不是节日,但北方正值盛暑的气候,所以也催生了风俗。

此时万物容易霉烂受损,所以无论是皇室还是普通百姓,都会有晾晒、洗浴活动。天气晴朗的时候,皇宫大内的全部銮驾,包括辇舆、仪仗等,统统摆于殿外,使之通风。

就连銮仪卫的大象都要去洗浴,这也成为一大盛事。清朝光绪之前,紫禁城中有象房,象房归銮仪卫管理,这些大象可以表演节目,有的可以用鼻子发出铜鼓声。大象每年六月初六会被牵往宣武门外河洗浴,前来观看大象洗浴的民众非常多,后来因大象伤人,所以不再豢养。

民间也有说法,在此日晒衣衣不蛀,晒书书不蠹,家畜洗澡不生虱子。有的家庭为了酿造酱醋,专门于这一天五更初时,到井台汲水,用于酿造,据称用这一天的水做酱醋可以防霉。

农民在这一天去地里观察庄稼的长势,有谚语称“六月六,看谷秀”,就是这个意思。有的农民还把这天称为“虫王节”,在田间、院子里焚香祭拜,以预防虫灾,保证丰产。

七夕节,在民间又被称为“乞巧节”。

这一天,有少女拜银河、丢针的风俗。少女们在庭院里设供案,摆上各种时令水果、鲜花,她们自己也盛装打扮,在月下秉烛焚香,默默祈祷自己嫁个如意郎君。

祭拜完之后,少女们将平日缝衣或绣花用的针投入装满水的碗中,针会浮在水面上,如果水下有花朵、鸟兽的影子,或者细直如针形的图案,便是“巧”的象征,也就是“乞得巧”了。

除了节庆,北方风俗还有很多是与人生大事息息相关的。

当一个家庭有新生命诞生的时候,“洗三”礼是必不可少的。清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记载:“三日洗儿,谓之洗三。”据说,“洗三”可以洗去婴儿从“前世”带来的污垢,使他今生平安吉利,同时,也有着为婴儿清洁防病的实际意义。

“洗三”之日,通常会有近亲来贺喜,多送给产妇一些油糕、鸡蛋、红糖等食品,或者小孩的衣服、鞋、袜等礼品。本家则用一顿饭来招待。

“洗三”的仪式一般由专门以接生、“洗三”为职业的中老年妇女完成,人们称她们为“收生姥姥”,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三姑六婆”中的“稳婆”。“洗三”仪式通常在午饭后举行,设香案,供奉碧霞元君、送子娘娘等十三位神像。香炉里装满小米,当香灰插香用。再点燃一对羊油小红蜡,下面压着黄钱、元宝等。

准备好盛有槐条、艾叶煮过的水的铜盆,以及其他礼仪用品,收生姥姥将婴儿抱起,本家按照尊卑长幼带头往盆里添一小勺清水,再放一些钱币,称为“添盆”。收生姥姥有固定的祝词,你添什么,她说什么。例如:你添清水,她说“长流水,聪明伶俐”;添些大枣、桂圆之类的喜果,她说“桂圆、桂圆,连中三元”,以博本家和来宾的欢喜。

添盆之后,才开始给婴儿洗澡,这时也有固定的祝词:“先洗头,做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好之后,把孩子包好,还要用一颗大葱在孩子身上轻轻打三下:“一打聪(葱)明,二打伶俐,三打邪魔。”再把葱扔到房顶上,寓意宝宝长大后聪明绝顶。最后要把纸钱在院中焚化,将灰压在炕席下,保佑大人、孩子平平安安。“洗三”礼虽然烦琐,却反映出孩子作为一个新生命,在家庭中受重视的程度。

童谣和俗语作为语言的流传,也是关于地方风俗的一种反映。

北方民间流传着许多与时节、耕种相关的童谣,例如“春打六九头,卖了皮袄,买个牛”,指的就是立春之后天气变暖,距离耕地期近,皮袄已无大用,卖了换牛,是因时制宜。

还有一些童谣反映出历法与自然现象的关系。例如“大儿小三,月亮露边;十七、十八,涮碗吊煞;二十正正,月亮出来一更更;二十二三,月亮落在正南边;二十八九,月亮出来一扭。”这首童谣描述的就是月亮在一个月的周期内,不同时期的形状变化。还有一些童谣是与持家生活相关的,反映出人们对待生活的

态度。例如:“多借债,穷得快。”“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宁添一斗,莫添一口。”“爹有娘有,不如己有。”“穿不穷,吃不穷,算计不到,要受穷”等等,无一不表达农民的勤恳、努力持家,以及对待生活的智慧。

中国地域辽阔,虽然有许多共同的文化和习俗,但是各地,特别是南方和北方的文化和习俗也有明显的区别,下节将介绍中国南方的习俗。

2.“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从饮食延伸出的南方风俗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地理上依据长江,把中国划分为南方和北方。两个区域因农作物种植、气候环境、地理地貌特征不同,产生了相对独立、各有特征的文化和风俗。

相对于北方,南方是水稻的种植区,因此在主食选择上以米饭为主。由于气候温润,全年高温天气比较多,所以蔬菜、水果的选择比较多。又因多山岭,而且水系发达,基于此衍生的文化和风俗都带有该地区的特色。

我们先从南方人在春天喜食的野菜讲起。

周作人的散文《故乡的野菜》便描写了浙东地区春天生长、食用的野菜。浙东传唱的童谣“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说明了荠菜的家常与普遍。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妇女、小孩各拿一把剪刀和一只篮子,便开始搜寻野菜了。

