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21新健康(Healthnews21)原创作品
作者/李佳英
编辑/季媛媛
近期,宁夏纪委监委反腐专题片《为了人民的利益》、贵州纪委监委专题片《纵深推进——贵州正风肃纪反腐》(以下合称“专题片”)播出,共同聚焦医药等领域的腐败现象,其中披露了多位“案中人”的贪腐问题。
深入剖析多起医药腐败案件,发现部分领导干部的堕落轨迹往往始于与不法商人的频繁聚餐交往,随后逐渐陷入利益捆绑的泥潭,最终由风及腐。
医药领域腐败手段更是复杂多样,有的以送礼为幌子掩盖受贿事实,还有的涉及资产并购等更为隐蔽的权钱交易。药品及医疗器械采购销售环节亦是腐败高发区。
在非法积累财富的目标驱动下,医疗系统高层领导成为不法分子围猎目标。医院领导更迭,更被多方势力密切关注,试图通过人际关系网络渗透并影响新领导。
专题片透露,贵州医疗系统四人涉嫌巨额受贿,涉贪金额已近2.2亿元,再次敲响了医药领域反腐警钟。业内人士认为,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至关重要,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确保医药领域的健康发展。
被围猎的一把手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原党组书记杨慧曾形容,医药领域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利益怪圈”。
梳理多位“案中人”的经历,起初,部分领导干部是与不法商人频繁聚餐交往,再逐渐演变成为利益捆绑的共同体,此后由风及腐。
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原院长赵经川在专题片中坦言,“(我)把积累财富当成目标了”。面对医院一项价值逾百万的设备采购提议,赵经川未经犹豫便应允协助提出者,坦言“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这一行为也直接映射了权钱交易的普遍心理。
另一位浸淫医疗领域数十年、曾任多部门一把手的宋宇峰,则是在吃喝中逐渐迷失。
“我能记住的高档酒楼的名字比我能记住的党纪法规的条文条款还多,贵阳市的高档酒楼基本上我都去过。”在专题片中出镜时,宋宇峰回忆自己“白天上班,晚上应酬”的经历。
宋宇峰自称是全国唯一“医疗、医药、医保、医学”单位当过“一把手”的官员。专题片披露,2012年至2023年,宋宇峰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超过2600万元的贿赂。
医药领域腐败表现形式与具体手段各有不同。有的以送礼掩盖受贿事实,如商人苏某以送礼名义向宋宇峰输送利益360余万元,双方将此视为礼尚往来;有的则是涉及资产并购,如某制药公司负责人张某某便是盯上了原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小林。在支持张某某的制药公司并购相关资产后,王小林便从中谋利。
贵州省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肖宇翔介绍称,王小林涉案金额高达1.56亿元,在近几年的查办案件的过程当中都属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的一个。在王小林任职期间,向其行贿的公司成为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最大的药品供应平台。
此外,药品及医疗器械的采购销售环节亦是腐败高发区。专题片揭露,杨慧把相识十几年的商人朱某某培养为自己的“钱袋子”,授意朱某某成立公司从事医疗器材销售等业务。杨慧用权力为相关业务发展提供帮助,并大肆收受钱财。朱某某先是将钱转到外省,然后又转回私人账户,接着安排多名人员取现。
贵州省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表示,在任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期间,宋宇峰还为某制药公司在恢复及增加某药物的需用计划事项上提供帮助,收受该公司干股。专题片透露,2012年至2023年,宋宇峰涉嫌非法收受贿赂2600余万元。
这些案例无一不揭示出,医疗系统高层领导在非法财富积累的驱动下,成为不法分子围猎的目标。
在通报一起被围猎案例时,中纪委便指出,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玉军长期违规接受私营企业主的礼品礼金和宴请,“靠医吃医”、“靠药吃药”,甘于被不法医药代理商围猎,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医用耗材和药品集中采购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宋宇峰在纪录片中透露,医院领导的更迭往往伴随着多方势力的密切关注与策略性接近,试图通过人际关系网络渗透并影响新上任的领导。
“有一个商人曾经说过,哪一个医院换院长,一换院长起码几十个人在研究他、研究成长经历。在他的成长过程当中,有没有认识的人,再通过这个人认识院长,然后去攻(克)他。”宋宇峰表示。
原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毕路佳受贿金额1700多万元,据其透露,受到的诱惑是巨大的,“各种商人围猎”。
例如,一名药品供应商杨某曾同时向两位院长行贿。在贵州医科大学原党委书记梁贵友于2006年开始分管药品采购后,杨某主动接近,给梁贵友留下了“服务周到”的印象。
