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谈起晚清,丧权辱国、民族危亡是这个时代的代名词。
大多数人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始作俑者就是慈禧。
慈禧
掌权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对近代中国一步步滑向深渊需要负不可推卸的责任。
20世纪末,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维新派人士开始了戊戌变法。
但慈禧发动政变,软禁了光绪皇帝,戊戌变法也随之失败。
光绪
有人提出疑问,假如不是慈禧执政,而是光绪皇帝掌权,清朝能否摆脱任人挨打的局面、成为世界强国?
一、漫长政治生涯的功与过
在这里绝不是给慈禧“洗白”,而是要解答问题就必须要全面、完整地回顾慈禧漫长的政治生涯,去分析她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差。
慈禧是咸丰皇帝的妃子、同治皇帝的生母。
咸丰皇帝三十岁便英年早逝,为了确保六岁的儿子能顺利接班,咸丰为同治配备豪华的辅政班子。
慈禧和奕䜣
以肃顺为代表的顾命八大臣、自己的弟弟恭亲王奕䜣、新皇帝的嫡母和生母两位太后都获得了辅政的权力。
在咸丰的构想中,三股势力会互相牵制,共同服务于新皇帝。
只可惜咸丰去世不久,两宫太后慈安、慈禧便联合奕䜣发动政变诛杀了肃顺等八位大臣,三人独揽朝纲,就此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政治格局。
又因为奕䜣被疏远、慈安太后不愿过多参政,大部分事务都由慈禧决断。
平心而论,慈禧在同治年间执政的成绩还算差强人意。
她刚接手的清朝是个烂摊子,整饬了道咸年间逐步腐朽的吏治,重用曾国藩、李鸿章等汉臣,又先后镇压了捻军、太平天国等地方的农民起义,暂时稳定了清王朝的统治。
出于维护统治的目的,慈禧还大力支持洋务运动,发展工业、训练军队。
在客观上也算是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两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延缓了侵略的步伐,国内起义被平定,工商业得到发展,慈禧还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
整个社会竟然呈现了欣欣向荣景象,史称“同治中兴”。
当然,这样的景象只是暂时的。
慈安
随着慈安猝然去世,慈禧又发动甲申易枢罢免奕䜣等军机大臣,彻底独揽大权。
光绪年间,慈禧名义上归政新帝,其实依然把控朝局。
慈禧将北洋水军的军费用来修建自己享受用的颐和园,致使甲午海战失利,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朝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1900年,慈禧同时向列国宣战,八国联军侵华,对国内的起义势力,慈禧对义和团先信任再绞杀。
最终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在她的执政期间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光绪真的是救世主吗?
对慈禧掌权,光绪皇帝不是没有反抗过,戊戌变法就是他在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自我行为。
也正是因为戊戌变法被慈禧所绞杀,人们才会去叹息、去幻想光绪皇帝掌权时的情景,仿佛光绪皇帝掌权就能解决清末的危局。事实真的如此吗?
首先,光绪帝支持的戊戌变法本身就有诸多不足。
发展进步文化、大力发展工商业自然是兴国利民的好事,慈禧一开始允许甚至支持光绪参与的原因也正在于此,她也希望变法能够使国家富强起来。
但是改革乃至于推翻政治体制,在当时的推进还是过于艰难,更不必说维新派还提出“卖掉新疆、西藏、青海等‘无用’土地来支持变法”这种言论了。
可以说,这次变法是一次大胆却并不成熟的尝试。
康有
光绪皇帝对其的支持更大程度上是出于从慈禧的手中夺回最高权力的考量,而变法支持者康有为则更多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或者说野心),支持变法的内在目的是存疑的。
其次,光绪皇帝在整个变法由开展到失败过程中并没有展现出足够的政治素养。
尽管振兴国家的初心是好的,但政治上的不成熟使得他很难真正面对和处理晚清时期复杂的局势。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其实,不管是慈禧执政还是光绪掌权,晚清的局面都很难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对内,传统的农业生产力低下,政治体制落后,军事实力孱弱,阶级矛盾尖锐的同时统治阶级内部也各怀鬼胎。
对外,一个实力羸弱却人口众多、面积广大的国家在亟待殖民扩张的西方列强眼中是一块大肥肉,被侵略是难以避免的事情。
慈禧代表的并不是她个人,而是保守的地主阶级。
哪怕是光绪掌权,以上的困局都不会因为最高执政者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当时的世界列强中,唯一对晚清有借鉴意义的就是日本的崛起过程。
但晚清并没有日本“见风使舵”的学习态度,加之体量过于庞大、难以统一调度,又没有其他列强的扶持,在夹缝中晚清想要崛起成为强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后来的中国发展过程证明了,要想彻底强大,就需要一次由下至上的完全改变。
晚清不再是封建时期皇帝决定帝国走向的时代,其所面临的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历史的走向从根本上来说是物质经济条件决定的,历史的发展有其独立的客观规律,不会因个人而发生改变。这就是所谓的“人民史观”。
纵观中国历史,“英雄史观”一直是主流。
我们经常会幻想,如果某某某没有死,历史会不会发生转向。
垓下以一敌百的项羽就是“英雄史观”最大的受益者。
但马克思告诉我们:不会。
历史不会因个人的情况而发生改变,历史的样子不是由这些“英雄人物”塑造的,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参考资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