在民国时期的金陵,荠菜花不仅是吃食,而且在农历三月初三这天是妇女们佩戴的装饰品。《金陵杂志》中记载,三月三日为荠菜花生日,妇女们将花插戴在头上。有民谣这样解释人们为什么要戴荠菜花:“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女人不戴无钱用,女人一戴粮满仓。”看来,这是在春天讨一个五谷丰登的好彩头。

清明扫墓有一种野菜,叫作紫云英。浙东人家在扫墓时用鼓奏乐,所以浙东的小孩时常随着乐声去看“上坟船里的姣姣”;请不起鼓乐的人家,便在船头上、蓬窗下摆放紫云英和杜鹃的花束,看到这些装饰着紫云英的小船,便知道是上坟的。

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被焚山而死的忠臣介子推,各地的习俗都是灶头不生火,吃冷食。在南方很多地方,有吃青团的习俗,清朝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就详细介绍过青团。青团一般是用清明时节长出的新鲜艾草做成汁液,混入糯米团中做成的,有浓郁的艾草香味。作为冷食的青团可以保存三到五天,满足人们祭祀和吃冷食的需求。

极具地方特色的食物给节日也染上不同的风俗。

南方的端午节,既离不开水,也离不开鸭子。生长于江苏高邮的汪曾祺也曾写过故乡的食物,在盛产鸭子和鸭蛋的江南水乡,它们成为端午节不可错过的美食。在高邮,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有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等等。

这里的孩子还要挂“鸭蛋络子”。端午节前一天,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后,孩子挑一个淡青壳的,装在络子里,然后把“鸭蛋络子”挂在衣服大襟的纽扣上,也成为孩子的心爱饰物。

除了食物,南方发达的水系,使得端午节赛龙舟也成为别具一格的风俗。沈从文在《边城》中就详细描述过湘西的端午节。十六个结实如牛犊的小伙子,带了香烛、鞭炮,同一个用生牛皮做成的高脚鼓,上面绘有朱红的太极图。

船只的样式也与平常的木船不同,又长又窄,两头高高翘起,船身还描绘着朱红的长线。每只船可坐十二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此外还有一个鼓手、一个锣手。

到了河边,烧了香烛,把船拖入水中,各人上了船,开始燃放鞭炮,一边擂着鼓,一边像箭一样,迅速向下游飞去。

桨手以锣鼓声为节拍,两队中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可在终点领赏,有时候是一匹红绸布,或一块小银牌,显示出这一船合作的光荣。

赛过船之后,端午节的氛围还没结束。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节日的愉快,还把三十只绿头大雄鸭,放入河中,鸭子的脖颈儿都系上了红布条子,善于泅水的人,可以下水追赶鸭子,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河中到处都是鸭子,到处都是追赶鸭子的人。

除了重大节日,江南还流传着一些与食物相关的成人礼仪。例如在松江,也就是今天的上海,农历六月十九是观音菩萨的生日,凡是年满十三岁的姑娘,要在这一天举行做“收头”的仪式。

当天未来的婆婆在媒人的陪同下,将猪肉、面条和金银首饰送到未过门的媳妇家。姑娘家收到礼物后,要准备饭菜招待客人,并且把婆家带来的面条煮熟,分送给村子里的人,相当于告知邻里女儿已经成人。观音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在观音日做“收头”,可以保佑姑娘一生平安。如果姑娘尚未许配人家,则由外婆家送肉和面条为姑娘做“收头”,但不送金银首饰。

男孩子的“成人礼”则要等到十六岁,举行“开关栅”的仪式,这个日子要由道士确定。开关栅的前一天,先在家中祭祖,告知祖先孩子已经成年。开关栅当天,请道士主持仪式,邀请亲戚一起参加,亲戚来时必须带一块猪肉当作礼物。

这一天,除了必要的供奉和供品,重要的是在供桌前搭“桥”,用凳子和竹子搭成龙门架,龙门架两头贴纸,两侧插旗,还要准备一只甏,也就是一个大坛子,倒扣一只彩色的雄鸡。

仪式开始后,先点香烛,道士念祷文,然后放爆竹。开关人在供桌前磕头,然后手持幡上“桥”,道士紧跟其后,边念边走,等到开关人下“桥”时,有人将甏敲破,这时雄鸡从甏里跑走,表示关栅已开。

在南方,还有许多与食物相关的商业风俗。

南方地区商业发达,使得许多商业风俗也与食物有关。比如初五接财神的祭品中,必须要有活鲤鱼,因为“鲤”跟“利”发音相近,是大吉大利的意思。小商小贩们用红丝线把鱼髻扣起来,称为“元宝鱼”,然后穿堂走向一家家“送元宝”,一边走一边喊:“张家老爷,元宝送来了!”有一首诗就曾描述过这种风俗:

“三日新年息曳居,觅闲窗下觉颜舒。忽闻吉语听来切,元宝一双金鲤鱼。”

不光如此,商业里店铺和店员的关系,也是通过与食物相关的风俗来展现的。新的一年,开市之前的初四或初五晚上,按照规矩,东家老板要请员工吃酒,这既是“年酒”,也是“奖励酒”,还是一顿让员工提心吊胆的晚宴。

如果新的一年老板不打算再延聘哪个员工,就会在酒宴上说完好话,再对着大家伙感叹生意经营的不易,这时在被解聘者的碗里放上一个煮熟的鸡蛋,便是“滚蛋”的寓意了。虽然席上不露声色,但被解聘者心里明白,席间接受了东家的红包之后,就要卷起铺盖,离店而去。

南方的风俗除了与北方共同的节庆、历法的风俗,还有很多与地理环境和物产相关,例如野菜、咸鸭蛋、赛龙舟,也有跟成人仪式相关的,如“收头”“开关栅”。比较特殊的是南方的商业文化带来的风俗,例如祭财神、东家宴席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