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聊聊有关概念的话题。

逻辑学,特别是普通人需要了解的形式逻辑,并不复杂。

清晰准确的概念所有逻辑思维的基础。也就是说,在说话或写文章时,用到的每一个词汇都有清晰、明确的定义。

如果用到的某个词,有多种含义或者它的含义模糊不清,那么,所说的话或者写出来的文章就无法准确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其他人也就很难领会到其中想要表达的真实想法。

在汉语中,一个词通常有很多种意思。

比如下面两个句子:

小明正在吃早饭。

小明正在吃鸡蛋。

这两句话中,同一个词“吃”,代表同样的含义吗?

实际上,这两个句子中的同一个词“吃”代表的含义是有区别的。

第一句话中的“吃”描述了小明的一种状态,坐在餐桌前正在享用他的早餐,或许在吃鸡蛋,或许在喝粥,或许在喝牛奶;第二句话中的“吃”表示了小明正在进行的动作,从把鸡蛋拿起来放在嘴里,咬一口,咀嚼,到最后吞咽的整个过程中任何一个动作。

懂英语的朋友可以把上面两句话翻译成英文,或许其中的差别就会看得更清楚。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到,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里代表了不同的含义。

同样,我们在说话或者听到别人说话时,就要仔细区分所用到的每一个词,辨别它们想要表达的真实含义。

比如,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对于这句话中“复兴”一词,字典的解释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事业等经历低谷后重新崛起、繁荣的过程。

那么我们就需要解释清楚一件事,既然是重新繁荣,就需要确认过去的哪个时间点可以称作是繁荣,我们才能确定复兴到什么状态。

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中,春秋战国?秦朝?汉朝?抑或是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还是清朝的康乾盛世?

上面所说的任何一个朝代或一个时间段,从历史事实可以知道,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的生活都很艰难,而所谓的盛世,实质上是统治阶层拥有大量的财富来供他们挥霍,财富与多数普通人毫无关系,根本就不是普通民众的盛世,再繁荣也与普通民众无关。

所以,复兴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希望有人能够回答。

在日常语言中,多数经常用到的词汇,通常都有约定俗成并且被普遍认识的解释。

但是,也存在很多容易引起歧义或含义混乱的情况:

多音字。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多音字,特别是在人们日常口语交流时很容易混淆。比如,脱口秀或语言类节目表演中,“谐音梗”便是利用了多音字来进行娱乐或搞笑。

多义词。汉语中同一个字(词)有多种不同的意思,造成的人们对于整个句子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国家”这个词,地理意义上的国家是一个中性词,但是我们经常会听到“流氓国家”这个说法,“流氓国家”的正确理解应当是“流氓政权”,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政权是一个“流氓政权”。

使用代词的时候指代不明。例如:“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究竟是嘴上说说还是采取措施,很多人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该句中“究竟是嘴上说说还是采取措施”包括两个选项,最后一句话中的“此”没有明确是哪一个选项。

语义模糊。比如汉语中一个经典的句子:“大龄剩女独身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谁都看不上,另一种是谁都看不上”。这句话里面的“看不上”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她看不上别人,另一种别人看不上她。

动词名词分不清。这种情况在汉语中也很常见,实质上也属于一词多义的情况。比如“这辆车没有锁”,这句话中的“锁”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导致这句话有多种理解,可能是为车没有安装一把“锁”,也可能理解为车装了锁而没有正确使用。

滥用集合概念。比如这样一句话,“美国禁止各国腐败分子及家属入境,我们坚决反对。”这句话中的“我们”就是滥用集合概念,对于普通人而言,他国禁止本国的腐败官员及家属入境,是一件好事;对于腐败官员及家属才是坏事,只有他们才会反对。

因为断句而产生歧义。因为汉语中单个汉字可以作为一个词,也可以多个汉字组成一个词,在多字词组成的句子中,如果断句位置不当,会造成很可笑的理解。比如下图标牌中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柜台禁止性行为”这句话到底是“禁止•性行为”还是“禁止性•行为”?


地域文化差异。中国不同地域的人,在方言中对于某些词汇或表达的理解可能存在差异,这也可能导致交流中的歧义。

口语交流的语气及情感色彩。在口语交流时,说话人的语气、态度及情感状态都可能会影响到听话人对话语的理解,从而产生歧义。

词义依赖于上下文或语境。在理解一些词汇所表达的含义时,要根据上下文或者具体的语境,如果缺乏必要的信息,很可能导致理解上的歧义。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一些所谓的格言或名言名句中。

上述产生含义混乱的情况,多数时候可以通过补充说明、重新解释、联系上下文等方式进行澄清。

最可怕的,还是那些滥用词汇概念的情形。

第一种做法,也是最常见的做法——强行制造新词。这种强行制造新词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给某个固定词汇增加定语,从而达到混淆原有含义或者达到宏大叙事来蛊惑人心的目的。

比如,在讨论失业话题时,为了回避失业这个词,搞出来一堆新的词汇,“灵活就业”、“慢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等等。

宏大叙事类新词在媒体上屡见不鲜,几乎是满篇皆是。比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质生产力”……

第二种,除了强行制造新词之外,还有一种做法,用某些中性或带褒义的词来代替带有贬义的词,以此来掩饰其不良行为。

比如,有的企业为了回避“裁员”这个词,把裁员说成“毕业”、“向社会输送人才”,用“负增长”来表示“下降”等等。

另外还有一种无耻的做法,用篡改词汇概念的方式达到迷惑大众的目的,通常是把一些词汇的含义进行歪曲,利用强权强行灌输给大众而且不容讨论批判。这些词多存在于社会科学领域,比如民主、自由、法治等等。这种情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成语“指鹿为马”。

最后,摘录一段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论述,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法治兴衰的核心问题——怎样理解党和法治的关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