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斌: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的战略部署
改革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它构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做了战略部署,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对这些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呼唤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研判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基础上,围绕着高质量发展有很多重要的论述,明确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理解这些重要的思想,必须要有大历史观的视野。
从大历史观的视野来看,中国的现代化起步是晚于西方国家的。鸦片战争以后,国门洞开的中国开始了痛苦的、艰辛的开眼看世界的探索过程,比欧洲晚了几乎一百年。近代中国的现代化从器物、制度到思想层面的探索可以归结为从经济、政治到文化层面向西方学习,是被动的,是依附的,是照搬的。由于其没有根据中国具体实际探索现代化,也没有尊重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历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中国的现代化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更是主动探索得到、已经被实践证明成功的现代化整体性方案,摆脱了依附性发展模式,破解了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茫然失措、曲折反复的难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教条化、抽象化地运用到社会主义国家具体实践中而形成的现代性方案。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一个核心就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通过改革开放,破除了传统计划经济的桎梏,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举,我们讲了老祖宗没讲过的话,也干了老祖宗没有干过的事情,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与时俱进。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探索,为历经磨难的社会主义制度注入生机活力,提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新选择,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重新焕发蓬勃生机。
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是资本逻辑的现代化。资本在创造现代化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不可克服的现代性危机。二战结束以后,众多摆脱殖民统治的发展中国家开始效仿西方现代化道路,来建构本国的现代化之路。特别是冷战结束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扩展到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许多发展中国家把现代化的目标限定在西方资本主义模式,靠移植西方、跟随依附来探索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如此一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就会被锁定在世界经济体的底端,依附于发达国家主导的分工体系中,也就很难真正地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事实上,人类现代化具有多样性特征,发展中国家追求现代化是不可剥夺的权利。中国式现代化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超越了以资本为主导的发展逻辑。中国式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打破了西方中心论和“现代化=西方化”的种种认识误区,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用不到百年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经济实现巨大腾飞,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奇迹。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式现代化真正打开了前进通道。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大规模的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航船破浪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努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迈进的伟大飞跃。“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
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呼唤健全体制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最早从经济领域提出高质量发展问题,后来逐步扩展到方方面面。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处理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基础和前提还是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没有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他方方面面的高质量发展,最终也是难以保证。有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能够带动和保障其他方面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体现。高质量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这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需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跨过“中等技术陷阱”,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提升国际合作竞争能力的时代呼唤。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重大风险挑战,必须要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赢得战略主动,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时代呼唤。当前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内部的困难挑战也不少,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为了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我们必须稳住底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和市场活力上,还体现在对外开放和绿色发展的全面提升上。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要看到制约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还不少,涉及资源匹配、发展动力、要素保障、协调发展、政策落实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等多个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特别强调了要通过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来进一步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更好的相适应。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人民群众新期待,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定》明确提出了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的五大使命,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要以新发展理念来引领我们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它注重的是解决动力问题。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它要求注重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要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注重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解决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是根本目的,它要求我们更加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二是立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位,新发展阶段是推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发展阶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阶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性跨越的发展阶段,是新机遇新挑战加剧、大国博弈凸显的发展阶段,是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阶段,是我们为人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发展阶段。要求我们站在新发展阶段的历史起点上,抓住更大的机遇,迎接更大的挑战,要有更大的作为。
三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注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满足市场个性化、动态化、差异化、多元化,甚至定制化的需要。通过需求和供给之间的互动,推动供给更加精准、更加灵活、更加有效。供给和需求针对性非常强,非常贴近。希望我们的供给针对性更强、更加有力、更加有效,要减少无效供给,把各种各样的真正需求找到,推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服务上更大的台阶。
四是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要引导政府、企业、居民、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激发市场活力,从财政、税收、人才等多方面发力,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机制。有了好的激励机制,人们就愿意向这个方向努力。激励和约束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既要有激励的机制,还要有约束的机制,两个机制配套事情才能办得更好。
五是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国式现代化往前走,它就必须要有新动能。新动能有没有呢?应当说是有的,就在我们身边。但新动能不能自己就长出来,需要市场培育。我们要研究,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改善生产关系,创造好的环境让新的动能加入进来。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
三、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的重点内容
《决定》提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带动方方面面的体制改革和完善,特别是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决定》强调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求在发展路径上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完善国家安全保障机制和党的全面领导体制机制等,这里重点强调五个方面。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为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要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其健康有序发展。要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强化环保、安全等制度约束。要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这个思想非常重要,值得高度重视和落实。
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为了发挥我国制造业大国的比较优势,《决定》强调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健全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体制机制。优化重大产业基金运作和监管机制。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决定》强调要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要发展工业互联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促进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支持平台经济在创造就业、引领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发挥更大作用。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制度,提升数据安全治理监管能力,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从中央到地方已经成立了数据管理机构,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大力推动。
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我国这些年服务业有了大幅度的进步,但总体看还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与西方发达国家比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还有待提高。《决定》强调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优化服务业核算,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健全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发展机制。完善中介服务机构法规制度体系,促进中介服务机构诚实守信、依法履责。特别是到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如何更好地发展服务业?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努力和创新。
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随着改革开放40多年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国家的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基建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如何融合配套,现有的交通运输体系如何统筹协调提高效率,仍然是重大的时代课题。《决定》强调构建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和标准体系,健全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利用机制,健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决定》要求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推进铁路体制改革,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推动收费公路政策优化。
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对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决定》围绕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提出健全强化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决定》强调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加快完善国家储备体系。完善战略性矿产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和衔接体系。这里讲的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非常重要。这是为应对重大风险等作出的战略部署,以利于国家的安全。我国中西部地区属于战略腹地,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重大生产力布局落地。
【张占斌:长安街读书会成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重庆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凤凰新闻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责编:肖桐郡;初审:陈佳妮、许雪靖;复审:李雨凡、程子茜
更多精彩请点击
长安街直播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千余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新时代坚持用读书讲政治,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2015年长安街读书会微信公众号发布至今,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用读书讲政治”的宗旨,关注粉丝涵盖了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特区。累计阅读量达到了近亿次,其中通过朋友圈转发量千余万次,参与互动人数近千万人,平台产品质量高,针对性强,受关注度较好。并在中央相关宣传网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相继同步入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新华网、央视频、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等新闻客户端,以及经报送遴选评荐《求是》《中国纪检监察》《党建研究》《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国财政》《中国出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外交评论》等近百本中央级核心期刊正式入选长安街读书会干部学习核心来源期刊,此外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长安街读书会主编的《学思平治——名家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理论读物,形成了系列的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累计固定读者百余万,影响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院校等受众数亿人次。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现正面向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各省市县(区)等所在的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单位部门联合开展相关党建阅读学习活动。近日,经相关部门批准,已正式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证监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定点帮扶地的有关单位加入“长安街读书会”党建阅读合作机制,并联合承办“长安街读书会”系列读书学习活动。
关注公众号,回复:【申请入会】【文化强国】【党建阅读】【智库】【好书推荐】【干部培训】【免费赠书】【直播】【新书报送】【期刊报送】查看更多。