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道士王圆箓在清扫敦煌莫高窟内积沙时,意外发现了藏经洞,其中埋藏的数万件文物大白于世。这批文物不仅数量惊人,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也非常高。一时之间,全世界的“考古学家”聚集于此,英、法、俄、日四国以极低的价格买走了这批宝贝的近三分之二,如今已经成了它们的“国宝”。
文物界有这样一句话“敦煌遗物,论数量看俄国,论丰富看英国,论经典看法国”,尤其是书法领域,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珍藏的“敦煌遗书”,每一件都称得上精彩绝伦。不论是《德言》《道德经》还是《因明入正》《妙法莲华》,字字精妙。
这些书法作品中有一件格外受到关注,因为它与颜真卿《祭侄文稿》相似度太高了,俨然如同此作的“草稿”。《祭侄文稿书风残卷》文物编号为4764,作者是当时宫廷的一位抄经生,未留下姓名。
这幅作品纵30.3厘米、横118厘米,共10行、200余字,字径大小不一,小的有2厘米,大的字径约4厘米。这幅字有两大珍贵之处:其一,它为我们展现了真实的唐代书风。颜真卿的字有丰富的篆籀笔法,在魏晋基础上又有盛唐雄健之气,而此作也是如此,用笔遒劲苍润,点画如锥画沙,高古质朴,符合当时“主流”。
其二:这是一件“草稿”,没有过多的修饰和矫揉造作的处理,用笔极为自然,正所谓“书无意于佳乃佳”,不论是用笔之丰富、气韵之潇洒灵动,都不输给那些经典名帖了。而且这件作品笔路清晰、点画细腻,学起来非常便捷。值得注意的是,此作不仅有颜真卿笔法,还包括《兰亭序》部分内容,侧面说明了《兰亭序》确有此作。
宋代以后的字与唐代书法最不同之处便在于用笔日趋简约单调,越来越背离魏晋古法。而这部作品还原出了一些早就失传的技巧,如牵丝引带、一搨直下、绞转、内擫的写法,这比学那些碑拓、刻本真实多了。
启功曾说:“敦煌写本结体精严,点画飞动,有血有肉,转侧照人。校以著名唐碑虞、欧、褚、薛,乃至王知敬、敬客诸名家,并无逊色……与唐碑比观,笔毫使转,墨痕浓淡,一一可按。”这张手稿残卷为我们展示了唐人书法最真实自然的状态,后世很多人标榜古意,他们的作品还不如这部作品随便一个字。
而今,我们将此作进行了超高清1:1复制,见此作如见原作,便于您临摹和欣赏。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