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中国从俄罗斯进口苏 - 27 战机 。在这之前,曾存在 “中美蜜月期”,理论上中国有机会购买美国的 F - 15 型战机 。这一历史背景引发人们思考:若中国更早购入 F - 15 而非苏 - 27,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
若中国选择的是 F - 15,最大的改变是将提前拥有多用途战机,甚至可能不会有歼 - 16 项目 。F - 15 作为多用途战机,既能空战,又能执行反舰和对地打击任务 。而苏 - 27 本质上是一款空优战机,主要执行空战任务 。
苏 - 27 难以执行反舰和对地打击任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苏联电子技术落后,其雷达、航电等设备体积庞大且重量惊人,严重挤压了苏 - 27 的载重能力,导致载油量和载弹量不足 。为解决这一问题,苏联采用在不受力的机体结构上打孔的方式减轻重量 。由于苏俄材料技术落后于西方,无法大量使用复合材料,只能依赖金属材料,打孔减重的方式使得苏 - 27 如同患了 “骨质疏松”,挂载能力受限,挂载较重航弹时,高速飞行极易解体 。
另一方面,苏 - 27 采用翼身融合设计,虽能降低飞行阻力,但也导致其挂载能力分布不均,机腹挂载能力较强,机翼挂载能力相对较弱 。机翼挂载大重量航弹,不仅会大幅增加阻力,缩短航程,还可能因承受不住重量而撕裂机翼 。因此,即便中国后续改良苏 - 27 推出歼 - 11B,其对地 / 反舰能力依旧薄弱 。直到歼 - 16 出现,中国才拥有重型多用途战机 。若当初选择 F - 15,中国或许无需研发歼 - 16,便能直接拥有重型多用途战机 。
苏 - 27 虽专注空战,但其空战能力未必强于 F - 15 。抛开苏 - 27 落后的航电和雷达不谈,仅从气动外形设计带来的机动性看,苏 - 27 在亚音速飞行区间和水平机动时具有优势,其翼身融合和中央升力体布局设计功不可没 。然而,F - 15 的气动外形设计更为中规中矩,在垂直机动性、超音速区间机动性以及加速阶段机动性方面更胜一筹 。这意味着苏 - 27 在亚音速狗斗时表现出色,但在飞行高度升降和加速躲避导弹方面,远不及 F - 15 。此外,苏 - 27 浸润面积大,低空飞行阻力大,机动性差,只有在数千米海拔的稀薄空气环境中才能弥补这一劣势 。所以,即便苏 - 27 与 F - 15 航电水平相当,空战能力也未必占优 。
苏 - 27 也有自身优势,即改装潜力大 。起初,这源于其机体较大,可容纳更大的航电设备,但这其实是苏 - 27 的劣势体现 。苏联设计时因航电设备 “傻大黑粗”,不得不增大机体体量 。较大的机体意味着需要更多燃油和更大推力的发动机,增加了战机压力、生产及使用成本 。
不过,苏 - 27 到了中国手中,劣势转变为优势 。中国电子技术先进,不存在苏联的问题 。中国利用苏 - 27 先后改造出歼 - 11B,进而研发出歼 - 16 。歼 - 16 的航电设备达到世界一流水准,雷达、飞控、火控等系统性能卓越 。相比美国 F - 15,中国歼 - 16 能装备体积更大、功率更强的航电系统 。在同等体积和重量条件下,中国侧卫系战机的航电水平远超俄罗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