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之后,曾有一场大型的征稿活动在中国大地展开,而征稿的内容就是关于新中国国徽的图样设计,我们熟知的林徽因也参与了这次设计任务。
但最终,她的设计却没被采纳,而是变成了如今的国徽式样,这是因为什么呢?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网友看过设计图之后,才知道其原因。
1、一场全国征稿
在解放战争胜利之后,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就在筹备新中国成立所需的一切事务,包括国歌、国旗和国徽的选择和设计。
本着集思广益的原则,在中央的授意下,人民日报刊登了国徽的征稿活动,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要求。
这一消息一出,全国的美术及设计爱好者和从业者都纷纷进行投稿,一场面向全国人民的征稿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与此同时,一些专业院校的专业人士也没有闲着,依旧在紧张的设计之中,其中就包括林徽因和梁思成等人。
但最终,全国征稿的行动并没有收上来几份合格且合适的设计图,所以中央就将希望系在了美院一些专业人士的手中。
原本,在众多的画稿中,林徽因的设计图样是很合适的,但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她的方案落选,中央最终选择了如今的国徽式样。
多年以后,关于国徽的诞生历史依旧为人们所好奇,而在人们了解过详细的过程,也见过林徽因落选的那版方案之后,才知道其没有被选中的原因,因为确实不太合适。
那么,林徽因的设计方案究竟是什么样子,有哪里不合适呢?如今的国徽又是经历怎样的修改才产生的?
2、国徽的诞生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的国家意识就在逐步增强,所以,用代表全国人民的事物来代替中国这个集体再合适不过。
也是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央领导人就曾下令进行国徽和国旗等能代表中国形象的事物的设计。
一众设计和绘画专业的人士也因此聚集在一处,为了国家的形象而努力。但设计国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诞生过程中,这些专业人士也遇到了不少困难。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关于国徽构成元素的选择问题。自1949年7月,人民日报登出要进行国徽征稿的消息之后,中央就陆续收到了不同的国徽样式,但构成元素各不相同。
他们有的是只运用天安门、地球、五星红旗等元素,有的却只有代表工农集体的麦穗和锤子,各有各的想法。
筛选到最后,这些征稿中没有几个是符合要求的。好在,在征稿的同时,中央美院的一些师生团队也在同步进行设计,于是中央就将目光投在了他们身上。
终于,在经过统一的商讨之后,中央美院的设计团队终于设计出了国徽的图案样式,并且提出了五种不同的组合形式。
中央美院的设计方案中,主要的元素就是五星、中国地图和地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但还是缺乏中国的主体性,不能将我国以人民为主的特点表达出来。
所以,在中央的一致讨论下,这一版的设计方案被否决了。为了能尽早设计出最终方案,中央又授意清华大学的相关人士加入,希望能产生最好的方案。
于是,以林徽因、梁思成为首的清华大学建筑系团队加入到国徽的设计中。在加入之后,林徽因就凭借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发展历程的熟悉程度进行元素选择和图案设计。
结合多次开会确立下的一些必要元素和自己的创新想象,林徽因将主要元素确定成五星、大孔玉璧、齿轮等元素,并设计出一个十分优美的图案。
设计方案确定之后,中央一些人一度十分赞同这版设计方案,甚至差点就将这个确定为最终方案。
但最终,还是有人提出了异议。在林徽因的设计方案中,虽然整个国徽十分简洁优雅,但还是不能全部体现出新中国的气势和庄严。
所以,这一版也暂时落选。两个团队的方案都被打回之后,相关设计人员就感受到了这次任务的不容易,压力巨大。
于是,他们便不眠不休的进行改稿、讨论等进程,终于产生了第二版的改进方案。这一次,竟然有了一些成功的苗头。
中央美院的设计团队在听到提出的意见之后,重新对元素问题进行了考虑,为了能契合中央发布的那三条要求,他们费尽心力的确定了天安门城楼的主要元素。
根据他们的看法,天安门城楼作为新中国宣布成立的地点具有极大的历史性和时代性,是全国最能代表中国这个主体的元素,所以,应该以天安门城楼为主要元素。
至于其他的元素则分别取人民的代表麦穗、五星等图案,结合之后就产生了新一版的图案。出人意料,这一版的设计几乎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但周总理,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按照周总理所说,我们的国家是一个以人民为主的国家,要代表全部人民,但麦穗仅仅能代表北方人民,未免有些单一。
所以,在周总理的建议下,国徽的主要元素由麦穗换成了麦穗加水稻,代表了全国人民。
此时,又有人提到了林徽因暂时落选的方案,既然她的设计有可取之处,为什么不将两者结合呢?
所以,在经过所有人的商讨之下,国徽的主要元素确定为五星、麦穗和水稻、天安门城楼、齿轮等,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样子。
国徽是一个国家最明显的代表,一定要简单明了的表达中国这个主体,林徽因的设计虽然符合简单明了这个要求,但在表达主体上却缺少了一些庄严大气,或许这就是她落选的原因。
但好在,中央最终还是采用了她设计的一部分图案,也不算白费心血,她也算是为国徽的设计贡献了巨大力量。
在国徽设计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不同思想的碰撞,虽然有曲折之处,但最终还是获得了一个好结果,是好事也值得让人了解铭记。
参考资料:
国徽历史——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