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39年2月,陈赓指挥第386旅新一团、补充团、骑兵连以及第688团在香城固伏击了一个日军加强中队,这次伏击战,陈赓为何要集中了30倍兵力参加战斗?我们先来看看这次伏击战的过程。
香城固伏击战过程:
1939年初,陈赓率领第三八六旅主力进入冀南平原作战。1939年1月,日军集结三万人分十多路进攻根据地,企图将第三八六旅等八路军主力消灭在平原上。当时日军在平原上没有遭受过重大挫折,非常骄横,经常百余名日军便大摇大摆地追击。为了挫败日军的嚣张气焰,陈赓决定打一场漂亮的伏击战,挫败一下日军的锐气。
选择伏击对象和伏击地点。陈赓选中了驻防在威县的日军,当时威县是日军后方补给线的重要据点。冬天庄稼收割后,举目望去都是光秃秃的平原,部队很难在平原上掩蔽。经过多次勘察后,陈赓选中了曲周香城固村西北的沙滩,这里此前是河流故道,周边还长满红柳等树,这块洼地处于庄头村和张家庄村中间,是一块天然的伏击地点。
诱敌深入。选中伏击对象和伏击地点后,陈赓带着参战部队各团负责人前往香城固查看地形,随后布置作战任务。1939年2月9日晚,陈赓派出韦杰第688团一部包围威县县城,佯攻威县,黎明前撤出战斗。
陈赓
围城部队撤出战斗后,威县日军的一个加强中队(一个步兵中队,还携带了一门山炮、两门步兵炮、若干迫击炮、重机枪)在大队长率领下分乘八辆汽车向南追来。12时,日军在香城固附近遭到骑兵连和自行车队袭击,日军大队长被击伤,骑兵连和自行车队是诱敌深入的部队,经过一会儿战斗后,骑兵连、自行车队佯装败退,向香城固伏击地点退去,日军大队长并没有意识到这是诱敌深入之策,看到骑兵连、自行车“败退”后,立即指挥部队继续向南追击。
日军乘坐的汽车
就这样,日军被引入了预设的伏击阵地。陈赓正指挥三个团的兵力等待日军进入伏击圈。
包围歼敌。半个小时后,日军进入伏击圈,遭到第688团一个营的正面阻击,随后被八路军三个团包围,日军眼看正面进攻不畅,随后占据几间民房负隅顽抗,下午五点,日军集结兵力突围,但是最终还是被八路军挡住。
战斗至黄昏,迂回到日军侧翼的新一团对日军发起进攻,日军被包围在凹形洼地中,激战中日军释放毒气弹,八路军有不少战士中毒。陈赓指挥镇定自若,指挥八路军冲上去与日军搏斗,这样日军的毒气弹和重武器发挥不出优势。
战斗至当晚12点,陈赓指挥八路军彻底歼灭了日军这个加强中队。香城固伏击战中击毙日军250多人,俘虏8名日军,缴获一门山炮、两门九二步兵炮、一门迫击炮以及两百多支长短枪。香城固伏击战是一场经典的伏击战,如果放在正面战场上,日军每伤亡千余人中才有一两百人被击毙。
香城固伏击战中缴获的步兵炮以及炮弹
香城固伏击战中,日军虽然出动了一个加强中队,但是也不过260人左右,陈赓为何要集结30倍兵力参加战斗?是不是多此一举?
陈赓为何集中30倍兵力参战?
第一:锻炼部队
首先,这么一场伏击战一个团的兵力就足够。可能会有读者看到这三个团的番号后,认为除了第688团为主力团(此时,第688团划归第386旅指挥)外,新一团和补充团都是新组建的部队,战斗力不强,所以才需要集中三个团的兵力。
新一团和补充团都是抗战初期就扩编的团,只是番号看起来像刚组建的部队。新一团中有两个红军连,补充团也有三个红军连,再算上补充进去的骨干,新一团和补充团也都是主力部队。此时,第688团中也有五个红军连。这些红军连都是150多人的加强连,所以任何一个团中的老部队的人数都要超过日军这个加强中队,这些团都是两三千人的大团,随便一个团的兵力都是日军这个加强中队兵力的10倍,指挥得当,歼灭日军这个加强中队不成问题。
香城固伏击战结束后,新一团在总结战斗经验
虽然这三个团中都有老部队的成分,但是大部分连队都是后来组建的部队,所以需要通过战斗来积累经验。像香城固伏击战这样的战斗,战场形势完全掌握在八路军手中,新部队参加这样的实战没有多大危险,重点是通过这样的实战可以快速锻炼新部队,经过几次实战锻炼后,新部队才能成长为能打硬仗的主力部队。
第二:首次进行平原伏击战,准备准别充足
第三八六旅此前取得的多次伏击胜利都是在山地伏击战,在山地作战中,第三八六旅有经验,但是还没有在平原上进行歼敌一个加强中队的经验,各方面都需要准备充足,考虑到多种情况,兵力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应对各种变化。
香城固伏击战是第三八六旅进入平原作战的重点作战,首次开创了八路军在平原歼敌一个加强中队的范例。这场战斗对于第三八六旅以及八路军来说至关重要,必须取得胜利,只有这样才能打开平原游击战的局面,所以兵力上越多越好。
综上所述,陈赓之所以集中30倍兵力伏击日军,一方面是因为这是首次进行平原伏击战,需要做充足的准备,另一方面是因为集中更多的兵力参战可以在实战中锻炼新部队。
结语:
香城固伏击战中,八路军集中三十倍兵力伏击日军,也从层面反映出八路军和日军活力上的差距,其他伏击战中,八路军也往往需要集中数倍乃至十倍兵力伏击日军。在这种武器装备悬殊的条件下,八路军依然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