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中国药科大学与江北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中国药科大学江北创新中心。
本次“牵手”后,学校生物医药卓越工程师学院、现代制药产业学院、生物药物学院、智能药学交叉研究院等四大新型学院将入驻新区,并计划5年内在校研究生人数达到3000人,各类专家教授等高层次人才达到500人。
那么,这所“药界清华”为什么选择新区?又将为新区带来什么?
01
“强强联手”,这里先锋集结
我国设置药学类专业的高校有400多所,最著名的药学类专业特色高校有2所,人称“南北双药”。其中,“南药”指的就是中国药科大学。
除了“南药”,中国药科大学还有两个更为响亮的名号:药界清华、药界黄埔。学校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高校, 我国第一所和唯一一所双一流药科大学, 学科建设国内领先,走出了众多 高素质专业人才。
这样一所 在药学领域兼具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 的“药界清华”,为什么携手新区?刚 揭牌启用不久的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后简称“分中心”),就是将双方紧密连接的关键之一。
作为教育部和江苏省合作共建的转移转化中心,全力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加速集聚转移转化,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高地,是分中心的重大使命任务。自落地以来,分中心就与高校科研院所展开深层次沟通,不断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铺平道路。
正是这样一块承载全国高校科技成果优质资源、着力破解高校成果转化难题的“金字招牌”,吸引了一批知名高校前来合作, 中国药科大学也是分中心首批合作的25所高校之一 。此次携手,既是为了落地转化成果项目,也是合力推动分中心的高水平建设。
不只是分中心,新区日益完善的 生命健康产业 生态 ,亦是关键。
作为新区生命健康产业的主承载地, 生物医药谷现已集聚上下游企业1300余家,位列2023年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第8位,形成了 一条以基因与细胞 产业为引领, 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为制造业集群,检验检测、CXO、医药流通服务为特色的生命健康全产业链创新体系。尤其在创新药研发方面,驯鹿医疗、先声药业、健友生化等一批企业成果丰硕, 而这正是中国药科大学最需要的土壤——能 与产业融会贯通、快步向前。
“中国药科大学以药学为龙头学科,不断提升新药研发自主创新能力;新区瞄准生物医药产业全面发力,产业生态圈逐渐完善。双方可以说是 ‘强强联手’ 。”会上,中国药科大学相关负责人如此感慨。
02
“最强阵容”,如何助推新区?
新区日渐完善的产业链和创新生态,是中国药科大学落子于此的原因。随着学校诸多重点学院逐步入驻新区,未来,“药界清华”也 将为新区带来更多优秀人才、优质科研项目,进一步引领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变局 。
例如,作为携手合作的重点内容,双方将合作建设中国药科大学江北创新中心,打造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转化基地。
据悉,这里将入驻生物医药卓越工程师学院、现代制药产业学院、生物药物学院和智能药学交叉研究院 “四大”新型学院 ,与新区生物医药谷共同打造“新城市+新园区+新学镇”的综合体。聚焦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中心还将 以工程硕博士培养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预计到2029年,实现在校生人数达到3000人,各类专家教授等高层次人才达到500人。
同时,作为生物医药南京分中心的重点合作高校,中国药科大学因其而来,也将进一步推动创新要素在此集聚。
“我们 将与新区合力推动生物医药南京分中心高水平建设 ,发挥学校在药学领域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建设完善的智能药学、靶标发现与确证等技术,构建智库与药品监管、成药性评价等技术开发与转化平台,实现更多成果产出与临床转化。”会上,中国药科大学发布《中国药科大学有组织科研兴药行动计划》,并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签约,新的故事已经开始书写。
高水平大学和国家级新区的“强强联手”,带来更高效的成果转化、更紧密的合作、更多的创新项目。而以这些项目为原点,逐步串起产业链、生态链,撬起的是一个又一个产业集群,一批“药大系”企业同样值得期待。
此前,新区就与东大成立“大医科”,与南工大共建江苏省合成生物基础研究中心产业基地……今天,“药界清华”来到新区, 生命健康产业“最强阵”进一步集齐,也拉开更广阔的产业框架 。如今, “南大系”“东大系”“药大系”企业集结于此,这里还将有更多新的可能诞生。
素材来源 | 科技创新和大数据管理局、生命健康办
文 | 周琴、高媛
发布 | 徐雅莹 吴小荣
审核 | 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