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基本情况

患者,男性,71岁。主诉“间断发热半月余,伴稀便”。2019年10月10日患者因“左侧腹股沟疝、肠梗阻”就诊于当地医院,体温最高38℃,给予肠梗阻导管置管术,治疗期间给予抗感染(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抗凝、抑酸及肠外营养等治疗。血培养、便培养未见异常,经治疗患者的肠梗阻症状好转,10月19日结肠镜检查示结肠炎。为进一步诊治,2019年10月25日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陈旧性心肌梗死30余年,病情稳定,无口服药;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20余年前因“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半年后发生切口疝,行切口疝修补术,因术后“肠粘连”先后4次住院。否认外伤、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体温37.4℃,脉搏86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47/66mmHg,身高170cm,体重55kg(体重下降5kg)。神志清醒,查体合作。双肺呼吸正常,两肺可闻及非响亮湿啰音。心音有力、律齐,心率86次/min,各瓣膜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舟状腹,无压痛及反跳痛。其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WBC 7.50×109/L,RBC 3.02×109/L,N% 86%,Hb 100g/L。CRP 18.4mg/L。PCT 0.09μg/L。血生化示GPT 26.4U/L,GOT 15.6U/L,A 32.3g/L,BUN 4.96mmol/L,Cr 59µmol/L,钾 3.313mmol/L,钙1.99mmol/L,磷0.81mmol/L。普通细菌培养(便)未检出沙门菌及志贺菌。结核抗体阴性。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未见异常。

入院诊断:①感染性发热;②结肠炎;③陈旧性心肌梗死;④阑尾炎术后;⑤切口疝术后;⑥左侧腹股沟疝术后。

患者入院后,精神差,饮食、睡眠差,自觉燥热,稀水样便,间断腹泻、发热,体温波动于37.2~37.8℃,伴咳嗽、咳白痰,无胸闷憋气,无尿频、尿急、尿痛等伴随症状。完善各项检查,10月30日艰难梭菌A/B毒素鉴定回报阳性。11月1日给予盐酸万古霉素125mg p.o.,每6小时1次(q.6h.);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1g p.o.,每日3次(t.i.d.)。11月3日患者的体温37.3℃,腹泻3次,稀糊状。11月5日患者的体温37.2℃,腹泻明显好转,糊状大便1次。11月15日停药,患者出院。

对于此病例,临床药师应如何开展药学监护的相关工作呢?


艰难梭菌感染的药物治疗和监护

艰难梭菌感染(CDI)治疗的首要原则是尽可能停用正在使用的抗菌药物,其次是口服有效的治疗药物。CDI的复发率为10%~20%,治疗方案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2020年美国传染病学会(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IDSA)的指南表示,甲硝唑已不再推荐用于非重症CDI的一线治疗。白细胞<15×109/L、肌酐值正常的患者首选万古霉素125mg p.o. q.i.d.×10日(备选方案为甲硝唑片500mg p.o. t.i.d.×10日)。本例患者首选万古霉素口服治疗,国内无万古霉素口服制剂,药师建议将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500mg溶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中,分为4份,患者每6小时(5:00、11:00、17:00和23:00)口服1份。

CDI的治疗中益生菌可作为免疫功能正常的首次CDI发作患者的抗生素辅助治疗,引入正常菌群,调整肠道菌群失调,抑制肠杆菌科细菌显著过度生长,减少肠源性毒素的产生,改善肠道的屏障功能。患者接受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每日3次治疗,药师对服药时间进行优化,建议万古霉素给药2小时后再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7:00、13:00和19:00),以防止抗菌药物提前杀灭活菌制剂。

CDI的治疗应尽可能避免使用止泻药,因为细菌分泌的毒素是主要致病因子,服用止泻药会使毒素滞留于肠内,不利于肠道功能恢复。临床药师将此建议提供给临床医生,医生表示接受。

本例患者共治疗14日。根据CDI的治疗原则,应尽可能缩短疗程,若调整药物后CDI有所缓解,应给予CDI标准疗程10~14日;若诱发CDI的抗菌药物无法替代或停药,则抗CDI药需要延长到抗菌药物疗程结束1周。

更多案例请参阅

《药学监护典型案例分析》(第2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