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系AI生产

又一家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宣布破产。

近日,美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Canoo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并立即停止运营。Canoo在其破产申请(以及其子公司的申请)中表示,它欠数百名债权人的钱,总负债超过1.64亿美元。

这家曾被寄予厚望的滑板底盘造车企业,云集了法拉第未来、宝马、德意志银行等企业高管,并在在纳斯达克上市。然而,在经历了8年的跌宕起伏之后,还是很遗憾地画上了句号。

2023年仅交付 22 辆汽车

Canoo成立于2017年,创始人为贾跃亭创办的法拉第未来的两位前高管斯特凡·克劳斯(Stefan Krause)和乌尔里希·克兰兹(Ulrich Kran),最初名为 Evelozcity。

在加入法拉第未来之前,克劳斯曾担任德意志银行首席财务官,而克兰兹则是宝马的高管。2017年左右,两人与贾跃亭产生了分歧,随后离职创办了这家新的公司。

2019年3月,Evolozcity更名为Canoo。六个月后,该公司推出了首款量产原型车——Lifestyle Vehicle,这是一款电动货车,外形看起来像是早期大众 Transporter 和巴克敏斯特·富勒的Dymaxion的混合体。

Canoo采用的是滑板底盘及模块化造车模式,利用一款带有线控驱动系统的电池电动滑板,可以将方向盘和踏板安装在平台上的任何位置,以适应各种使用情况。

2020年12月,Canoo通过SPAC方式在纳斯达克上市。Canoo的潜力甚至引起了苹果的兴趣,苹果曾考虑投资或收购 Canoo 以推动自己的电动汽车项目。2021年1月,据报道,Canoo 一直在与苹果谈判,以期在其秘密的Titan 电动汽车项目中扮演潜在角色。

然而,这一传闻在后续并未得到进一步证实。随后,Canoo经历了高管的频繁更替、一系列工厂搬迁计划等多重挑战。

2021年4月22日,该公司宣布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克兰兹卸任,由托尼·阿奎拉(Tony Aquila)接任。大约在同一时间,由于一系列高管离职、业务模式突然改变以及股东提起的集体诉讼,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其反向合并后展开了调查。

2021年6月,Canoo宣布将在俄克拉荷马州普赖尔建造一座新工厂,每年生产多达30万辆汽车。Canoo宣布计划在俄克拉荷马州普赖尔的 MidAmerica 工业园区建造一座汽车电池生产设施。

2021年11月15日,在沃尔玛表示将购买数千辆送货车后,该公司宣布将把总部迁至阿肯色州本顿维尔,并在那里建立一家制造厂。2022 年 8 月,Canoo 表示已与第三方签订了汽车生产合同。截至 2024 年 5 月,本顿维尔工厂似乎已关闭。

2022 年 5 月,有报道称 Canoo 正在努力寻找资金,该公司表示其资金仅够维持一个季度的运营。2022 年 11 月下旬,Canoo 宣布达成协议,将购买俄克拉荷马城现有的 630000 平方英尺(59000 平方米)工厂,以便在普赖尔工厂竣工之前,于2023 年开始生产汽车。2022 年 12 月,该公司起诉了几位前高管,指控他们窃取了 Canoo 的商业机密,并为他们的新业务挖走人才。据悉,这是一家名为 Harbinger Motors 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

尽管与知名合作伙伴达成了初步协议,包括与沃尔玛达成的潜在 10000 辆汽车交易以及与美国邮政局、国防部和 NASA 达成的合同,但 Canoo 未能实现大规模生产或产生可观的收入。2023 年,Canoo发布报告称,在交付 22 辆汽车后,净收入为 886000 美元。根据外媒报道,Canoo 支付给首席执行官阿奎拉的公司用于私人飞机和共享服务的费用几乎是该收入的四倍。

根据Canoo此前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的季度,Canoo 的净亏损从去年同期的 9070 万美元扩大至 1.107 亿美元。

此次破产之前,该公司也早已出现了一些警告信号,包括其剩余员工被迫休假以及俄克拉荷马州工厂关闭。到 2024 年11月中旬,该公司的现金储备已减少到仅70万美元,严重限制了其维持运营或向客户交付车辆的能力。

滑板造车模式挑战重重

Canoo推出的四个系列车型——MPV、皮卡、轿车,以及生活方式送货车LDV,都是基于自研的滑板底盘打造。

除了Canoo之外,英国的Arrival、美国的Rivian也都采用滑板底盘的模式造车。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其中,Arrival走的是一个“微工厂”定制化的生产路线。Canoo起初准备三条腿走路:第一条线是与主机厂合作,为他们提供滑板底盘,第一条则是针对物流货运,第三条则是直接面对消费者,推出按月付费“短租”使用Canoo的车辆的模式。但高层变动后,重心面向货运领域的2B市场。Rivian则是自建品牌自己造车,并且已经发布了一款皮卡、一款SUV、一款Van货车。

滑板底盘有两大优势,一个是非承载车身结构,可取消机械连接,确保车舱空间;另一个则是同一底盘可适应不同的车辆类型,车企根据自己的需求打造出不同的上车体,让上下车体的研发解耦,大家共同分摊成本。概念很美好,但现实挑战巨大。

Arrival成立于2015年,曾是英国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上市之初,估值达到150亿美元。然而,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账上趴着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仅剩下了4250万美元。2023年7月,Arrival黯然退市。

背后站着亚马逊和福特等实力雄厚的资方的Rivian,在2021年11月于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IPO筹资额高达约120亿美元,成为美股史上第六大IPO,同时也是2021年规模最大的一笔。上市之初,市值在短短两天内突破1000亿美元。

然而,近期Rivian也宣布了一系列令人忧虑的消息,包括计划裁员以降低运营成本,大幅下调2024年的生产指引,以及预计今年将出现高达27亿美元的巨额亏损。

滑板造车模式正在受到挑战,一方面是由于滑板底盘集成了电机、电池、智能驾驶芯片、转向制动和行走机构,如此高比例的东西要独立出来,对于产业链来说或许是一次革新的机会,但对于单个成功的车企或者OEM来说,并不是件受欢迎的事情。

另一方面,第三方做的滑板底盘和车企自己做的传统承载式车身架构相比,会有增量价值吗?并且,滑板底盘真的能够实现标准化吗?让不同产品定义的车、不同定价区间的汽车真的能够匹配到一套底盘上吗?

商业模式的基点是创造价值。面对重重挑战,当前滑板底盘的价值在于助力这些新兴企业迅速进入市场,并显著降低初期投入,从而最大化提升成功的可能性。更长期的则是需要这些滑板底盘公司和车企在产品、理念、分工和制造等方面进行磨合。

不过,也正是滑板底盘的内在多样性也为未来汽车产品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韩敬娴,编辑|张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