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振兴中华传统节日系列活动”在上海社会科学馆启动。活动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市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月刊》杂志社)承办。
此次揭幕的“我们的节日·春节”系列主题展览以“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发展的中国春节”为主题,包括近两百幅图像,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化的形式,展示了中国春节的独特风貌,梳理了春节发展传播的历史,希望帮助民众理解中国春节的内涵和价值,重建传统节日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展览地点为上海社会科学馆(上海图书馆东馆6楼),展期将持续至2025年3月。
据上海社科中心副主任、春节展策展人毕旭玲介绍,“我们的节日”系列展览不仅在展览内容上重视发掘东西文明的共通内涵,引导中国观众从文明交流互鉴的角度领略传统节日的魅力,并辅以英文说明,努力推动形成传统节日跨文化传播的社会氛围。
本次展览具有四方面的鲜明特点:首先,展览内容基于长期学术研究,具有准确性;其次,展览重视表现传统节日对天文、历法、农业、医学等各类知识的传承,具有科学性;第三,展览内容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重视互动环节的设置,具有趣味性;第四,展览重视发掘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人类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主要展览文字均有英语译文,适宜对外传播。在春节主题展展出期间,在展厅内还设置了互动打卡、乐趣体验、探展挑战和预约讲解等活动,免费向市民开放。
“我们的节日·春节”系列展览涵盖四部分展览内容。其中,春节知识展、“我们的春节 大家的节日”展、猜灯谜等互动展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上海社科中心承办;“年画里的春节”展由上海社科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海上风民俗博物馆主办。
(一)春节知识展
展览围绕八个问题对春节的发展历史、习俗仪式及其内涵等知识进行普及,同时辅以50多幅古代风俗画和民间吉祥画。八个问题分别是:为什么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年祭灶习俗是如何产生发展的、农历新年为何称“春节”、馄饨和饺子是如何发展为春节节日食品的、江南地区有什么独特的贺年习俗、为什么说元宵节是中国的狂欢节、汤圆是如何成为元宵节节日食品的、江南地区有什么独特的元宵节习俗。
(二)“我们的春节 大家的节日”展
展览主要围绕四个问题介绍了春节向域外传播的情况,反映了中国春节的世界影响,同时辅以十多幅图像。四个问题分别是:中国春节何时传入朝鲜半岛、中国春节何时传入日本、中国春节何时传播到东南亚地区、哪些国家把中国春节定为法定节假日。
(三)“年画里的春节”展
展览基于中国年画的域外传播史,对比性地展示了数十幅中国桃花坞年画和越南东湖年画。桃花坞年画是江南地区最著名的年画流派,于2006年成为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越南年画直接源自中国,东湖年画是代表性的越南年画,同时也是越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四)猜灯谜等互动展
该展区以生肖蛇为轮廓,主要设置了中英双语灯谜装置。
当天,为期三天的“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春节文化趣享营”春节主题系列活动亦开启。“春节文化趣享营”配合春节主题展览,在上海社会科学馆布置互动体验摊位,活动面向市民,安排各式春节主题制作体验项目。由小小社科宣讲员讲解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知识,并设置探展挑战、展区打卡等闯关体验环节,让参与市民在沉浸式体验中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现场完成互动任务的市民,即可领取春节专属定制纪念品。
据悉,2024年,市社联和市文明办共同主办“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在上海社会科学馆相继推出“传统节日图文展”“春节”“清明·谷雨”“端午”“秋节”“冬节”等主题展和文化活动。从今年起,“我们的节日”系列展览将走出上海社会科学馆,走入临港新片区这座“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走入“网红”徐家汇书院,走入本市高校校园,走入市农科院,让更多市民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