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伍勇
1月20日,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快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和县城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发展互联网医院、远程诊疗和“AI+医疗”,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更好下沉共享。
听到“分级诊疗”关键词,四川省人大代表、德阳市政协副主席、德阳市医疗保障局局长、九三学社德阳市委会主委吴泳眼前一亮。今年,她恰好带着一份加快推进分级诊疗落地见效的建议来到省两会。
四川省人大代表吴泳
“虽然我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强、群众信任度低’‘基层机构冷、城市医院热’的现象仍较为突出。”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吴泳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挑战:医共体建设中
基层机构医疗服务能力短板明显
“医共体建设是一项综合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吴泳告诉记者,县域医共体建设涉及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口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个县域,以及不同的医共体组合方式,推进过程中必然有很多理念上的认识需要统一,很多个性化的问题需要创新性地加以解决,单一模式难以简单复制。
根据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2023年9月联合印发的《四川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八统一”管理指导意见》,推动人员、编制、岗位、经费、管理、药物、财务、信息“八统一”管理。
吴泳认为,这一“紧密”的体制机制实现难度较大,在机构法人独立的前提下,人财物尚无法实现完全统一,尤其是信息化建设投入大,统一的信息系统建设难度大,成员单位“联体不连心”的问题较为突出。
“同时,基层机构医疗服务能力短板明显。”吴泳表示,基层机构存在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偏低,卫生技术人员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硬件设施老旧等问题,“大病看不了,小病没有药”的现象比较突出,病人“接不住”也“留不住”。基层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现象普遍存在。
宣传方面,吴泳也认为目前对分级诊疗的宣传不够,群众对分级诊疗的目的、意义了解不深,对转诊流程、医保差别报销政策知晓率不高。
建议:加快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核心在“强基层”
如何破解提到的这些难题?吴泳提出了几个建议。她认为,国家卫健委已明确未来5年是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的关键期,应积极谋划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强基层”加快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将成为当前和今后医改的“重强音”。
“因地制宜,着眼构建‘以基层为导向’的整合型医共体模式很重要。”吴泳说,要让群众就近就便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构建“首诊在基层、大病到县城、康复回基层”就医格局,建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此外,要强基固本,着重推行“向基层倾斜”支持政策和支付方式改革。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引向基层,切实增强基层的服务能力。在基层人才引进方面,吴泳表示应加快推进“县聘乡用”“乡聘村用”办法吸引人才。
基层医疗的重点是什么?在吴泳看来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所以要把握需求,着实推行“以基层为主力”的医防融合服务。推进医防协同,推进健康管理,推进医养结合。
“以基层为主要载体,支持有条件的卫生院与养老机构联合,开展医养结合型老年护理和康复项目。”吴泳表示,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老龄化社会的现实需求,加快建设应对老龄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和医护康养结合一体化服务模式,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