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扩大传统节日影响力,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振兴中华传统节日系列活动”于1月20日下午在上海社会科学馆启动。活动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市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月刊》杂志社)承办。
中国春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节日之一。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累和传承发展,春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传统。在漫长的文化与文明交流过程中,中国春节也已经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即将到来的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新年,锣鼓响连天,送辰迎巳又一年。新时代,岁月催奋进,中华腾飞舞翩跹,优秀文化入心田。文明古国东方立,传统节日永传延……”活动现场,一曲《新年锣鼓响连天》将传统评弹唱出了新韵,也唱出了新年新气象。上海评弹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高博文结合传统节日主题为启动仪式特地填了新词。
此次“我们的节日·春节”系列主题展藏着不少“好东西”,包括近两百幅与春节有关的图像,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化的形式,展示了中国春节的独特风貌,梳理了春节发展传播的历史。该展览具有四方面的鲜明特点:首先,展览内容基于长期学术研究,具有准确性;其次,展览重视表现传统节日对天文、历法、农业、医学等各类知识的传承,具有科学性;第三,展览内容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重视互动环节的设置,具有趣味性;第四,展览重视发掘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人类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主要展览文字被翻译为英语,适宜对外传播。
“春节蕴含了和睦、和平、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春节必将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具有更重要的当代意义和世界价值。希望通过展览,帮助民众理解中国春节的内涵和价值,重建传统节日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上海社科中心副主任、春节展策展人毕旭玲介绍说,此次展览除了传统的春节知识介绍外,特意设置了“我们的春节 大家的节日”板块,介绍了春节向域外传播的情况,反映了中国春节的世界影响。
在春节主题展展出期间,在展厅内设置了互动打卡、乐趣体验、探展挑战和预约讲解等活动,免费向市民开放。
活动现场,为期三天的“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春节文化趣享营”春节主题系列活动也正式开启。“春节文化趣享营”配合春节主题展览,在上海社会科学馆布置互动体验摊位,活动面向市民,安排各式春节主题制作体验项目。由小小社科宣讲员讲解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知识,并设置探展挑战、展区打卡等闯关体验环节,让参与市民在沉浸式体验中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现场完成互动任务的市民,可领取春节专属定制纪念品。
此外,从今年起,“我们的节日”系列展览将走出上海社会科学馆,走入临港新片区这座“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走入“网红”徐家汇书院,走入本市高校校园,走入市农科院,让更多市民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魅力。
展览地点:上海社会科学馆(上海图书馆东馆6楼)
展出时间:2025年1月-3月
【链接】
“我们的节日·春节”系列主题展览内容简介
“我们的节日·春节”系列展览以“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发展的中国春节”为主题,涵盖了四部分展览内容。其中,春节知识展、“我们的春节 大家的节日”展、猜灯谜等互动展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上海社科中心承办,“年画里的春节”展由上海社科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海上风民俗博物馆主办。
(一)春节知识展
展览围绕八个问题对春节的发展历史、习俗仪式及其内涵等知识进行普及,同时辅以50多幅古代风俗画和民间吉祥画。八个问题分别是:为什么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年祭灶习俗是如何产生发展的、农历新年为何称“春节”、馄饨和饺子是如何发展为春节节日食品的、江南地区有什么独特的贺年习俗、为什么说元宵节是中国的狂欢节、汤圆是如何成为元宵节节日食品的、江南地区有什么独特的元宵节习俗。
(二)“我们的春节 大家的节日”展
展览主要围绕四个问题介绍了春节向域外传播的情况,反映了中国春节的世界影响,同时辅以十多幅图像。四个问题分别是:中国春节何时传入朝鲜半岛、中国春节何时传入日本、中国春节何时传播到东南亚地区、哪些国家把中国春节定为法定节假日。
(三)“年画里的春节”展
展览基于中国年画的域外传播史,对比性地展示了数十幅中国桃花坞年画和越南东湖年画。桃花坞年画是江南地区最著名的年画流派,于2006年成为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越南年画直接源自中国,东湖年画是代表性的越南年画,同时也是越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四)猜灯谜等互动展
该展区以生肖蛇为轮廓,主要设置了中英双语灯谜装置。
图片来源:王珍 摄;主办方提供 编辑邮箱:shhgcsxh@163.com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