梁贵友在专题片中袒露:“熟悉了,他也多次到我办公室去拜访、汇报,希望得到一些帮助。”从2007年开始,杨某每逢春节或中秋节都会向梁贵友“表心意”。
据梁贵友在专题片中回忆,“这个人又可靠,(收钱)不会出什么大事。”2007年至2023年,在被“细水长流”地讨好后,梁贵友涉嫌非法收受贿赂2100余万元。宋宇峰、王小林、毕路佳、梁贵友,这四人涉贪金额已接近2.2亿元。
多方合力监管
“行贿‘围猎’不仅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还影响了政治生态。”贵阳市清镇市发展和改革局办公室主任邓阳芳表示。
有研究结果显示,医疗系统人员被围猎的原因多样。国际上,医务人员的收入水平一般为社会平均薪资水平的3至5倍左右,但我国医务人员的收入与其他行业相比并没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再加之,行业内外的不正当竞争诱导一些医务人员采取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在现实中也存在上行下效的现象,从而形成了行业的“破窗效应”。
为有效打破这一“利益怪圈”,地方政府部门紧盯那些易滋生腐败的关键环节和关键人物。
贵州省纪委监委透露,2024年,贵州全省医疗领域共立案审查调查1933人,留置165人,党纪政务处分1596人,移送检察机关104人。贵州省纪委监委工作人员黄德远介绍,贵州紧盯医疗领域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通过整治追回违法违规使用的医保基金2.3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被查人员中,除了在任上被查处之外,不乏离开医药行业并退居二线后被深挖出来的一把手。
若要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业内人士认为,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至关重要。
盈科广州医药法律事务部副主任张波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从建立规章制度的角度来看,应明确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并确保医务人员能够获得与其付出及专业知识相匹配的合理收入。同时,加强审计和监管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
目前,针对行业漏洞的严格监管措施正在逐步落实。中纪委在解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时,特别强调了“送”与“收”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于以讲课费、课题费、咨询费等名义变相收受礼品的行为,也将依法给予相应处分。
2025年1月1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该指引明确禁止了多个商业贿赂风险场景,包括药企通过明示或暗示方式指使第三方利用折扣、折让或佣金进行行贿,以换取处方开具、产品推荐、宣传、采购及使用等承诺或结果,从而谋取竞争优势。
此外,医药领域商业贿赂治理关口正在前移。指引强调,医药企业作为防范商业贿赂风险的第一责任人,应加强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自觉抵制商业贿赂行为。同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明确规定,禁止企业向医药代表或医疗器械学术推广人员分配销售任务,并要求其不得参与收款和处理购销票据等销售行为。
对企业、医疗机构等多主体一同监管也成为新趋势。2024年11月,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发布公告,就《医药代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不仅从药企对医药代表的备案管理和行为规范角度进行规制,还整合了医疗机构接待医药代表的管理制度要求,形成了包括卫健、药监、市场监管、公安、医保、疾控、中医药在内的七部门监管格局。
业界有观点认为,跨部门协同配合与联合惩戒被提出,是对各参与主体实施监管,也是全面升级对医药代表的管理力度。
在审计及监管方面,审计署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24年12月22日,审计署官网发布《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其中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措施包括全面清理现有论坛,并明确规定不得举办未列入保留清单的论坛等。人员任职管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国家药监局所属高级研修学院1名未经批准在民营企业担任监事的退休干部已从该企业离职。
针对未来医疗反腐工作,张波强调:“医疗反腐本身就具备维持医疗市场秩序的功能,医疗反腐应该是长期伴随医疗行业的一个监管措施。这个是必要的,并且需要与行业长期并存。作为企业而言,还是要回归行业本质,面向真实的临床需求,做好产品研究。”
图片/21图库
排版/许秋莲
【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著作权归属21世纪经济报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