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地产&焦点财经
作者 | 王泽红
“为什么一些商场想清退星巴克?”
“因为它的单店模型业绩在下滑,为商场带来的租金贡献能力变差,对其他商户的带动效果也变弱。”陈倩倩解释道,星巴克在商场的领导地位天平已发生倾斜,不再是都想争抢的品牌。
“一些商场的星巴克已经难交租金,原因是星巴克与这些商场签有保底协议,例如一年业绩需达到30万才上交,但现在业绩难以完成,上交租金也无从谈起。”
“这一年,很多品牌的业绩面临挑战。” 陈倩倩说道,她是上海某商场的市场部管理人员,就职于一家全国化布局的购物中心企业。
在她的感知中,过去一年商场招商愈加艰难,“不管是大品牌还是小品牌,都在缩减开店计划;此外,商家撤店、闭店的现象确实不少。”
“个体户闭店最多,尤其是加盟商。” 常欣说道,她是上海北外滩某商场的招商与营运负责人,已经在商业地产领域打拼20年。
“我们商场的商户,生意不太好,这一年整体有下滑。”她也身有同感,认为甲乙方市场角色已经转变,“以前市场好的时候,乙方求着甲方要开店;而现在更多的是甲方去服务乙方。”
生意好不好做?商业地产的出租率、空置率,以及商户租金的涨跌,是一个最直接的呈现。搜狐财经从零售地产市场的视角,通过与多位商业地产从业者深度对话,从他们的观察与经历,管窥过去一年的商业变化与挑战。
餐饮业门槛低,个体加盟商闭店多
“从业态来看,饮料和小餐的生意难做。”据常欣观察,当下的商场普遍在提高餐饮业态,由于餐饮门槛较低,很多加盟商没有经验,所以开店、闭店会比较多。
“餐饮业确实比较难,尤其是一些火锅、川菜及湘菜业态。” 陈倩倩说道,我们商场有5家烤肉店,头部烤肉店生意依然好,但尾部的便被优胜略汰了。“但也有比较好的餐饮,例如云贵菜、旋转小火锅。”
仲量联行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零售商业绩普遍承压,扩张步伐有所放缓。聚焦到北京,从业态分布来看,2024年四季度餐饮租户的调换比例显著提高,更替类新租占据了全市开店面积的43.5%。
“以北京为例,餐饮闭店主要集中在社交属性相对明显的中、高端餐厅,以及烘焙甜品、小吃快餐及咖啡茶饮业态中部分之前扩张迅猛的品牌。消费者对网红品牌的热度降低,更注重实际的餐饮品质和性价比。” 世邦魏理仕华北区研究部负责人孙祖天分析称。
“在红利期快速成长的品牌,下滑的很快;经过时间沉淀的品牌,应对措施明显做的较好。”常欣也感知到这一变化,这两年餐饮业态居多,每个商场都会想办法去留,哪怕给到很优惠的条件。
“我们商场的原则是走多少进多少,尽量会留、不能动太多,否则项目就会空心化。”在商业地产领域从业20年,她已见惯了生意的成与败,餐饮入门门槛低,没有经验也能去加盟,但不管大店还是小店,其实都需要经验和付出,当甩手掌柜是完全不可能的。
为什么这一年关店现象频繁?她认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很多人年轻人追求自由,不想去打工;二是很多企业员工被裁员后,认为创业是第二条路,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和了解的情况下去加盟,大多数都是以失败告终。
“但有闭店的,就有开店的,永远都有人想冲进来尝试。”
平价品牌“平替”,拉低商场租金
对于当下餐饮业的激烈竞争,常欣认为小餐面积不大,船小好调头;大餐则只能转型,大面积的做切割,600平以上切割做两三百平的,现在的餐饮开店模式基本上都希望在300平以内投资,各方面的开店、装修成本相对会少一些。
“此外,很多大品牌当下有一个新趋势,一些大餐饮品牌开始走平价或小摊模型,因为它的供应链很完整,完全可以孵化一个小产品,所以还是会有机会。”
仲量联行报告显示,消费者消费偏好转变,推动低价高频的快餐表现显著优于高单价正餐,以北京为例,快餐、烘焙和茶饮等低客单价新店占2024年餐饮整体开店数量的76%,而2023年这一比例仅为47%。
“2024上半年很多品牌有大面积扩张计划,但到下半年发生明显变化,大面积或高客单价的正餐餐厅的扩张需求放缓,扩张的大部分是低价高频次品牌,如咖啡、茶饮、烘焙这一类业态。” 仲量联行华北区研究部董事纪明指出。
孙祖天也指出,平价餐饮如小吃快餐、烘焙甜品业态逆势而上,2024年新开店铺占比同比皆有提升,另外杂货礼品、折扣店等业态客单价低、能够提供情绪价格的品牌也在加速布局。
世邦魏理仕数据显示,北京2024年餐饮商家新增门店更集中于平价品牌。在性价比较低的项目调改带动下,四季度季末购物中心首层平均租金环比加速下跌0.9%,降至每天每平方米30.4元,全年平均租金累计下跌1.2%。
对于租金下滑,孙祖天认为有两个因素:一方面,当下消费降级导致短期内很难招募高承租能力的品牌,为了吸引客流、增强消费者粘度、丰富消费场景,业主在品牌更替时不得不接受租金更低的租户进行平替,如从高租金的新能源汽车类门店置换为餐饮类门店或服饰零售类。
另一方面,由于业绩下滑而退租或跑路的店铺增加,为了快速填补空置面积,维持购物体验,业主在租金上愈发松动。
招商变难,先入市再填铺
“当下很多品牌的开店计划缩减,多家商场抢夺同一商户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那种新生的大面积零售,我在2024年曾遇到过一家,竞争很激烈。”招商变难,常欣最为感同身受,“这一年很辛苦、非常累,我头发都白了很多。”
“我们商场的开业率与出租率,这一年尽量做到了能持平,略有下滑。”她坦言道。对于这份成绩,她认为还不错。“我个人还签了几个大单,近期还参加了一个小餐的开业仪式,很有成就感。”
陈倩倩则指出,除了大品牌缩减开店计划之外,与加盟商投资更加谨慎,以及商场数量持续增加也有关系。“商户开业计划越来越少,新开业商场却在不断增加、2024年全国新增超400个,招商肯定越来越难。”
“即便已经签约,也随时有毁约风险。招商有周期,比如餐饮业,从签约到正式开业,有半年到一年时间。在此过程中,市场一直在变,如果一个品牌的势能衰减严重,加盟商即便损失保证金,也会选择违约,现在这种现象还蛮多的。”
“现在已经完全由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 陈倩倩无奈道。
仲量联行报告显示,从北京零售地产市场看,2024年供应量创下历史高位,竞争加剧,新项目难以复刻过去的高入驻率开业模式,租赁需求 “先扬后缓”。上半年延续复苏势头,下半年零售商业绩承压导致租赁需求显著降温,市场租金由涨转跌。
“2018至2022年北京零售项目平均开业率基本落于93%-96%区间。然而,近两年新项目预租招商承压,新项目入市时开业率逐年走低,2023年及2024年分别降至79%和72%,市场进入‘先入市再填铺’时代。”纪明指出。
“大部分新项目凭借20%的主力店和40%以上的餐饮业态,实现运营和引流,开业后通过持续招商发力提升入驻率。 ”
增加快闪店、二次元,商场解压新招式
“为了降低空铺率,2024年很多商场采取了嵌入式的短期租约方式,我们业内叫临铺、短铺或快闪店。” 陈倩倩说道,租约通常签6个月,装修比较简单;对于商户而言,也有助于测试商场人流。“我们商场里(快闪店)也比较多,空铺率没升反降。”
“商场里看那些装修简单,可能四面都是白墙、硬装较多的店铺,通常就是临铺。”
孙祖天也指出,2024年商场为了缓解业绩压力,采取了增加快闪店、策展活动等提高话题度,调整招商方向及品牌架构,增加首店、网红店、大众品牌占比,以及重新装修增强购物体验感等方式应对。
除此之外,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各大运营方在吸引人流方面,也在引入多元体验业态,如脱口秀、室内攀岩、潜水;打造精致购物空间,对于节假日等特殊性主题营造特色空间场景;以及打造IP主题打造,如动漫、影视、国潮文化等。
纪明则认为,二次元是过去一年比较有特色的一个领域,“很多商场开设有二次元门店,虽然单店面积不一定很大,但销售业绩表现非常好,单店坪效很高。”
“ 潮玩和二次元消费群体的支付能力非常不错。如果能吸引这一类人群进入商场,会带动其他店铺或业态的消费,这也是很多业主都在学习和推广的一个方向。另外,宠物经济、电竞馆也是非常受欢迎的领域。” 纪明补充道。
在陈倩倩看来,商业是一个完全动态的事情,主流的商场每年的调改率基本在20%以上,要不断给消费者创造新鲜感,现在的商场新陈代谢越来越快。“找准商场的定位,招商才能事半功倍。”
“商业就是利他,甲方赚钱了才能交租金,与商场才能更好的合作。我认为我是一个管家,不是招商人员,也不是运营。”常欣总结道,“不要轻易说市场怎么样,只有修炼自己的内功,包括专业知识和身体健康,才能拥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穿越周期。
(为保护隐私,常欣、陈倩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